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裂患者喉塞音的声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杨 石冰 +1 位作者 尹恒 郑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喉塞音的声学特征。方法:检测存在病理性喉塞音的男性腭裂患儿及正常男性儿童各20名发含口塞音的语句时的语图,观察患者喉塞音声学特征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腭裂患者喉塞音出现与原塞音的伴随情况不同,可以表...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喉塞音的声学特征。方法:检测存在病理性喉塞音的男性腭裂患儿及正常男性儿童各20名发含口塞音的语句时的语图,观察患者喉塞音声学特征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腭裂患者喉塞音出现与原塞音的伴随情况不同,可以表现出包括冲直条、嗓音起始时间(VOT)、共振峰转接、冲直条频谱等各种声学指标的异常。结论:塞音的声学特征复杂,应该结合语图形态及各参数的数值共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塞音 声学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术后喉塞音患儿的语音训练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秋葆 鲁勇 +2 位作者 刘树森 江萍 胡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喉塞音的训练方法在不完全腭裂患儿语音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21例不完全性腭裂术后喉塞音的怠儿进行以汉语发音为基础的语音训练,每例训练10~15次,每周2~3次,偏远地区每周1次或每2周1次,每次训练30~40 min.结果 患儿语音... 目的 探讨喉塞音的训练方法在不完全腭裂患儿语音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21例不完全性腭裂术后喉塞音的怠儿进行以汉语发音为基础的语音训练,每例训练10~15次,每周2~3次,偏远地区每周1次或每2周1次,每次训练30~40 min.结果 患儿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40.4%提高到训练后的88.2%.通过对训练前后的语音宽带语图对比,训练后患儿相对比训练前着色深,发辅音时有一定程度的冲直条出现.结论 语音训练可有效纠正喉塞音发音习惯,提高语音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修复术 喉塞音 语音训练 构音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语的小舌塞音 被引量:1
3
作者 聂鸿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2-64,共3页
对西夏语音韵系统的构拟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学界已提出了四个比较完整的构拟方案,即西田龙雄方案(1964)、苏敏方案(1968)、黄振华方案(1983)和李范文方案(1986)。由于西夏语资料大都残缺不全,而且彼此间也不尽一致,所以四位西... 对西夏语音韵系统的构拟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学界已提出了四个比较完整的构拟方案,即西田龙雄方案(1964)、苏敏方案(1968)、黄振华方案(1983)和李范文方案(1986)。由于西夏语资料大都残缺不全,而且彼此间也不尽一致,所以四位西夏学家的构拟方案也大相径庭,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方案无法应用于藏缅语言的比较研究。即使我们能够得到一些新出土的西夏文献,要想研究出一个完美的西夏音韵系统无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我们只能尽量细致地分析手头的资料,以求多获取一些有关这门古代语言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西夏语 西夏字 方案 比较研究 声母 小舌 喉塞音 西夏文献 构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罗马字官话著作古入声字-h尾的标记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灵燕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537,共13页
-h尾在清代罗马字官话著作中的标记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种:首先,-h尾是入声的标记。其次,-h尾没有独立的意义,不是调类的标记。最后,-h尾表示短调。本文以清代各罗马字官话著作所记的入声字读音,结合现有的方言调查研究,探讨十九世纪来... -h尾在清代罗马字官话著作中的标记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种:首先,-h尾是入声的标记。其次,-h尾没有独立的意义,不是调类的标记。最后,-h尾表示短调。本文以清代各罗马字官话著作所记的入声字读音,结合现有的方言调查研究,探讨十九世纪来华西方人士所记入声字-h尾的标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话罗马字著作 -h尾 短元音韵母 辅音韵尾 喉塞音韵尾 入声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方音特点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梁猷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9-105,共7页
广东全省各地方言是很复杂的.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粤方言的广州话,闽南方言的潮汕话、海南话,客家方言的梅县话.本文所说方音的特点,指的是方音与北京语音对比时显现出来的某些主要特点.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北京语... 广东全省各地方言是很复杂的.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粤方言的广州话,闽南方言的潮汕话、海南话,客家方言的梅县话.本文所说方音的特点,指的是方音与北京语音对比时显现出来的某些主要特点.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北京语音对比来看,广州话、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大体有下列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普通话有三套“塞擦音·擦音”声母:j q x,zh ch sh,z c s”.广东各地方言一般只有相应的一组声母.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是舌尖齿背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sts‘s],广州话是舌叶齿龈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  t∫’∫](为了印刷方便,舌叶音也用z c s 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尾 梅县话 海南话 潮汕话 广州话 北京音 韵母 声母 北京语音 喉塞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壮侗语族的bb dd看汉语方言海南话的bb dd和化州话的d 被引量:2
6
作者 梁猷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78-81,共4页
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G·奥德里古尔(Andre G·Haudricourt)在《历史和地理怎样可以解释某些语音上的发展》①一文中说:“有些音位在地理上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前带喉塞音的浊塞音只见于亚洲东南部:海南、广西、越南、老挝、... 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G·奥德里古尔(Andre G·Haudricourt)在《历史和地理怎样可以解释某些语音上的发展》①一文中说:“有些音位在地理上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前带喉塞音的浊塞音只见于亚洲东南部:海南、广西、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我在《海南岛海口市方言中的吸气音》②、《海南方言中的喉塞音》③两文中曾论及汉语闽南方言海南次方言中的bb和dd.在《化州话的d》④一文中又曾说明,汉语粤方言高州次方言化州话的声母系统中有舌尖齿龈不送气浊塞音d,化州话的d与广州话的t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州话 海南话 壮侗语族 黎语 汉语方言 壮语 方言化 毛难语 喉塞音 闽南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向普通话靠拢一例——谈上海话入声字的读音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尤敦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入声字的演变和消失可以反映出一种方言的发展情况。但是,入声字的消失是缓慢的。汉语七大方言区里除北方方言区以外,其余六种方言都保留着入声,而北方方言的西北方言也还有部分地区有带有喉塞音韵尾的入声字。古入声字在各种方言里的... 入声字的演变和消失可以反映出一种方言的发展情况。但是,入声字的消失是缓慢的。汉语七大方言区里除北方方言区以外,其余六种方言都保留着入声,而北方方言的西北方言也还有部分地区有带有喉塞音韵尾的入声字。古入声字在各种方言里的演变速度是不一致的,我们可以从各种方言入声字的读音变化看出它们的演变规律。古入声字的辅音韵尾有[-p]、[-t],[-k]三个塞音(可看为第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入声字 普通话 湘方言 读音 上海话 辅音韵尾 入声调 北方方言 喉塞音 发展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