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喘息儿童喷射吸入气道舒张剂的肺功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琼燕 黄小芳 卢美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94-1995,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气道舒张剂 肺功能 喘息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反复喘息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艳 黄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9-62,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哮喘通常在儿童早期就有所表现[1]。一项纵向出生队列研究得出,学龄前期儿童喘息的累积患病率约有50%[2]。全球哮喘诊疗指南(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哮喘通常在儿童早期就有所表现[1]。一项纵向出生队列研究得出,学龄前期儿童喘息的累积患病率约有50%[2]。全球哮喘诊疗指南(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3]推荐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作为长期控制哮喘发作、减轻气道炎症的一线用药。但在实际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糖皮质激素 学龄前期儿童 一线用药 气道炎症 GINA asthma 慢性疾病 急性加重 安慰剂对照 儿童喘息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3-5岁反复喘息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影菊 徐大琴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1期52-54,57,共4页
目的观察规范使用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和仅使用缓解用药的非长期吸入治疗对3-5岁反复喘息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5岁的反复喘息患儿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观察规范使用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和仅使用缓解用药的非长期吸入治疗对3-5岁反复喘息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5岁的反复喘息患儿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均使用普米克令舒及止咳平喘等治疗,并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FENO检测。治疗组出院后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葛兰素史克,辅舒酮)125μg,每日2次,连续吸入3个月。对照组出院后仅在需要的情况下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两组患儿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回访,分别进行呼出一氧化氮(FENO)测试。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出一氧化氮(FENO)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入院及出院时FEN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治疗组在第1个月回访测试FENO水平相比出院时降低(p〈0.05),第3个月回访测试FENO平均浓度较出院时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第1个月及第3个月回访测试FENO水平较出院时都增高,第1个月和第3个月FE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反复喘息能够持续降低患儿呼出一氧化氮(FEN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氟替卡松 呼出气一氧化氮 儿童喘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谢磊 刘川玉 +3 位作者 陈山林 石桂俏 秦坤清 唐建红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依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丙卡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氨溴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氨溴特罗口服液治... 目的观察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依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丙卡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氨溴特罗组为常规药物加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住院和门诊就诊次数。结果丙卡特罗组的咳嗽好转时间、喘息好转时间、肺部哮鸣音好转时间均短于氨溴特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卡特罗组1年内因喘息性疾病3次及以上门诊就诊发生率低于氨溴特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颗粒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能减少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丙卡特罗颗粒 氨溴特罗口服液 儿童喘息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2~5岁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严晓宇 张南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3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在2~5岁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30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年龄均为2~5岁。三组研... 目的分析在2~5岁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30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年龄均为2~5岁。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FeNO及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对比三组FeNO、达峰时间比[达峰时间(TPTEF)/呼气时间(TE)]、达峰容积比[达峰容积(VPTEF)/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水平。结果肺炎组与哮喘组的FeNO水平分别为(33.50±5.54)×10-9、(38.01±4.02)×1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30±3.98)×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与哮喘组的TPTEF/TE及VPTEF/VE水平分别为(25.20±2.87)%及(27.88±2.55)%、(28.60±2.93)%及(30.41±2.4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19±3.98)%及(36.30±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FeNO水平高于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TPTEF/TE及VPTEF/VE水平高于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NO及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均能辅助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可联合应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岁儿童喘息性疾病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暴露因素对儿童喘息性疾病伴发热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卢鋆锋 古刘王 +1 位作者 曹楚琼 孔宪滔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569-1571,共3页
目的观察对乙酰氨基酚暴露因素对儿童喘息性疾病伴发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42例喘息性疾病伴发热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及对照组(布洛芬组),试验组及... 目的观察对乙酰氨基酚暴露因素对儿童喘息性疾病伴发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42例喘息性疾病伴发热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及对照组(布洛芬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又按药物剂量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两小组,试验组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为退热药物,对照组使用布洛芬混悬液为退热药物,比较不同组住院时间,喘息症状评分,皮质激素使用率(静脉或口服)。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组平均住院天数长于布洛芬组(P<0.05),且对乙酰氨基酚低剂量组平均住院天数长于高剂量组(P<0.05)。治疗后,高、低剂量对乙酰氨基酚组症状评分均高于布洛芬组(P<0.05)。对乙酰氨基酚组皮质激素使用率高于布洛芬组(P<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暴露因素能增加儿童喘息性疾病伴发热的严重程度,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选择退热药物时,需注意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暴露因素 儿童喘息性疾病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宇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19-20,共2页
目的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120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治疗)和非治疗组(常规治疗),各60例;6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 目的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120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治疗)和非治疗组(常规治疗),各60例;6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儿童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5(OH)D(39.08±22.09)ng/ml、免疫球蛋白A(Ig A)(0.46±0.07)g/L显著高于非治疗组(24.37±23.96)ng/ml、(0.27±0.09)g/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230.46±75.29)U/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354.79±66.31)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喘息缓解时间(4.12±2.09)d、咳嗽缓解时间(4.97±1.23)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5.22±2.48)d、喘息半年再发次数(1.52±2.22)次均优于非治疗组(5.71±3.12)d、(6.13±2.34)d、(6.73±2.17)d、(2.38±2.47)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OH)D水平偏低可导致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缓解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减少患儿喘息发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米克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慕容三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8期63-65,68,共4页
目的探析普米克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21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n=108)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n=109)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析普米克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21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n=108)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n=10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普米克吸入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4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19%,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5.22±1.15)d、喘息消失时间(3.23±0.55)d、哮鸣音消失时间(3.22±0.45)d、湿啰音消失时间(2.56±0.4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普米克吸入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克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 对症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雾化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及对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广文 兰涛 叶黄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家庭雾化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及对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1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家庭雾化治疗及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儿治疗期间... 目的分析家庭雾化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及对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1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家庭雾化治疗及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5%;哮鸣音消失时间为(4.82±1.18)d、活动受限好转时间为(3.48±0.58)d、喘息好转时间为(5.16±1.01)d、咳嗽缓解时间为(4.43±0.96)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2%。患儿用药依从率为98.35%。结论给予喘息性疾病患儿家庭雾化治疗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治疗依从性好,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雾化治疗 儿童喘息性疾病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泵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下呼吸道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梁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雾化泵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下下呼吸道喘息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其中主要包括抗感染、吸... 目的探讨雾化泵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下下呼吸道喘息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其中主要包括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抗病毒等,并酌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硫酸镁等。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泵联合压缩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采用的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泵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明显缩短。且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下呼吸道喘息性疾病采用雾化泵联合压缩雾化治疗,操作简单,明显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较快改善各种常见喘息型患儿的症状、体征,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泵联合压缩雾化 儿童下呼吸道喘息性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洛特罗贴剂和常规方法在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映昭 冯婉萍 +1 位作者 程青 潘玩兰 《北方药学》 2016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在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儿科诊治的20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妥洛特罗贴...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在儿童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儿科诊治的20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咳喘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IgE和外周血EO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IgE和外周血E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喘息性疾病采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洛特罗贴剂 儿童喘息性疾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博利康尼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新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博利康尼以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式治...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博利康尼以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博利康尼以及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博利康尼 异丙托溴铵 儿童喘息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乾 《北方药学》 202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比例两组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疗效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分型在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病因作用
14
作者 郑少茹 候静君 洪英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免疫细胞分型在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病因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0例(均为第一次喘息发作的初治患儿)作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60例肺炎支气管炎作为支气管炎... 目的分析研究免疫细胞分型在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病因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0例(均为第一次喘息发作的初治患儿)作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60例肺炎支气管炎作为支气管炎组,正常对照组患儿60例,对3组患儿采取血常规、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以及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检测,对其结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3组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Th1/Th2细胞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外周血清IL-4、IL-2、及IL-17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细胞分型在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因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分型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亚专科护理路径在儿童喘息性疾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5
作者 吴翠 靳春香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科亚专科护理路径在喘息性疾病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入院宣教及出院指导... 目的:探讨儿科亚专科护理路径在喘息性疾病患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入院宣教及出院指导;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按照亚专科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以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的呼吸问题控制水平,统计其呼吸问题控制率,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患儿随访期间喘息性疾病相关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当日及出院1个月、3个月时的TRACK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3个月时的呼吸问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期间喘息性疾病相关再住院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儿科亚专科护理路径应用于喘息性疾病患儿的延续性护理中可有效提高其呼吸问题的控制效果,降低其再住院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效果值得肯定,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亚专科护理路径 儿童喘息性疾病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tIgE检测意义探析
16
作者 刘新华 文锐光 冯永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对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 6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以是否存在喘息症状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非喘息组与喘息组,各30例;以喘息发作次数为分组原则将喘息组患儿分为首次组与反复组,各15例... 目的对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 6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以是否存在喘息症状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非喘息组与喘息组,各30例;以喘息发作次数为分组原则将喘息组患儿分为首次组与反复组,各15例。采取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t Ig E水平。比较喘息组和非喘息组、首次组和反复组、免疫球蛋白M(Ig M)抗体阳性和阴性患儿血清t Ig E水平。结果喘息组患儿的血清t Ig E(237.59±23.90)IU/ml明显高于非喘息组的(150.39±20.66)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组患儿的血清t Ig E(263.07±30.19)IU/ml显著高于首次组的(212.11±26.47)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t IgE(210.69±36.70)IU/ml高于IgM抗体阴性患儿的(181.22±30.63)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IgE参与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过程, IgM抗体是喘息性疾病的主要触发因素,血清tIgE水平能够反映患儿IgM情况,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血清tIgE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治儿童喘息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喘息性疾病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检测意义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李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使用硫酸沙丁胺醇为对照... 目的:探讨分析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使用硫酸沙丁胺醇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甲基泼尼松龙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泼尼松龙 儿童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 临床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