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向喷流试验中干扰力和喷流力同时模拟的相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克明 伍贻兆 +1 位作者 吕英伟 尹贵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阐述了在侧向喷流的直接模拟和间接模拟中开展喷流形状模拟的必要性 ,认为喷流形状相似是正确模拟干扰力的保证。分析了在直接模拟中同时模拟喷流形状 (也即干扰力 )和喷流力的相容情况 ,并给出了相应的相容条件。只要满足相容条件 。
关键词 侧向喷流试验 干扰力 相容性 模拟 飞行器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射燃气喷流缩比试验相似参数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劲松 马鸿雅 林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11,共5页
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发射燃气喷流缩比试验相似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火箭发射初期燃气喷流缩比试验五个基本相似参数。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理论较为系统地说明:满足这五个相似参数,缩比模型试验的燃气流场结构与原型试验的燃气流... 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发射燃气喷流缩比试验相似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火箭发射初期燃气喷流缩比试验五个基本相似参数。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理论较为系统地说明:满足这五个相似参数,缩比模型试验的燃气流场结构与原型试验的燃气流场结构保持线性几何相似关系,空间对应位置处流场参数一致,缩比发射设备承载与原型发射设备承载之间保持平方缩比关系。同时指出燃气喷流流场结构与燃气物性密切相关,燃气物性不同的喷流流场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的流场分布相似及动力学相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 动力学特性 相似参数 燃气喷流试验 缩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30°锥形喷孔气膜冷却的流动和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红洲 苏红桢 +1 位作者 刘松龄 许都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2-58,共7页
对流向倾角为30°、锥顶角分别为15°和30°的锥形气膜冷却喷口射流下游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的射流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锥形喷口下游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分布形... 对流向倾角为30°、锥顶角分别为15°和30°的锥形气膜冷却喷口射流下游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的射流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锥形喷口下游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分布形态。随着锥形出口面积的增大,射流的穿透能力明显减弱,核心区域速度明显降低,侧向扩展范围明显增加,纵向耦合涡迅速减弱并消失,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尤其是提高了喷孔两侧流向下游位置上的冷却效率。同时,大锥顶角的高吹风比下,射流具有十分良好的贴壁效应和非常可观的冷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薄膜 冷却 喷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劲松 曾玲芳 +2 位作者 平仕良 范虹 崔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0,共7页
采用喷水降噪技术是控制大型火箭发射燃气流噪声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外喷水降噪技术调研及国内喷水降噪技术实践分析,提出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应结合发射技术形式,充分提高喷水与燃气的质量流量比例,同时采用分级组合、高位自动喷... 采用喷水降噪技术是控制大型火箭发射燃气流噪声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外喷水降噪技术调研及国内喷水降噪技术实践分析,提出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应结合发射技术形式,充分提高喷水与燃气的质量流量比例,同时采用分级组合、高位自动喷水方式,其效果取决于喷水降噪技术机理研究。喷水降噪技术机理理论研究已由依托工程化预示向数值预示领域推进,重点发展了有限体积法与有限元法结合的综合预示方法,目前主要在单喷管火箭自由喷流噪声数值预示方面取得进展。喷水降噪技术机理试验研究建立了子样比较丰富的喷流噪声小尺度试验模型,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喷水降噪试验相似参数及其控制方法,逐步推进了加热空气介质的小尺度喷流试验、模拟推进剂介质的半模型喷流缩试验及全模型喷流缩试验,有效评估了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内在机理及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降噪技术 噪声 噪声预示 缩比试验 喷流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导流器排导规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劲松 林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三维仿真手段研究了双面导流器排导燃气的基本规律。仿真研究表明,燃气流经双面导流器呈蝶形排导规律;受双面导流器顶端干扰,燃气流在双面导流器顶端附近形成帽形脱体激波,并在双面导流器顶端形成驼峰效应;同时,由于... 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三维仿真手段研究了双面导流器排导燃气的基本规律。仿真研究表明,燃气流经双面导流器呈蝶形排导规律;受双面导流器顶端干扰,燃气流在双面导流器顶端附近形成帽形脱体激波,并在双面导流器顶端形成驼峰效应;同时,由于受双面导流器及射流自身结构影响,在双面导流器腹部形成二次压缩激波和核状流元结构。在仿真研究基础上,开展的燃气喷流试验验证了双面导流器排导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学 双面导 燃气喷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燃气舵气动测力试验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清海 《航空兵器》 2001年第6期14-16,共3页
在燃气舵的气动外形设计过程中,燃气舵气动测力试验非常重要。测力试验方法可分为三种:风洞冷喷流测力试验,热喷流和发动机点火测力试验,发动机试车台测力试验。三种试验各有特点,互为补充,文中详细叙述了三种试验的各自特点、试验方法... 在燃气舵的气动外形设计过程中,燃气舵气动测力试验非常重要。测力试验方法可分为三种:风洞冷喷流测力试验,热喷流和发动机点火测力试验,发动机试车台测力试验。三种试验各有特点,互为补充,文中详细叙述了三种试验的各自特点、试验方法、相似率、数据处理等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舵 风洞试验 相似率 喷流试验 发动机点火试验 气动测力试验 推力矢量控制技术 空对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氢气在氨水中浸没喷射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邯勇 卜建杰 +1 位作者 王树峰 刘国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0-77,共8页
对HCl气在氨水中浸没喷射进行了半经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确定了影响反应进行及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主次顺序。并建立了气体在可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的液体中浸没喷射的射流长度关系式。
关键词 氯化氢 化学反应控制 喷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劲松 张国栋 +2 位作者 王帅 葛立新 宋征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综合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燃气流地面排导需求及烧蚀风险分析,提出基于地面双面导流装置与高位挡流墙结合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利用火箭发射燃气动力学研究总结的燃气流膨胀特性以及导流型面设计方法,解决了地面低高度排... 综合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燃气流地面排导需求及烧蚀风险分析,提出基于地面双面导流装置与高位挡流墙结合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利用火箭发射燃气动力学研究总结的燃气流膨胀特性以及导流型面设计方法,解决了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涉及的地面导流装置导流型面气动设计以及尺度控制两个关键问题。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设计与燃气流场瞬态仿真多轮叠代,实现了燃气流排导烧蚀范围合理控制,避免了燃气流低高度排导烧蚀反溅影响箭体。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采用专利支撑的喷水冷却防护方案实现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强烧蚀环境发射系统、发射设施综合防护。基于喷流缩比试验相似性控制方法研制了1∶10比例喷流缩比试验系统,通过喷流缩比试验验证确认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能够实现地面低高度安全、顺畅排导,同时与发射台、导流装置结构融合的阵列喷水方案能够行之有效解决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地面低高度排导强烧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燃压运载火箭 地面排导 低高度排导 燃气 水防护 缩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设施热防护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小伟 陈劲松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热防护是热发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在发射燃气动力学全三维仿真和相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喷流缩比试验工作,通过喷流缩比试验对理论仿真结果和热防护方案进行验证,近似获得结构烧蚀范围和烧蚀程度,以指导热防护设计的工作思... 热防护是热发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在发射燃气动力学全三维仿真和相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喷流缩比试验工作,通过喷流缩比试验对理论仿真结果和热防护方案进行验证,近似获得结构烧蚀范围和烧蚀程度,以指导热防护设计的工作思路,从而确定了"疏、堵、避、防,快速更换"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试验 热发射 发射燃气 动力学仿真 缩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