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种植密度与施肥试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梅艳
赵明勇
+5 位作者
阮培均
王孝华
邵继庆
周靖
张俊
王海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99-2502,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有机肥和磷肥施用量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iet.]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重要因素,其次为磷肥施用量,有机...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有机肥和磷肥施用量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iet.]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重要因素,其次为磷肥施用量,有机肥施用量的影响较小。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半夏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种植密度在0水平时最高,超过或低于该水平则下降;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在生产中,合理密植,科学施用有机肥、磷肥,将有利于半夏的高产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产量
总生物碱含量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播种期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明勇
梅艳
+5 位作者
阮培均
王孝华
王海玲
邵继庆
杨远平
张俊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51-53,共3页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对半夏进行5个不同播种期试验,以确定适宜的半夏播期。结果表明:半夏产量以3月8日播种的最高,其次是2月26日播种的;各处理内半夏鲜块茎粒数以中块茎最多,其次是小块茎,最少的是大块茎,可见在半夏产量构成中,鲜块茎直...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对半夏进行5个不同播种期试验,以确定适宜的半夏播期。结果表明:半夏产量以3月8日播种的最高,其次是2月26日播种的;各处理内半夏鲜块茎粒数以中块茎最多,其次是小块茎,最少的是大块茎,可见在半夏产量构成中,鲜块茎直径1~2 cm的起重要作用;3月8日播种的半夏大块茎和中块茎粒数均优于其它处理,有利于提高产量;半夏总生物碱以2月26日播种的最高。因此,在半夏栽培中,不但要提高产量,还要兼顾总生物碱的积累,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宜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之间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
半夏
播种期
干产
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种植密度与施肥试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梅艳
赵明勇
阮培均
王孝华
邵继庆
周靖
张俊
王海玲
机构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政府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99-2502,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3B04)
贵州省省长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9]65号)
毕节地区科技计划项目(毕科合字[2009]08号)
文摘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有机肥和磷肥施用量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iet.]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重要因素,其次为磷肥施用量,有机肥施用量的影响较小。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半夏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种植密度在0水平时最高,超过或低于该水平则下降;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在生产中,合理密植,科学施用有机肥、磷肥,将有利于半夏的高产优质生产。
关键词
半夏
产量
总生物碱含量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
Keywords
Pinellia ternata(Thunb.) Briet.
yield
total alkaloid content
warm and cool karst climatic region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P931.5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播种期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明勇
梅艳
阮培均
王孝华
王海玲
邵继庆
杨远平
张俊
机构
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51-53,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3B04)
文摘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对半夏进行5个不同播种期试验,以确定适宜的半夏播期。结果表明:半夏产量以3月8日播种的最高,其次是2月26日播种的;各处理内半夏鲜块茎粒数以中块茎最多,其次是小块茎,最少的是大块茎,可见在半夏产量构成中,鲜块茎直径1~2 cm的起重要作用;3月8日播种的半夏大块茎和中块茎粒数均优于其它处理,有利于提高产量;半夏总生物碱以2月26日播种的最高。因此,在半夏栽培中,不但要提高产量,还要兼顾总生物碱的积累,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宜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之间播种。
关键词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
半夏
播种期
干产
总生物碱
Keywords
karst cool-temperature region
Pinellia ternate
sowing period
dry-yield
total alkaloids
分类号
R931.2 [医药卫生—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种植密度与施肥试验
梅艳
赵明勇
阮培均
王孝华
邵继庆
周靖
张俊
王海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播种期研究
赵明勇
梅艳
阮培均
王孝华
王海玲
邵继庆
杨远平
张俊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