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刘胜辉 艾雪迎 +4 位作者 徐玉茹 李姝琪 刘猛 胡国斌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9-586,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对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MC-HN-8和TU177细胞,用转染试剂将si-NC、si-hsa_circ_0081621、空载体(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过表达载体(hsa_circ_00...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对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MC-HN-8和TU177细胞,用转染试剂将si-NC、si-hsa_circ_0081621、空载体(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过表达载体(hsa_circ_0081621-OE)转染至AMC-HN-8和TU177细胞,分别记作si-NC、si-hsa_circ_0081621、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OE组。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敲减或过表达hsa_circ_0081621对AMC-HN-8和TU17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AMC-HN-8和TU177中成功地敲减或过表达了hsa_circ_0081621;敲减或过表达hsa_circ_0081621能显著抑制或促进AMC-HN-8和TU17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或P<0.001或P<0.0001)。结论:hsa_circ_0081621可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AMC-HN-8细胞 TU177细胞 RNA hsa_circ_008162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HOXC13通过上调PCNA表达促进喉鳞状细胞癌AMC-HN-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兰利利 牛云峰 +3 位作者 胡国斌 刘猛 徐玉茹 王晶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8-56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HOXC1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LSCC细胞,将其分为sh-NC组、sh-HOXC13组、pcDNA3.1-NC组、pcDNA3.1-HOXC13组、pcDNA3.1-PCNA组和sh-HOXC13+pcDNA3.1-PCNA组,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HOXC1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LSCC细胞,将其分为sh-NC组、sh-HOXC13组、pcDNA3.1-NC组、pcDNA3.1-HOXC13组、pcDNA3.1-PCNA组和sh-HOXC13+pcDNA3.1-PCNA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核酸和质粒转染各组细胞。用数据库数据分析HOXC13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切除的62对LSC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中HOXC13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各组细胞中HOXC13和PCNAmRNA的表达,MTS法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验证HOXC13与PCNA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HOXC13和PCNA在LSCC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P<0.05或P<0.01)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HOXC13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明显关联(P<0.01)。敲减HOXC13可明显抑制AMC-HN-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过表达HOXC13则促进TU68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HOXC13可与PCNA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敲低PCNA可部分逆转HOXC13对AMC-HN-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均P<0.01)。结论:HOXC13通过上调PCNA促进L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HOXC13是LSSC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HOXC13 喉鳞状细胞癌 AMC-HN-8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长久 刘杰克 +4 位作者 青浩渺 郭玲 胡仕北 周鹏 何乐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61例经病理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双能量CT资料。双能量图像采用LBI[融合系数为1(80 kV)和0.6(M0.6)]、NBI和VMI+(40 keV、55 keV)技术重建。比较5组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CT值、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肿瘤边界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0 keV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评分均明显高于80 kV、M0.6、NBI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80 kV、M0.6、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噪声明显低于80 kV、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双能量CT中,采用VMI+技术(40 keV)能提供更好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采用NBI技术能提供更低的噪声和更好的整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喉鳞状细胞癌 非线性融合图像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9上调LINC01503表达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肿瘤干细胞干性
4
作者 王晶田 赵岩 +3 位作者 刘胜辉 兰利利 吴干勋 沈素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2-1100,共9页
目的:探究SOX9通过上调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503的表达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干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LSCC细胞AMC-HN-8、TU177、TU212和TU686,用转染试剂将敲减序列及其对照核酸(si-SOX9-NC、si-... 目的:探究SOX9通过上调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503的表达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干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LSCC细胞AMC-HN-8、TU177、TU212和TU686,用转染试剂将敲减序列及其对照核酸(si-SOX9-NC、si-SOX9#1、si-SOX9#2、si-LINC01503-NC、si-LINC01503#1、si-LINC01503#2)或过表达质粒及其对照核酸(pcDNA3.1-SOX-NC、pcDNA3.1-SOX-oe、pcDNA3.1-LIN01503-NC和pcDNA3.1-LIN01503-oe)分别转染至TU177细胞或TU686细胞,记为si-SOX9-NC组、si-SOX9#1组、si-SOX9#2组、si-LINC01503-NC组、si-LINC01503#1组、si-LINC01503#2组;pcDNA3.1-SOX9-NC组、pcDNA3.1-SOX9-oe组、pcDNA3.1-LINC01503-NC组、pcDNA3.1-LINC01503-oe组、si-SOX9-NC+pcDNA3.1-LINC01503-NC组和si-SOX9+pcDNA3.1-LINC01503-oe组。qPCR法检测SOX9 mRNA和LINC01503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SOX9与LINC0503启动子区的结合位点,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SOX9与LINC01503启动子区是否直接结合,WB法检测SOX9的敲减效率及LINC01503对TU177和TU686细胞干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MTS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SOX9在各种LSCC细胞中呈高表达(均P<0.05),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SOX9与LINC01503表达呈正相关(R=0.12,P=0.0059);SOX9可与LINC01503启动子区直接结合并促进其转录表达(均P<0.05);敲减LINC01503可明显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均P<0.05),过表达LINC01503明显促进TU68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能力(均P<0.05),提高TU686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干性标志物分子CD133、OCT4、SOX2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P<0.05),敲减LINC01503则均可抑制TU686细胞的克隆形成和细胞干性标志物的表达(均P<0.05);敲减SOX9均可明显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其干性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均P<0.05),同时过表达LINC01503则可部分逆转敲减SOX9对TU17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干性标志物表达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SOX9和LINC01503在LSCC细胞中呈高表达,SOX9可能通过上调LINC01503表达提高LSCC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和肿瘤干细胞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SOX9 LINC01503 增殖 迁移 侵袭 肿瘤细胞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S2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晓然 潘夏至 +4 位作者 鲁钺皓 刘段莎丽 郑世康 王程 刘明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70-1380,共11页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子发生相关蛋白2(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serine rich 2,SPATS2)影响喉鳞状细胞癌(larynxsquamouscellcarcinoma,LSCC)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子发生相关蛋白2(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serine rich 2,SPATS2)影响喉鳞状细胞癌(larynxsquamouscellcarcinoma,LSCC)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寻找LSCC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LSCC临床及RNA-seq数据并进行整理,从中提取SPATS2的mRNA表达数据,并用R 4.3.1进行分析作图;用R4.3.1进行单基因差异分析后所得基因集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或过表达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用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变化,并用ImageJ、GraphPad Prism8和IBM SPSS Statistics 25对结果进行定量与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生信分析发现,LSCC组织中SPATS2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高水平SPATS2不利于患者生存(P=0.021)。过表达或敲减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NOTCH1、cleaved-NOTCH1的表达水平、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mRNA水平均随之升高或降低。在过表达SPATS2的同时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以逆转由单独过表达SPATS2导致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和EMT水平升高的结果。结论:SPATS2能够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影响L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等恶性表型,进而影响LS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NOTCH信号通路 SPATS2 增殖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2、miR-let-7c和lncRNA FOXD2-AS1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关联性分析
6
作者 宫美恒 陈沫 +1 位作者 韩慧 于婷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5-1371,共7页
目的:探讨Eps15同源结构域蛋白2 (EHD2)、微小RNA let-7c (miR-let-7c)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FOXD2-AS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阐明EHD2/miRlet-7c/FOXD2-AS1信号轴与LSC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收集40例LSCC患者的癌组... 目的:探讨Eps15同源结构域蛋白2 (EHD2)、微小RNA let-7c (miR-let-7c)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FOXD2-AS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阐明EHD2/miRlet-7c/FOXD2-AS1信号轴与LSC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收集40例L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按照病理类型分为低级别组(中或高分化,32例)和高级别组(低分化,8例),按照肿瘤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分为TNM早期组(Ⅰ-Ⅱ期,13例)和TNM晚期组(Ⅲ-Ⅳ期,27例),按照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1例)和无转移组(19例)。另取40例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标本中EHD2表达情况,分析其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miR-let-7c作为候选微小RNA (miRNA),与其启动子区域存在结合位点的FOXD2-AS1作为候选lncRNA。取10对新鲜的LSCC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2组样本中EHD2 mRNA、miRNA-let-7c和FOXD2-AS1表达水平,并验证其关联性。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LSCC组织中EHD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TNM早期组患者LSCC组织中EHD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NM晚期组(P<0.05),病理类别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与EHD2表达无明显关联(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LSCC组织中miR-let-7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FOXD2-AS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SCC组织中FOXD2-AS1与miR-let-7c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7,P<0.05),miR-let-7c与EHD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83,P<0.01)。结论:EHD2和miR-let-7c在LSCC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是新的抑癌基因;FOXD2-AS1在LSC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新的原癌基因;FOXD2-AS1/miR-let-7c/EHD2信号轴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15同源结构域蛋白2 微小RNA let-7c 喉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桑建中 田芳 +2 位作者 娄卫华 金红军 袁林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2-574,共3页
目的:检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3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c-myc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关联性。结果... 目的:检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3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c-myc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关联性。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和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和52.5%,声带息肉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myc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5a生存率均有关(χ2=4.268、6.419、5.673和6.180,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呈正关联(rP=0.241,P=0.026)。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和cyclinD1蛋白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C-MYC CYCLIND1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A9、MAGE-A11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胜辉 赵岩 +4 位作者 徐玉茹 桑梅香 赵瑞力 谷丽娜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6-1362,共7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MAGE-A9)、MAGE-A11-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2014年住院手术切除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MAGE-A9)、MAGE-A11-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2014年住院手术切除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73例,同时选取该院3例前列腺癌住院患者去势治疗术后的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9、MAGE-A11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GE-A9、MAGE-A11蛋白和Ki67的表达率[47.94%(35/73)]、[49.32%(36/73)]和[46.58%(34/73)]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0/75)(P<0.01)],MAGE-A9和MAGE-A11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Ki67LI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GE-A9和MAGE-A11蛋白表达均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258,P=0.027;r=0.672,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AGE-A9、MAGE-A11和Ki67LI蛋白高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的患者,而且MAGE-A9和Ki67LI均高表达或MAGE-A11和Ki67LI均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单一高表达或均低表达的患者(P<0.05或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提示,MAGE-A9蛋白和MAGE-A11蛋白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MAGE-A9、MAGE-A11和Ki67是喉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相关抗原,其可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9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11 KI67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DNM3OS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晶田 赵岩 +3 位作者 刘胜辉 石健 吴干勋 沈素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60-1167,共8页
目的:检测lncRNA DNM3OS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LSCC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对LSCC TU17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分析DNM3OS与EMT的关系。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 目的:检测lncRNA DNM3OS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LSCC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对LSCC TU17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分析DNM3OS与EMT的关系。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L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DNM3OS在LSCC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TU177细胞中DNM3OS的表达,应用MTS、克隆形成及Transwell小室等方法分别检测敲低DNM3OS表达对TU17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应用qPCR和WB法检测转染si-DNM3OS后对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蛋白(twist)、锌指转录因子2(SNAI2)mRNA和蛋白的变化。结果:LSCC组织中DNM3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有关联(P<0.05或P<0.01)。DNM3OS在LSCC细胞株(Hep-2、AMC-HN-8、TU177、TU212及TU686)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高表达(P<0.05或P<0.01),转染si-DNM3OS后TU177细胞中DNM3OS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DNM3OS表达敲低可抑制TU177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可上调TU177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而下调N-cadherin、vimentin、twist和SNAI2的表达(均P<0.01)。结论:DNM3OS高表达与LSCC的恶性进展有关,其可能为预测LSCC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DNM3OS可能通过影响EMT进程促进LSC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DNM3OS 喉鳞状细胞癌 TU177细胞 预后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与Hep-2细胞系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祝小林 雷文斌 +2 位作者 何小洪 贾涛 苏振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5,151,共5页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J-1蛋白均有表达;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8,P=0.002);低分化喉癌较高分化喉癌的DJ-1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8);喉癌的临床分期和年龄与DJ-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t=0.476,P=0.642;t=0.019,P=0.98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均有DJ-1蛋白的表达,喉鳞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黏膜组织;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提示它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的有关过程,为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J-1蛋白 喉鳞状细胞癌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K基因甲基化与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静 李辉 田艳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喉癌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其病因尚不明确。通过检测原发性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EC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RECK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邢台市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1... 目的喉癌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其病因尚不明确。通过检测原发性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EC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RECK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邢台市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70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的REC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比较不同病理参数的甲基化率的差异,对完成5年随访的64例患者分析其REC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低分化患者的RECK基因甲基化率(86.67%)远高于中、高等分化程度的患者(4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理参数间RECK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对喉鳞状细胞癌-癌旁组织匹配的标本中,喉鳞状细胞癌组织RECK基因甲基化率(55.12%)高于正常组织(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经Log-rank分析,RECK基因甲基化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P=0.024,P=0.017);有淋巴结转移、Ⅲ-Ⅳ级临床分期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P=0.029,P=0.024;P=0.033,P=0.032),肿瘤组织中等及高分化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P=0.049);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RECK基因甲基化。结论 REC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人喉鳞状细胞癌的早期事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也可发生,并且与患者较差的预后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RECK基因 甲基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化喉鳞状细胞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建荣 魏莲枝 +1 位作者 李银平 傅仲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化程度喉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不同分化程度喉癌黏膜组织总蛋白质,行考马斯亮蓝染色,Image Master 2D软件分析所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结... 目的研究不同分化程度喉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不同分化程度喉癌黏膜组织总蛋白质,行考马斯亮蓝染色,Image Master 2D软件分析所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结果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13种蛋白质与喉癌分化密切相关。其中有7种蛋白质在高分化喉癌组织中表达上调,6种蛋白质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不同分化喉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总蛋白质,建立了重复性较强的不同分化喉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蛋白质组表达图谱,且两者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不同,可能与喉癌不同分化程度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6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谦 白艳霞 +4 位作者 张少强 李宏慧 姚小宝 戴皓 邵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7,73,共6页
目的检测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00963(LINC0096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及其对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组化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中LINC00963的表达水平;CCK-8及流式细胞术... 目的检测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00963(LINC0096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及其对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组化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中LINC00963的表达水平;CCK-8及流式细胞术体外水平检测沉默LINC00963表达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荷瘤裸鼠实验检测LINC00963对肿瘤生长的影响;Ki-67及TUNEL染色体内水平检测LINC00963对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4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NC00963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LINC00963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永生化鼻咽上皮NP-69细胞。沉默Hep-2细胞中LINC00963的表达后,细胞增殖速度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增高(P<0.05)。此外,与LINC00963 NC组相比,LINC00963 shRNA组细胞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Ki-67阳性细胞比例降低、TUNEL阳性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LINC0096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并可在体内及体外水平促进Hep-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00963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对喉鳞状细胞癌血清中抗survivin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与p53和c-myc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明亮 周建荣 +2 位作者 张跃东 杨璇 薛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了解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抗survivin抗体的变化,并分析抗survivin抗体、抗p53抗体和抗c-myc抗体联合检测在LSCC术后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 目的:了解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抗survivin抗体的变化,并分析抗survivin抗体、抗p53抗体和抗c-myc抗体联合检测在LSCC术后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检测血清样本中抗survivin抗体、抗p53抗体和抗c-myc抗体的表达。结果:(1)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抗survivin抗体、抗p53抗体和抗c-myc抗体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2)抗survivin抗体在LSCC患者外周血清中高表达,特别是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样本。(3)抗survivin抗体、抗p53抗体和抗c-myc抗体单独检测时均获得了较高的阳性率;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并不优于抗survivin抗体的阳性率,但优于抗p53抗体和抗c-myc抗体。结论:抗survivin抗体可能是LSCC的一种有价值的生物标记物。抗survivin抗体、抗p53抗体和抗c-myc抗体联合检测在手术治疗效果监测方面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凋亡抑制蛋白 抗体 血清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P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喉鳞癌TU177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岩 刘胜辉 +4 位作者 王晶田 石艳凤 石健 吴干勋 兰利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5-902,共8页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FOXP4(Forkhead box P4)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LSCC细胞TU177体外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FOXP4(Forkhead box P4)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LSCC细胞TU177体外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间的关系。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LSCC手术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FOXP4在LSCC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P4在人LSCC细胞系(AMC-HN-8、TU177、TU686及TU212)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敲低TU177细胞中FOXP4的表达,MTS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FOXP4敲低对TU17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应用qPCR法检测si-FOXP4转染TU177细胞后EMT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蛋白(Twist)、转录因子Snail及锌指E盒结合蛋白1(zine finger E 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mRNA的变化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FOXP4敲低后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及Twist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在LSCC组织中FOXP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FOXP4在LSCC细胞中的表达亦高于癌旁组织(P<0.05或P<0.01)。转染si-FOXP4的TU177细胞中FOXP4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敲低FOXP4可抑制TU177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低FOXP4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1),减少S期的复制(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敲低FOXP4可降低TU177细胞中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Twist、Snail、ZEB1的mRNA水平(P<0.05或P<0.01)以及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Twist的蛋白水平。结论:FOXP4的高表达可能与LSCC的发生和发展相关,FOXP4敲低可以抑制LSCC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使细胞G0/G1期阻滞及促进凋亡,且可能参与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FOXP4 喉鳞状细胞癌 TU177细胞 生物学特性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原代喉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生长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媚 吴春萍 +2 位作者 曹晓娟 郑文伟 范国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2,200,共7页
目的验证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对原代培养的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细胞的体外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例喉癌临床标本进行原代培养,将生长出的原代喉癌细... 目的验证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对原代培养的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细胞的体外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例喉癌临床标本进行原代培养,将生长出的原代喉癌细胞中的CAFs通过差速消化法去除后继续单独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喉癌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喉癌细胞在传代过程中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喉癌细胞在传代过程中凋亡蛋白Caspase 3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始终与CAFs共培养传代的喉癌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与CAFs分离后喉癌原代细胞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生长活性很快下降,多数在3代以内停止生长。相差显微镜观察到形态学上凋亡漂浮的喉癌细胞逐代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凋亡细胞比例逐代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到的Caspase 3表达水平逐代增加;而始终与CAFs共培养生长的LSCC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生长活性却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体外原代培养的LSCC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喉鳞状细胞癌 原代培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静 房宁 +2 位作者 滕思莹 崔香艳 汪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5-319,I0004,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Snail和E-cadh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两者与L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46例患者的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将两者在LSCC中的表达情... 目的:观察Snail和E-cadh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两者与L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46例患者的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将两者在LSCC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LS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Snail在LSC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57%(32/46)和36.96%(17/46),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nail在LSCC低分化组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P<0.05)。Snail的表达与LSCC的颈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②E-cadherin在LSC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83%(22/46)和78.30%(36/46),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E-cadherin在LSCC低分化组的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LSCC的组织分化程度、T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联(P<0.01)。③LSCC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569 0,P<0.01)。结论:Snail和E-cadherin可能与L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LSCC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 E-CADHERIN 喉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新霞 池伟伟 +2 位作者 曹欢 杨建旺 王宝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转移性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筛选及鉴定,寻找有价值的LSCC相关候选基因和分子标志物。方法:4例LSCC组织标本均...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转移性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筛选及鉴定,寻找有价值的LSCC相关候选基因和分子标志物。方法:4例LSCC组织标本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生物样本库,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的LSCC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提取标本组织总RNA后,应用SBC-lncRNA基因芯片检测差异表达的lncRNA及mRNA,采用差异倍数以及Student's t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将差异倍数(linear)≤0.5或者≥2.0和P<0.05判断为差异表达基因。选取特定的差异表达lncRNA,应用qRT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通过对转移性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lncRNA表达谱分析显示,转移性LSCC组织与癌旁组织的lnc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差异表达的lncRNA 3 073个,其中癌组织中表达上调1 967个、下调1 106个;差异表达的mRNA 2 809个,其中癌组织中表达上调1 791个、下调1 018个。差异表达的lncRNA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及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涉及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调节、P53信号通路等。选取其中10条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在25例LSCC标本组织中进行qRT-PCR验证,发现表达趋势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转移性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lnc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深入分析这些差异表达lncRNA的分子作用机制对阐明转移性LSCC的侵袭转移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可为LSCC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及有效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喉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差异表达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1通过NF-κB通路调节PD-L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国强 王立银 +3 位作者 王晓凤 李君 张明明 王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目的检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 (APE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PD-L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60例喉癌标本及30例癌旁黏膜组织中PD-L1、APE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 目的检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 (APE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PD-L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60例喉癌标本及30例癌旁黏膜组织中PD-L1、APE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利用siRNA脂质体转染、脂多糖[LPS,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激动剂]和PDTC (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干预Hep-2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PE1、PD-L1、NF-κB、p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喉癌组织中APE1、PD-L1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7,P <0.01)。PD-L1表达与喉癌发生部位有关,声门型喉癌组织中PD-L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声门上型和声门下型(P <0.05)。同时,喉癌组织中APE1 m 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具有相关性(P <0.05)。APE1-siRNA转染Hep-2细胞后,显著抑制细胞APE1、NF-κB、pNF-κB、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P <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PS和PDTC干预Hep-2细胞后,PD-L1、NF-κB蛋白表达分别逐渐增高和逐渐降低(P <0.05)。而沉默Hep-2细胞中APE1基因表达后进行LPS干预,细胞NF-κB、PD-L1表达较未干预组和LPS干预组降低(P <0.05)。结论相对于声门下型和声门上型喉癌,声门型喉癌可能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相关的免疫治疗相对敏感。APE1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节PD-L1的表达。PD-L1和APE1表达的联合检测对抑制喉癌生长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HEP-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相关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兵 王茂华 +4 位作者 于爱民 戴炳译 严齐 施淑君 何庆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4-660,共7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发生、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2005~2...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发生、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2005~2017年国内外发表的OPN表达与喉癌发生、侵袭转移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3篇,纳入其中符合要求的文献15篇,喉癌组787例患者中检出OPN阳性者558例(70.90%,558/787),正常对照组453例中检出OPN阳性者84例(18.54%,84/453),喉癌组OPN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eta分析显示,在喉癌组中,OPN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OR=12.44,95%CI为9.13~16.95)、淋巴结转移(OR=4.92,95%CI为3.32~7.31)、组织分化程度(OR=3.39,95%CI为2.37~4.86)、临床分期(OR=4.67,95%CI为3.21~6.79)显著相关;而与性别(OR=1.01,95%CI为0.57~1.77)、年龄(OR=0.93,95%CI为0.61~1.43)、肿瘤部位(OR=1.48,95%CI为0.93~2.38)无关。结论 OPN的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喉鳞状细胞癌 转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