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初论喜马拉雅后碰撞伸展期与新生代花岗岩相关的稀有−锡钨−铅锌−金锑成矿系统:以错那洞矿集区为例 |
张志
李光明
张林奎
焦彦杰
王艺云
马国桃
夏祥标
卿成实
董磊
杨毅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伟晶岩的富铍成矿特点及向更高处找锂 |
秦克章
周起凤
赵俊兴
何畅通
刘小驰
施睿哲
刘宇超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7
|
|
3
|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成因与稀有金属成矿潜力 |
曹华文
李光明
张林奎
张向飞
喻晓
陈勇
林彬
裴秋明
唐利
邹灏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8
|
|
4
|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新生代地壳深熔作用与淡色花岗岩 |
曾令森
高利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9
|
|
5
|
西藏定结地区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源区研究 |
张金阳
廖群安
李德威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6
|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结晶分异机制概述 |
刘志超
吴福元
刘小驰
王建刚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6
|
|
7
|
喜马拉雅成矿带嘎波伟晶岩型锂矿成矿时代、岩浆演化及成矿指示意义 |
郭伟康
李光明
付建刚
张海
张林奎
吴建阳
董随亮
杨玉林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5
|
|
8
|
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的新突破 |
吴福元
王汝成
刘小驰
谢磊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8
|
|
9
|
珠峰地区热曲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及对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的启示 |
刘小驰
吴福元
王汝成
刘志超
王佳敏
刘晨
胡方泱
杨雷
何少雄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1
|
|
10
|
喜马拉雅琼嘉岗超大型伟晶岩锂矿的形成时代、源区特征及分异特征 |
赵俊兴
何畅通
秦克章
施睿哲
刘小驰
胡方泱
余可龙
孙政浩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6
|
|
11
|
喜马拉雅东部拉隆岩体伟晶岩中的铌铁矿族矿物特征及两期铌钽成矿作用 |
李雪姣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2
|
喜马拉雅琼嘉岗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的发现及意义 |
秦克章
赵俊兴
何畅通
施睿哲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0
|
|
13
|
南岭花岗岩的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区域构造条件 |
李尚淮
王连忠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89 |
4
|
|
14
|
高喜马拉雅板块的槽流和韧性喷出:以锡金喜马拉雅Kangchenjunga-Darjeeling剖面为例 |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6 |
0 |
|
15
|
滇西漕涧地区崇山杂岩带始新世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黄亮
浦涛
刘军平
王晓林
刘小春
熊波
宋冬虎
|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6
|
希夏邦马峰地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
杨雷
贺一凡
王佳敏
侯康师
田雨露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7
|
藏南亚东地区中新世岩浆活动及构造意义 |
王艳
高彭
尹常青
张健
钱加慧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尼玛区幅、热布喀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
卢书炜
张良
杜凤军
张彦启
任建德
刘品德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