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壳型冲击/气膜结构内表面换热特性实验 被引量:9
1
作者 毛军逵 刘震雄 +1 位作者 郭文 江和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9,252,共6页
以双层壳型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的平壁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该种结构典型冷却单元的放大模型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冲击Re数(10 000~40 000),冲击间距和冲击孔直径之比H/D(0.17~2.0),冲击孔和气膜孔间距与冲击孔直径之比P/D(0... 以双层壳型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的平壁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该种结构典型冷却单元的放大模型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冲击Re数(10 000~40 000),冲击间距和冲击孔直径之比H/D(0.17~2.0),冲击孔和气膜孔间距与冲击孔直径之比P/D(0~5.0)等参数,利用热膜法研究了该典型冷却单元结构中内表面的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参数Re,H/D,P/D对内表面局部换热系数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关联性。在本文的实验工况参数条件下,随着冲击Re数的增加,内表面换热效果逐步增强;并且存在一个最佳的H/D和P/D范围使得内表面换热效果最佳。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当H/D=0.67,P/D=3时,双层壳型冲击/气膜冷却结构内表面能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系统 喷射冲击 薄膜冷却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射流冲击短扰流柱排内的流动和损失 被引量:6
2
作者 向安定 张丽 刘松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用五孔探针测量了带射流冲击的短扰流柱排内的流场 ,并用压力扫描阀测量了端壁和柱面的压力分布 ,分析了在涡轮叶片尾缘区内射流冲击强化扰流柱排通道内换热的机理。研究发现 ,带射流冲击时流动在靠近扰流柱表面附近速度较大 ,在对称中... 用五孔探针测量了带射流冲击的短扰流柱排内的流场 ,并用压力扫描阀测量了端壁和柱面的压力分布 ,分析了在涡轮叶片尾缘区内射流冲击强化扰流柱排通道内换热的机理。研究发现 ,带射流冲击时流动在靠近扰流柱表面附近速度较大 ,在对称中心区域有大片低速区 ,压力系数远远小于无射流时情况 ,气流经过孔板后压力系数迅速下降 ,达到最小值 ,沿流动方向压力系数逐渐恢复。随喷射雷诺数增大 ,扰流柱表面的分离点位置后移。总结出了实验工况范围内带射流冲击的短扰流柱排内压力损失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经验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扰流器 喷射冲击 实验 流动分布 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凹柱面靶板的流场结构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震雄 毛军逵 卜继兴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烟线法研究了冲击凹柱面靶板的流场结构。研究中改变冲击雷诺数Re,冲击距-冲击孔直径比H/d以及冲击靶面相对曲率d/D等参数,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流场结构随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均影响了冲击凹柱面靶板的流场结... 采用烟线法研究了冲击凹柱面靶板的流场结构。研究中改变冲击雷诺数Re,冲击距-冲击孔直径比H/d以及冲击靶面相对曲率d/D等参数,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流场结构随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均影响了冲击凹柱面靶板的流场结构,而且影响规律表现出较强的关联性。实验中,随冲击雷诺数Re的增加或冲击距-冲击孔直径比H/d的减小,在冲击滞止区域两侧形成的稳定旋流结构与冲击靶板分离处的圆心角增大,分离推迟;同时在实验中发现冲击靶板的曲率半径和冲击导管直径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d/D)使流体沿壁面运动的距离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系统 喷射冲击 凹柱面 流场显现 旋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粗糙肋壁面换热准则关系式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净玉 常海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39,共3页
模拟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弦中区冷却结构 ,建立冲击粗糙复合冷却实验模型。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建立了换热准则关系式。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 :该准则关系式与实验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精度较高 。
关键词 喷射冲击 传热 涡轮叶片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兽医无针注射器注射参数的测量
5
作者 张晶声 金闻名 +1 位作者 张旭 李娉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与带针头兽医注射器相比,兽医无针注射器具有药液吸收效果好、防止交叉感染、防止针头断裂、提高肉品质量、减少动物保定、提高注射效率等优点。为了给兽医无针注射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某兽医无针注射器作为样品,对其注射剂量、喷... 与带针头兽医注射器相比,兽医无针注射器具有药液吸收效果好、防止交叉感染、防止针头断裂、提高肉品质量、减少动物保定、提高注射效率等优点。为了给兽医无针注射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某兽医无针注射器作为样品,对其注射剂量、喷孔孔径和喷射冲击力进行测量,对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在喷孔直径为0.3037 mm时,兽医无针注射器刺穿动物皮肤所需的喷射压力最小值为28 MPa,可作为兽医无针注射器成功注射刺穿动物皮肤所需喷射压力的门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参数 喷射冲击 喷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条件下流速对X70钢CO2冲刷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樊学华 柳伟 +4 位作者 祝亚茹 蔡峰 于勇 孙万卿 李向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6-304,共9页
目的研究X70管线钢在高温高压CO2饱和溶液中不同流速下的冲刷腐蚀行为。方法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不同喷射流速下壁面切应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喷射冲击试验装置,利用扫描电镜、表面形貌测试仪、维氏硬度仪等设备和失重测量方法... 目的研究X70管线钢在高温高压CO2饱和溶液中不同流速下的冲刷腐蚀行为。方法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不同喷射流速下壁面切应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喷射冲击试验装置,利用扫描电镜、表面形貌测试仪、维氏硬度仪等设备和失重测量方法,分析喷射速度对X70管线钢CO2冲刷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随着喷射流速Uexit的增大,试样表面的壁面切应力和壁面压应力逐渐增大。随距喷射中心距离(径向距离)的增大,壁面切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壁面压应力急剧减小。在低流速(Uexit≤10 m/s)情况下,最大壁面切应力所对应的特征攻角大约为23°;当流速Uexit≥20m/s时,特征攻角迅速增至45°左右,且变化很小。试样表面形貌表现出明显的三个区域:停滞区、过渡区、壁面喷射区,且在低流速下,三个区域划分更为明显。在20m/s喷射速度下,壁面切应力呈现中心轴对称变化,为"M"形状,试样表面的冲蚀轮廓(冲蚀深度)呈现中心对称的"W"形状变化,大约在距中心滞点4 mm左右,即最大壁面切应力附近出现最大冲蚀深度,约55μm。试样表面硬度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中心停滞区硬度高达340HV10。喷射流速从10 m/s增加到40 m/s时,冲蚀速率由11.86 mm/a增加到32.97 mm/a。结论X70管线钢的典型形貌特征与喷射流体的壁面切应力大小和CO2腐蚀有关,最大壁面切应力处产生的冲蚀最为严重,冲蚀速率(Rcorr)与喷射流体的流速呈现线性关系,即Rcorr=4.861+0.714×Uex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冲击 冲刷腐蚀 流体动力学 腐蚀形貌 冲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