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喇萨杏油田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及调整方式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方艳君 刘端奇 +2 位作者 王天智 冮明立 楼唤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部分区块层系注采系统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针对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主要特点,研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确定了注采...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部分区块层系注采系统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针对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主要特点,研究建立了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方法,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确定了注采系统调整的主要方式,对典型区块的调整效果进行了分析。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归结为反九点面积井网、四点法面积井网及注采井网不完善等3种类型的调整模式。高含水后期进行注采系统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整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0.9个百分点左右。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注采系统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 注采系统 评价方法 调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层次分析法优选喇萨杏油田三次加密调整区块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丽红 肖爱莉 +1 位作者 杜庆龙 张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5-36,39,共3页
以检查井分析资料和二次加密调整井测试资料为基础,以大庆喇萨杏油田已开展的三次加密调整试验和已完成的三次加密调整方案为依据,通过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各开发区块可调砂岩厚度、单储系数、综合含水、二次加密调整时间及套损井比... 以检查井分析资料和二次加密调整井测试资料为基础,以大庆喇萨杏油田已开展的三次加密调整试验和已完成的三次加密调整方案为依据,通过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各开发区块可调砂岩厚度、单储系数、综合含水、二次加密调整时间及套损井比例等几个主要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喇萨杏油田各开发区块三次加密调整的可行性进行优选排队,最终给出喇萨杏油田三次加密调整优先进行的区块,为喇萨各油田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三次加密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油田 高含水后期 三次加密调整 层次结构 区块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新测井系列解释厚度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晶 窦凤华 孙国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2-74,共3页
测井解释有效厚度精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油田三次加密调整方案部署,针对用1983年和1990年研究的表外、砂岩和有效厚度电性标准解释新测井系列厚度偏少的现象,通过测井理论研究、现场实验、各类井网厚度对比分析等,从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条... 测井解释有效厚度精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油田三次加密调整方案部署,针对用1983年和1990年研究的表外、砂岩和有效厚度电性标准解释新测井系列厚度偏少的现象,通过测井理论研究、现场实验、各类井网厚度对比分析等,从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条件变化、测井系列变化、电性标准、含油产状下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折,从中找出了影响新测井系列解释厚度少划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调整井要从提高钻井和测井质量、提高参数人员的综合解释能力等方面入手,建立完整的适用于新测井系列解释厚度的电性标准,保证各类厚度的解释精度,为三次加密调整提供可靠的基本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油田 测井系列 有效厚度 泥浆电阻率 含油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有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东 邸井东 +5 位作者 李洁 叶鹏 苏云行 席国兴 夏连晶 尹晓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8,共7页
为了有效开发表外储层,在介绍了表外储层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大庆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地质特征、渗流特征、渗流机理以及剩余油潜力状况。从研究结果看,该区表外储层属于裂缝不发育(或发育差)的低渗透储层,与表内储层、外围低... 为了有效开发表外储层,在介绍了表外储层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大庆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地质特征、渗流特征、渗流机理以及剩余油潜力状况。从研究结果看,该区表外储层属于裂缝不发育(或发育差)的低渗透储层,与表内储层、外围低渗透裂缝储层在渗流机理和规律上有明显差异;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目前采出程度10%左右,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度较薄、动用较差的薄层中,以独立型表外储层为主。总结了开采中取得的认识和实践中获得的系列配套开发技术,展望了表外储层开发前景,认为今后可采用三次加密、三次采油等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但三次采油井网部署、注剂还需进一步优化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油田 表外储层 开发 地质特征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喇萨杏地区萨零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帆 王大伟 付志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2,共2页
从萨零组储层的宏观分布 ,微观特征及岩心描述入手 ,深入细致地对萨零组储层进行了解剖 ,认为 :萨零组储层在纵向上有两个沉积旋回 ,对应两个砂岩组 ,两个砂岩组细分为 8个小层。在萨中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正常三角洲沉积 ,为三角洲前缘相 ... 从萨零组储层的宏观分布 ,微观特征及岩心描述入手 ,深入细致地对萨零组储层进行了解剖 ,认为 :萨零组储层在纵向上有两个沉积旋回 ,对应两个砂岩组 ,两个砂岩组细分为 8个小层。在萨中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正常三角洲沉积 ,为三角洲前缘相 ,这个正常的三角洲较萨一组沉积时期 ,具有水域扩大、湖岸线向前推进、三角洲沉积面积减小的特点。在萨中地区以南 ,沉积事件夹有远端浊流沉积现象 ,尽管尚未找到典型的鲍玛序列 ,浊积现象不甚明显 ,但也足以证明萨零组在沉积上与正常三角洲沉积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决定了萨零组储层有着自己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萨零组储层分布面积比萨一组储层分布面积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喇萨杏 零组 储层 岩心 沉积旋回 砂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加密井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树立 兰丽凤 李永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2-24,共3页
从喇萨杏油田加密调整特点出发 ,分析了不同加密方式对笼统及分类井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 ,提出用分类井资料计算加密调整井可采储量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并给出了不同阶段投产的加密井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即 :适用于投产时间较长 ,水驱特征... 从喇萨杏油田加密调整特点出发 ,分析了不同加密方式对笼统及分类井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 ,提出用分类井资料计算加密调整井可采储量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并给出了不同阶段投产的加密井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即 :适用于投产时间较长 ,水驱特征曲线已出现有代表性直线段的水驱特征曲线法 ;适用于进入递减之后 ,且有 3年以上递减资料的递减曲线系列法 ;适用于投产时间短 ,资料较少的井网密度法、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经验法和静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调整 可采储量 采出程度 井网密度 经验法 静态法 喇萨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套管损坏损失采收率的测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树立 兰丽凤 +1 位作者 孙志杰 刘凤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7,共3页
针对大庆喇萨杏油田开发以来套损比较严重的实际情况,从分析套损影响采收率的机理出发,考虑套损时套损区的含水、套损井数比及套损严重程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建立了不同套损井数比、不同含水情况下套损损失采收... 针对大庆喇萨杏油田开发以来套损比较严重的实际情况,从分析套损影响采收率的机理出发,考虑套损时套损区的含水、套损井数比及套损严重程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建立了不同套损井数比、不同含水情况下套损损失采收率的计算模型,为井点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情况下,定量预测套损损失可采储量提供了一种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套损损失采收率主要受套损区块套损前后水驱控制程度变化、套损时含水和套损前采收率的影响,油田套损时套损区块含水越低、套损井数比越高,损失采收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 套管损坏 采收率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洪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喇萨杏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厚油层基本上层层见水,但是未水洗厚度比例仍占25%,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河道砂储层,占水驱剩余地质储量的70%。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典型的河道砂体,主要分布在大庆喇嘛甸至杏树岗的非... 喇萨杏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厚油层基本上层层见水,但是未水洗厚度比例仍占25%,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河道砂储层,占水驱剩余地质储量的70%。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典型的河道砂体,主要分布在大庆喇嘛甸至杏树岗的非主力油层。以喇萨杏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密闭取芯检查井、油水井分层测试、测井水淹层解释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分析法、油藏工程方法、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物理模拟、综合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喇萨杏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剩余油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剩余油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油田 特高含水期 水下分流河道 剩余油影响因素 剩余油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合理产液量规模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玮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通过分析喇萨杏油田2000年以来产液量变化趋势与特点,推导出了递减率、产液量增长率与液油比增长率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喇萨杏油田今后提高产液量的必要性。从各类井采油速度匹配关系、压力系统状况和产液量、含水、流压三重分级... 通过分析喇萨杏油田2000年以来产液量变化趋势与特点,推导出了递减率、产液量增长率与液油比增长率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喇萨杏油田今后提高产液量的必要性。从各类井采油速度匹配关系、压力系统状况和产液量、含水、流压三重分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提高油田水驱产液量可行性。在确定各类井网最高产液能力上限和调整产液比例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的提高产液量方案,并运用系统工程优化了喇萨杏油田今后的产液量变化趋势,同时结合油田生产实际,提出了提高产液量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油田 产液量规模 采液速度 分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晓慧 王帮霁 +1 位作者 梁旭 郝秋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6,共5页
特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采出程度是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重要指标,因此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的测算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完善水驱曲线、相渗曲线计算采出程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开发动态数据、室内实验数据、矿场... 特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采出程度是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重要指标,因此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的测算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完善水驱曲线、相渗曲线计算采出程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开发动态数据、室内实验数据、矿场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喇、萨、杏油田分类油层、分开发区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为8% ~ 10%.明确了喇、萨、杏油田剩余储量潜力,为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特高含水期 采出程度 水驱曲线 相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开发模式及其演变趋势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成方 吴晓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0,共6页
回顾了喇、萨、杏油田投入开发以来建立的5种具有代表性开发模式,分析了开发模式演变的内在规律性。分析认为,油藏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和时变性决定了油田开发必然要经历多次开发调整的过程,每次开发调整都应该建立符合本油田、本开... 回顾了喇、萨、杏油田投入开发以来建立的5种具有代表性开发模式,分析了开发模式演变的内在规律性。分析认为,油藏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和时变性决定了油田开发必然要经历多次开发调整的过程,每次开发调整都应该建立符合本油田、本开发阶段实际的开发模式。由于多次采油并存、各种开发方式同在、油层封存等情况,喇、萨、杏油田今后油田开发调整和建立开发模式将更为复杂,需要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调整 开发模式 演变规律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北部葡萄花上部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13
12
作者 阮壮 朱筱敏 +1 位作者 何宇航 谭广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1-309,共9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依据67口井的岩芯和8000口井的测井资料,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地区的葡萄花油组上部油层(PI油层)划分为1个受湖泛面限定的完整中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划分出10~14个短期基准面旋...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依据67口井的岩芯和8000口井的测井资料,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地区的葡萄花油组上部油层(PI油层)划分为1个受湖泛面限定的完整中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划分出10~1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指出了PI油层在南北向上存在厚度以及短期旋回个数的差异。通过平行及垂直物源方向上的密井剖面分析并结合前人认识以及构造背景,认为葡I油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地层叠覆模式:低可容空间下的主动进积薄层叠覆模式;极低可容空间下的强迫进积过路沉积模式;侵蚀进积的叠合模式。该认知对于指导喇萨杏地区甚至整个长垣地区的高精度地层对比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叠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在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晨颖 耿长喜 +2 位作者 左铁秋 姜宗恩 邱玉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13-115,共3页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后,调整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应用测井资料对于评价薄差层、非均质层水淹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提高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系统总结密闭取心样品的气相色谱谱图的规... 喇萨杏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后,调整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应用测井资料对于评价薄差层、非均质层水淹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提高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系统总结密闭取心样品的气相色谱谱图的规律基础上,探索了应用气相色谱资料对油层水淹级别定性评价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展示了该项技术在综合判断油层水淹程度、提高老油田调整挖潜效率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气相色谱 井壁取心 喇萨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体储渗能力与集散程度的储层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佳忆 王志强 +2 位作者 王庆宇 邵帅 孙姝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0,共6页
喇萨杏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陆相多层砂岩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三大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现有储层定性评价方法已很难满足当前生产开发的需求。根据特高含水期开发形势及技术发展需求,结合油藏精细地质特征... 喇萨杏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陆相多层砂岩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三大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现有储层定性评价方法已很难满足当前生产开发的需求。根据特高含水期开发形势及技术发展需求,结合油藏精细地质特征及开发效果,利用多参数乘积法、多参数界限法等方法开展储层评价方法研究,制定了基于砂体储渗能力与集散程度的储层评价方法。新评价方法以储渗参数和优势砂体集散程度为评价参数,构建了地质静态与生产动态的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表征储层潜力;评价结果使地质特征相近的储层性质更加接近,便于开发层系的组合;优势砂体连通程度的引入突出了储层平面非均质特征,有利于开发规划部署;储层评价方法实现了储层的定量化表征,能揭示储层属性特征,为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喇萨杏油田 储渗参数 集散程度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后提高采收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汪萍 常毓文 +1 位作者 唐玮 胡丹丹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3-76,139,共4页
喇萨杏油田聚合物驱油后进入后续水驱阶段的油藏逐年增多,在分析聚合物驱油区块现状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潜力的基础上,明确剩余油分布特征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挖潜思路。以北一区断东中块典型区块为例,研究了层系、井网重构和顶部水平井... 喇萨杏油田聚合物驱油后进入后续水驱阶段的油藏逐年增多,在分析聚合物驱油区块现状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潜力的基础上,明确剩余油分布特征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挖潜思路。以北一区断东中块典型区块为例,研究了层系、井网重构和顶部水平井挖潜的可行性,提出聚合物驱油后现场试验方案,预计方案实施后可提高采收率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提高采收率 优化研究 剩余油 喇萨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编委简介 被引量:1
16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喇萨杏油田 西部新区 编委简介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第23卷总目次
17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i007-i010,共4页
关键词 石油地质 矿产地质 松辽盆地 低渗透油藏 储层预测 沉积特征 大庆油田 大庆 喇萨杏油田 海拉尔盆地 聚合物驱后 济阳坳陷 乌尔逊凹陷 岩性油藏 扶杨油层 含油气系统 石油体系 测井资料 提高采收率 强化开采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