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假定性·矛盾性·差异性:喜剧电影构建喜剧性的三重路径 |
郭雪瑶
孟君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从《长安的荔枝》看喜剧元素对悲剧内核的消解与强化 |
周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唐探1900》:喜剧元素与悬疑叙事的融合 |
胡泊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抓娃娃》:后现代喜剧叙事与情感宣泄艺术探究 |
王丹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5
|
导演闫非与彭大魔喜剧电影中的幽默叙事手法 |
邹甜
霍治乾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喜剧电影《抓娃娃》的叙事风格、视听语言及社会议题研究 |
李艳
药丽霞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论喜剧与喜剧美的形态 |
周安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7
|
|
|
8
|
在文艺与喜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何妙祺导演访谈录 |
康宁
何妙祺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论玉珍诗歌的喜剧精神 |
龙其林
李柏乐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建构·适应·打破:开心麻花喜剧电影“戏中戏”手法的梦境化表达 |
周柏言
马秀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从“段子拼贴”到“结构喜剧”:国产喜剧电影叙事的范式转型 |
吴迪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从神话重述到新主体的生成:《哪吒》系列电影的喜剧美学机制 |
蔡素灵
宋学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诡才之道》惊恐喜剧新探索 |
罗昱焜
黄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人生开门红》:导演易小星喜剧电影风格的转型与突破 |
孟繁壮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儿童本位”意识下新世纪国产儿童喜剧电影中顽童形象塑造 |
毛燕兰
张起铭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数字时代短视频思维对喜剧电影结构的影响 |
林素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阳光照耀青春里》:“楚门叙事”的当代映照与“喜剧叙事”的现实主义承创 |
童晓康
王逸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中国喜剧电影的在地化叙事与日常化传播 |
刘志宇
王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骗骗”喜欢你》:电影音乐设计与喜剧效果的完美结合 |
郑丽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抓娃娃》:喜剧电影的创作转型、语言风格与叙事功能 |
刁志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