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咽清口服液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 被引量:13
1
作者 欧阳文 罗懿钒 +12 位作者 唐代凤 王雄龙 张云坤 周华荣 于炜民 曾颖陈韬 刘梓琛 胡云舒 唐琴 陈林 郭丽娟 唐纯玉 李顺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32-1936,共5页
目的筛选喉咽清口服液(土牛膝、马兰草、天名精、车前草)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ODS⁃AQ反相柱分离喉咽清浸膏后,分别用水、10%甲醇、30%甲醇、50%甲醇、70%甲醇、90%甲醇、甲醇、异丙醇进行洗脱。构建LPS(1μg/mL)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 目的筛选喉咽清口服液(土牛膝、马兰草、天名精、车前草)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ODS⁃AQ反相柱分离喉咽清浸膏后,分别用水、10%甲醇、30%甲醇、50%甲醇、70%甲醇、90%甲醇、甲醇、异丙醇进行洗脱。构建LPS(1μg/mL)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以NO释放量为指标来评价浸膏及其洗脱组分的抗炎活性。LC⁃MS法鉴定相关成分结构,RP⁃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70%甲醇洗脱组分的体外抑制NO作用最强,IC50为35.25μg/mL,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竹节参皂苷Ⅴ、竹节参皂苷Ⅳa,其中后者含量更高,活性更好。竹节参皂苷Ⅳa在0.15~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22%,RSD为1.61%,3批样品中其含量均高于0.2 mg/mL。结论竹节参皂苷Ⅳa为喉咽清口服液的主要抗炎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清口服液 抗炎活性成分 NO 巨噬细胞RAW264.7 LC⁃MS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喉咽清口服液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艳梅 李跃辉 +2 位作者 谢谊 曹立云 唐纯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91-1993,共3页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喉咽清口服液制备,解决喉咽清口服液生产周期长、澄明度较差、放置时间长易出现浑浊等口服液共性技术难题。方法采用不同截留分子的膜单元,对不同工艺环节中的药液进行膜分离,以齐墩果酸量、药液澄明度、成品...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喉咽清口服液制备,解决喉咽清口服液生产周期长、澄明度较差、放置时间长易出现浑浊等口服液共性技术难题。方法采用不同截留分子的膜单元,对不同工艺环节中的药液进行膜分离,以齐墩果酸量、药液澄明度、成品得率为指标,考察不同膜单元对不同工艺环节中的药液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中试放大,选择型号为24126号膜单元和22557号膜单元组合,具有较好的膜分离效果;控制药液温度10~40℃、压力0.1~0.35 MPa、一级膜滤出料体积流量1.4 L/min,二级膜滤出料体积流量13.6 L/min操作参数,得到澄清透亮红棕色液体,主要有效成分齐墩果酸损失约14%,成品得率提高了12.6%;经抗炎、抑菌主要药效学试验比较,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喉咽清口服液纯化工艺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清口服液 膜分离 澄明度 齐墩果酸 成品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咽清口服液中蜕皮甾酮测定法的改进
3
作者 何选林 王群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改进喉咽清口服液中蜕皮甾酮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蜕皮甾酮在12~12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 目的改进喉咽清口服液中蜕皮甾酮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蜕皮甾酮在12~12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6)。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为0.62%。结论改进后的质量标准可更有效的控制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清口服液 蜕皮甾酮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