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权法》占有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石佳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35,共7页
我国《物权法》第五编以第19章专章规定了占有这一重要制度,虽然仅有寥寥数个条文,但对于维护秩序、保护占有、彰显物权和推定权利等却具有重要功能。该章的部分条文仍然需要从解释论的角度予以进一步明确。此外,《物权法》并未对作为... 我国《物权法》第五编以第19章专章规定了占有这一重要制度,虽然仅有寥寥数个条文,但对于维护秩序、保护占有、彰显物权和推定权利等却具有重要功能。该章的部分条文仍然需要从解释论的角度予以进一步明确。此外,《物权法》并未对作为占有基本效果之一的时效取得制度做出规定,这一立法空白应在未来的民法典中予以补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占有要件 善意占有 取得时效 占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占有规则立法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华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3,共11页
占有系民法(典)物权编(法)上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其于整个物权法、民法乃至全体私法上占据关键地位。我国编纂民法典物权编时应于现行物权法既有规定的基础上对其作较大的建构、厘定、补充及完善,由此以形成我国占有法的规则系统,彰显其... 占有系民法(典)物权编(法)上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其于整个物权法、民法乃至全体私法上占据关键地位。我国编纂民法典物权编时应于现行物权法既有规定的基础上对其作较大的建构、厘定、补充及完善,由此以形成我国占有法的规则系统,彰显其系统效应。占有的体例安排应置于物权编之末而予规定。占有规则的设计宜借境域外多数立法成例而作出。占有与占有人的涵义、占有权利与样态的推定、直接占有人、间接占有人与占有辅助人的涵义及其判定、占有的变更、移转、合并与分离、善意、恶意占有人的责任及其与所有人等之间的回复关系、占有人(含占有辅助人)的自力救济权与物上请求权、共同占有及其权利行使、占有的消灭及准占有等,皆应一一加以确立、建构或完善。透过这样的工作和努力,我国的占有法规则系统势可彰显其维系社会的和平与稳定秩序的功用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规则系统 善意、恶意占有 占有的保护 占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财产占有制度 被引量:1
3
作者 禄正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65-71,共7页
本文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对财产所有权及其相关财产权的有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财产占有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实际意义。文章率先分析、归纳了占有制度发展的历史,陈明占有同财产所有权制... 本文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对财产所有权及其相关财产权的有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了财产占有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实际意义。文章率先分析、归纳了占有制度发展的历史,陈明占有同财产所有权制度一样,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必然产物。在此基础上,比较、论述了占有的构成条件、表现形式以及它在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具体反映。文章最后设计和论证了对占有制度应采取的法律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占有 占有制度 表现形式 法律保护 占有 大陆法系 财产所有权 构成条件 财产权 法律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4
作者 张燕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36-40,共5页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权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动产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动产让与人以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移转或设定为目的而让与该动产,即使没有让与权,但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动产...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权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动产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动产让与人以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移转或设定为目的而让与该动产,即使没有让与权,但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民法上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由来已久。它最早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Handmuss Hand Wahren)原则。据此,权利人将自己的财产让与给他人占有时,只得向占有人请求返还占有物,如果占有人将财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原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请求返还原物,而只得向占有人(转让人)请求赔偿损失。这一原则,后来便演进为近现代民法广为接受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不动产 善意受让人 动产所有权 善意占有 他物权 转让人 赔偿损失 返还原物 财产转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