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转换--道德信仰构建的关键概念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明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善恶因果律就是行为善恶与其利害之间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善恶因果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在于它是依靠理性参与的价值规律,因而具有更多的应然性。现代善恶因果律是对传统善恶因果律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善恶因果律的积极改造有着...
善恶因果律就是行为善恶与其利害之间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善恶因果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在于它是依靠理性参与的价值规律,因而具有更多的应然性。现代善恶因果律是对传统善恶因果律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善恶因果律的积极改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因果律
道德
道德信仰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重构
2
作者
王锋
田海平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54-58,共5页
善恶因果律的核心就是如何实现德性与幸福之间的统一。在前现代社会中 ,善恶因果律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两个前提预设上的。然而 ,现代社会的世俗化 ,使得这两个前提不复存在。这就引发了现代社会背景下 ,假如上帝不存...
善恶因果律的核心就是如何实现德性与幸福之间的统一。在前现代社会中 ,善恶因果律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两个前提预设上的。然而 ,现代社会的世俗化 ,使得这两个前提不复存在。这就引发了现代社会背景下 ,假如上帝不存在 ,道德如何可能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 ,善恶因果律的重构要从基本共识、制度安排和个人美德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因果律
前现代社会
现代性社会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选择与善恶因果律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欣
《学海》
2002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道德选择
善恶因果律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塑德福一致的伦理信仰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文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24-28,共5页
德福一致是中国人的伦理信仰,它的作用机制是善恶因果律,当前道德建设需要对德福一致这一命题及其作用的机制善恶因果律重新认识和定位,其中最关键的是使带有宗教色彩的善恶因果律通过合理的思维转换获得现实合理性,一是对神秘力量的理...
德福一致是中国人的伦理信仰,它的作用机制是善恶因果律,当前道德建设需要对德福一致这一命题及其作用的机制善恶因果律重新认识和定位,其中最关键的是使带有宗教色彩的善恶因果律通过合理的思维转换获得现实合理性,一是对神秘力量的理解,超人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主宰宇宙自然的大规律,宗教只不过是把这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说法则转换成具有人的品格的神,只不过是让人能够更容易“通感”神或法则的存在,这也许就是宗教的最高智慧所在;二是对灵魂不朽的理解,以往的灵魂不朽的设定是以个体为基点,所以这一转换应将视野扩大到全球整个人类,如果站在这一高点,则“普适伦理”等也能获得一些合理的解释。通过恰当的思维转换,再次建立起人们德福一致的伦理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福一致
善恶因果律
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世界的幸福何以可能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瑞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道德作为人存在的基本维度和生活方式,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使自己活得更幸福。道德与幸福只有实现统一,才能达至最完满的善,其实现需要社会至善,即造就"德"—"得"相通、善恶报...
道德作为人存在的基本维度和生活方式,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使自己活得更幸福。道德与幸福只有实现统一,才能达至最完满的善,其实现需要社会至善,即造就"德"—"得"相通、善恶报应、公正合理的社会。伦理学的使命,应是确立德福一致的道德信念,提供追求社会文明合理性的价值理性和价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幸福
至善
善恶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转换--道德信仰构建的关键概念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明理
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信仰研究”(05BZX063)阶段性成果
文摘
善恶因果律就是行为善恶与其利害之间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善恶因果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在于它是依靠理性参与的价值规律,因而具有更多的应然性。现代善恶因果律是对传统善恶因果律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善恶因果律的积极改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善恶因果律
道德
道德信仰
宗教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重构
2
作者
王锋
田海平
机构
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54-58,共5页
文摘
善恶因果律的核心就是如何实现德性与幸福之间的统一。在前现代社会中 ,善恶因果律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两个前提预设上的。然而 ,现代社会的世俗化 ,使得这两个前提不复存在。这就引发了现代社会背景下 ,假如上帝不存在 ,道德如何可能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 ,善恶因果律的重构要从基本共识、制度安排和个人美德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善恶因果律
前现代社会
现代性社会
重构
Keywords
Rule of Vice and Virtue
Pre-modern society
Modernity society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选择与善恶因果律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欣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道德选择
善恶因果律
人性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塑德福一致的伦理信仰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文俊
机构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24-28,共5页
基金
国家"985工程""科技
伦理与艺术"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成果之一
文摘
德福一致是中国人的伦理信仰,它的作用机制是善恶因果律,当前道德建设需要对德福一致这一命题及其作用的机制善恶因果律重新认识和定位,其中最关键的是使带有宗教色彩的善恶因果律通过合理的思维转换获得现实合理性,一是对神秘力量的理解,超人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主宰宇宙自然的大规律,宗教只不过是把这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说法则转换成具有人的品格的神,只不过是让人能够更容易“通感”神或法则的存在,这也许就是宗教的最高智慧所在;二是对灵魂不朽的理解,以往的灵魂不朽的设定是以个体为基点,所以这一转换应将视野扩大到全球整个人类,如果站在这一高点,则“普适伦理”等也能获得一些合理的解释。通过恰当的思维转换,再次建立起人们德福一致的伦理信仰。
关键词
德福一致
善恶因果律
信仰
分类号
B82-05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世界的幸福何以可能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瑞英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产业研究基地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0YJC720032)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项目(D/2011/01/071)
文摘
道德作为人存在的基本维度和生活方式,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使自己活得更幸福。道德与幸福只有实现统一,才能达至最完满的善,其实现需要社会至善,即造就"德"—"得"相通、善恶报应、公正合理的社会。伦理学的使命,应是确立德福一致的道德信念,提供追求社会文明合理性的价值理性和价值力量。
关键词
道德
幸福
至善
善恶因果律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转换--道德信仰构建的关键概念
黄明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重构
王锋
田海平
《河北学刊》
CSSCI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道德选择与善恶因果律
王欣
《学海》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塑德福一致的伦理信仰
张文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道德世界的幸福何以可能
黄瑞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