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喀斯特裸坡产流产沙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严友进
戴全厚
伏文兵
彭旭东
靳丽
-
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州晟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67-2079,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57
41061029)
+1 种基金
贵州省应用基础重大专项课题(黔科合JZ字[2014]200207)
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5]63号)
-
文摘
运用可调坡度、地下孔(裂)隙度试验钢槽装填土石模拟喀斯特裸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探索了喀斯特裸坡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坡度和地下孔(裂)隙度对喀斯特裸坡产流产沙均有明显的影响。(1)在30、50、80mm/h降雨强度下地表产流产沙存在临界降雨强度,临界降雨强度在50—80mm/h之间,地下孔(裂)隙产流量和产沙量均随降雨强度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产流量随降雨强度变化顺序为50>30>80mm/h,产沙量随降雨强度大小变化顺序为50>80>30mm/h。(2)随着坡度增大,地下输沙模数减小,其大小随坡度变化的顺序为10°<15°<20°<25°;同一降雨历程内,坡度越小,单位时间内的地下输沙模数减小量越大,其大小随坡度变化的顺序为10°>15°>20°>25°。(3)地下孔(裂)隙度对地下产流产沙影响显著,地下孔(裂)隙度的增大使地下流失量增大。地下产流比重、产沙比重均随地下孔(裂)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大小顺序均为1%<3%<5%。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喀斯特坡地土壤侵蚀机理,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喀斯特土壤侵蚀
二元结构
人工降雨
地下孔(裂)隙
产流产沙
-
Keywords
Karst soil erosion
dual structure
artificial rainfall
underground holes (cracks)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s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