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沿喀喇昆仑公路,揭秘帕米尔高原
1
作者
刘珊珊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都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但真正身临其境,你便会知晓南疆远不止有特色人文风情,壮美的自然风光也藏于其中。帕米尔高原便是南疆不可错过的一处自然秘境。帕米尔高原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
都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但真正身临其境,你便会知晓南疆远不止有特色人文风情,壮美的自然风光也藏于其中。帕米尔高原便是南疆不可错过的一处自然秘境。帕米尔高原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三国。它由几组山脉和山脉之间宽阔的谷地和盆地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人文风情
塔吉克斯坦
自然风光
帕米尔高原
南疆
阿富汗
身临其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贾尔-帕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落石和边坡稳定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ALI Izaz
苏立君
+4 位作者
ASGHAR Aamir
ALAM Mehtab
刘振宇
董志博
FAIZ Hamid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7,共12页
在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喀喇昆仑公路(KKH)沿线,由于构造运动和降雨渗透对破碎岩石和边坡稳定性的不利作用,造成了大量落石和不稳定边坡。利用数值软件DIPS、GeoRock 2D和SLIDE对巴基斯坦北部吉贾尔-帕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落石和边...
在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喀喇昆仑公路(KKH)沿线,由于构造运动和降雨渗透对破碎岩石和边坡稳定性的不利作用,造成了大量落石和不稳定边坡。利用数值软件DIPS、GeoRock 2D和SLIDE对巴基斯坦北部吉贾尔-帕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落石和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以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两个主要的易受落石影响的路段为例,研究落石和边坡的失稳机理。对4组节理进行的赤平投影分析表明:两处边坡断面均易发生平面破坏和楔形破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在静力条件下,边坡断面1的安全系数为0.917,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断面2的安全系数为1.131,处于欠稳定状态;但在地震条件下,两处断面边坡的安全系数均小于1,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边坡断面1和断面2的落石回弹高度分别为33m和29m。边坡断面1的落石速度在0.5~44m/s,总动能达到1135.099kJ,而边坡断面2的落石具有0.5~40.901m/s的速度和973.012kJ的破坏能力。研究表明,KKH沿线的落石和滑坡具有极大的破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岩质陡坡
赤平投影分析法
边坡稳定性
动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S-InSAR技术的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地表形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褚洪义
黄兆欢
+1 位作者
姚林强
马金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8-614,共7页
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分别获取喀喇昆仑公路2014-2019年的地表形变,根据升降轨与地表形变的几何关系,识别出4处主要沉陷区域.在缺乏地面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对其中两处人类活动造成的沉陷区进行升降...
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分别获取喀喇昆仑公路2014-2019年的地表形变,根据升降轨与地表形变的几何关系,识别出4处主要沉陷区域.在缺乏地面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对其中两处人类活动造成的沉陷区进行升降轨相关分析,在P<0.01的情况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3和0.917,表明结果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罕萨河谷和吉尔吉特地区的自然形变主要由历史滑坡体尚未稳定和冰川侵蚀及冻融过程造成,两处区域的历史滑坡区均产生了较大变形,分析10处历史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探讨2010年巨型滑坡地表变形的影响因素,就冰川侵蚀和冻融过程导致的地表变形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形变
喀喇昆仑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载LiDAR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以喀喇昆仑公路为例
被引量:
6
4
作者
贺成成
何伟
+2 位作者
张伦宁
杜雁欣
魏于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0-163,共4页
以喀喇昆仑公路为研究对象,规划机载Li DAR地形测绘流程,并对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积累和掌握机载激光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经验,证明该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对拓展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
以喀喇昆仑公路为研究对象,规划机载Li DAR地形测绘流程,并对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积累和掌握机载激光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经验,证明该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对拓展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公路
建设
喀喇昆仑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喀喇昆仑公路盖孜河谷段形变监测与影响因子分析
5
作者
莫丹丹
火久元
《测绘通报》
2025年第8期32-42,共11页
喀喇昆仑公路(KKH)盖孜河谷段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特殊多变、沿线滑坡灾害多发,因此针对该区域的滑坡灾害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对KKH盖孜...
喀喇昆仑公路(KKH)盖孜河谷段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特殊多变、沿线滑坡灾害多发,因此针对该区域的滑坡灾害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对KKH盖孜河谷段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和时序形变特征分析。①基于覆盖研究区的64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域在研究时段内的形变分布图及时序形变特征,研究区2017年3月—2022年8月雷达视线向(LOS)的形变速率值为-33.5~11.6 mm/a,最大累积形变量为179.4 mm;②结合研究区内4处典型滑坡区域的光学遥感影像和前人研究成果验证了形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表明SBAS-InSAR技术是滑坡灾害形变监测方面的有效手段;③利用高程、坡度、月均降水量、逐月平均温度、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表层土壤水旬度、冰川分布数据、地震目录、IGBP土地覆被等数据对时序形变曲线进行分析,进而挖掘不同因素对研究区滑坡地表形变的影响,为灾害早期识别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SBAS-InSAR
形变监测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野生动物区系研究
6
作者
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
王云
+4 位作者
巴巴尔·罕
海鹰
陈济丁
陶双成
周剑
《野生动物》
2011年第2期59-64,共6页
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以下简称"中巴公路")是中国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援建的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城市喀什和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的国际公路。2009年4月、7月、9月和2010年6~7月对中巴公路沿线分布的动物进行了考察,经全...
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以下简称"中巴公路")是中国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援建的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城市喀什和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的国际公路。2009年4月、7月、9月和2010年6~7月对中巴公路沿线分布的动物进行了考察,经全面系统分类、整理和统计,该地区共有陆栖野生动物22目51科105属147种,其中爬行类1目3科5属8种,鸟类14目34科72属103种,哺乳类/兽类7目14科28属36种。从野生动物分布的种类数量上看,分布最少的是爬行类(8种),而较多的是鸟类(103种)和哺乳类/兽类(36种),分别占该地区分布野生脊椎动物种数的5.44%、70.07%和24.49%。野生动物区系以北方广布种、高地型、古北型和中亚型为主,全北型、东洋型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型渗透混杂,表明古北界温带陆栖动物地理属性是该地区动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区系成分
中国-巴基斯坦
喀喇昆仑公路
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塔巴德滑坡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分析
被引量:
7
7
作者
陈文涛
杨志全
+3 位作者
朱颖彦
张智伟
张杰
罗志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155,共8页
为探究巨型冰楔滑坡起动理论,以阿塔巴德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巨型冰楔滑坡的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实地考察阿塔巴德村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与新构造运动等环境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阿塔巴德滑坡诱发机...
为探究巨型冰楔滑坡起动理论,以阿塔巴德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巨型冰楔滑坡的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实地考察阿塔巴德村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与新构造运动等环境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阿塔巴德滑坡诱发机制。结果表明:阿塔巴德滑坡的形成原因为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震与新构造运动;2010年1月4日发生的阿塔巴德滑坡是通过地下水裂纹与冰楔冻胀反复作用诱发而形成,此后发生的多次次生滑坡则由冻结与融化交替形式的冻融作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塔巴德滑坡
形成条件
诱发机制
中巴
喀喇昆仑公路
地下水裂纹作用
冻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喀喇昆仑公路,揭秘帕米尔高原
1
作者
刘珊珊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文摘
都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但真正身临其境,你便会知晓南疆远不止有特色人文风情,壮美的自然风光也藏于其中。帕米尔高原便是南疆不可错过的一处自然秘境。帕米尔高原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三国。它由几组山脉和山脉之间宽阔的谷地和盆地构成。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人文风情
塔吉克斯坦
自然风光
帕米尔高原
南疆
阿富汗
身临其境
分类号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K924.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J42 [艺术—摄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贾尔-帕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落石和边坡稳定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ALI Izaz
苏立君
ASGHAR Aamir
ALAM Mehtab
刘振宇
董志博
FAIZ Hamid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7,共12页
基金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rant No.XDA20030301)
"Belt&Road"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eam for the"Light of West"Program of CAS。
文摘
在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喀喇昆仑公路(KKH)沿线,由于构造运动和降雨渗透对破碎岩石和边坡稳定性的不利作用,造成了大量落石和不稳定边坡。利用数值软件DIPS、GeoRock 2D和SLIDE对巴基斯坦北部吉贾尔-帕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落石和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以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两个主要的易受落石影响的路段为例,研究落石和边坡的失稳机理。对4组节理进行的赤平投影分析表明:两处边坡断面均易发生平面破坏和楔形破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在静力条件下,边坡断面1的安全系数为0.917,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断面2的安全系数为1.131,处于欠稳定状态;但在地震条件下,两处断面边坡的安全系数均小于1,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边坡断面1和断面2的落石回弹高度分别为33m和29m。边坡断面1的落石速度在0.5~44m/s,总动能达到1135.099kJ,而边坡断面2的落石具有0.5~40.901m/s的速度和973.012kJ的破坏能力。研究表明,KKH沿线的落石和滑坡具有极大的破坏潜力。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岩质陡坡
赤平投影分析法
边坡稳定性
动力过程
Keywords
Karakorum Highway
steep rock slope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dynamic process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S-InSAR技术的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地表形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褚洪义
黄兆欢
姚林强
马金辉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8-61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1661144046)。
文摘
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分别获取喀喇昆仑公路2014-2019年的地表形变,根据升降轨与地表形变的几何关系,识别出4处主要沉陷区域.在缺乏地面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对其中两处人类活动造成的沉陷区进行升降轨相关分析,在P<0.01的情况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3和0.917,表明结果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罕萨河谷和吉尔吉特地区的自然形变主要由历史滑坡体尚未稳定和冰川侵蚀及冻融过程造成,两处区域的历史滑坡区均产生了较大变形,分析10处历史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探讨2010年巨型滑坡地表变形的影响因素,就冰川侵蚀和冻融过程导致的地表变形机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形变
喀喇昆仑公路
Keywords
PS-InSAR
surface deformation
Karakorum Highway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载LiDAR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以喀喇昆仑公路为例
被引量:
6
4
作者
贺成成
何伟
张伦宁
杜雁欣
魏于唐
机构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0-163,共4页
基金
2017年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7DZ1100900)
2018年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8DZ1100200)
文摘
以喀喇昆仑公路为研究对象,规划机载Li DAR地形测绘流程,并对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积累和掌握机载激光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经验,证明该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对拓展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机载LIDAR
公路
建设
喀喇昆仑公路
Keywords
airborne LiDAR
highway construction
Karakoran Highway
分类号
P23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喀喇昆仑公路盖孜河谷段形变监测与影响因子分析
5
作者
莫丹丹
火久元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出处
《测绘通报》
2025年第8期32-4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62038)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数据专题
+2 种基金
兰州交通大学“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项目(201806)
甘肃省科技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1CX6JA150)。
文摘
喀喇昆仑公路(KKH)盖孜河谷段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特殊多变、沿线滑坡灾害多发,因此针对该区域的滑坡灾害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对KKH盖孜河谷段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和时序形变特征分析。①基于覆盖研究区的64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域在研究时段内的形变分布图及时序形变特征,研究区2017年3月—2022年8月雷达视线向(LOS)的形变速率值为-33.5~11.6 mm/a,最大累积形变量为179.4 mm;②结合研究区内4处典型滑坡区域的光学遥感影像和前人研究成果验证了形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表明SBAS-InSAR技术是滑坡灾害形变监测方面的有效手段;③利用高程、坡度、月均降水量、逐月平均温度、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表层土壤水旬度、冰川分布数据、地震目录、IGBP土地覆被等数据对时序形变曲线进行分析,进而挖掘不同因素对研究区滑坡地表形变的影响,为灾害早期识别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SBAS-InSAR
形变监测
滑坡
Keywords
Karakoram highway
SBAS-InSA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landslide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野生动物区系研究
6
作者
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
王云
巴巴尔·罕
海鹰
陈济丁
陶双成
周剑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处
《野生动物》
2011年第2期59-64,共6页
基金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56)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资助致谢:在巴基斯坦红其拉甫国家公园及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沿线考察活动中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巴基斯坦野生生物基金(WWF-Pakistan)、环境规划署(UNEP)巴基斯坦项目办、环境发展署(UNDP)巴基斯坦项目办、巴基斯坦北部区域(theNorthernArea)局、巴基斯坦红其拉甫国家公园(KNP)办公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巴基斯坦办事处、中巴喀喇昆仑公路项目总经理部、分经理部(A、B、C、D)、巴基斯坦北部区域农牧社区以及当地居民等单位、部门和人们的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配合和协作,才使本次调研安全地和顺利地完成,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文摘
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以下简称"中巴公路")是中国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援建的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城市喀什和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的国际公路。2009年4月、7月、9月和2010年6~7月对中巴公路沿线分布的动物进行了考察,经全面系统分类、整理和统计,该地区共有陆栖野生动物22目51科105属147种,其中爬行类1目3科5属8种,鸟类14目34科72属103种,哺乳类/兽类7目14科28属36种。从野生动物分布的种类数量上看,分布最少的是爬行类(8种),而较多的是鸟类(103种)和哺乳类/兽类(36种),分别占该地区分布野生脊椎动物种数的5.44%、70.07%和24.49%。野生动物区系以北方广布种、高地型、古北型和中亚型为主,全北型、东洋型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型渗透混杂,表明古北界温带陆栖动物地理属性是该地区动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之所在。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区系成分
中国-巴基斯坦
喀喇昆仑公路
沿线
Keywords
Vertebrates
Animal fauna
China - Pakistan
Kara-Koram highway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塔巴德滑坡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分析
被引量:
7
7
作者
陈文涛
杨志全
朱颖彦
张智伟
张杰
罗志刚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15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861134008)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03AC10002)
+1 种基金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001AT070043)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2018JS029)。
文摘
为探究巨型冰楔滑坡起动理论,以阿塔巴德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巨型冰楔滑坡的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实地考察阿塔巴德村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与新构造运动等环境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阿塔巴德滑坡诱发机制。结果表明:阿塔巴德滑坡的形成原因为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震与新构造运动;2010年1月4日发生的阿塔巴德滑坡是通过地下水裂纹与冰楔冻胀反复作用诱发而形成,此后发生的多次次生滑坡则由冻结与融化交替形式的冻融作用发育。
关键词
阿塔巴德滑坡
形成条件
诱发机制
中巴
喀喇昆仑公路
地下水裂纹作用
冻融作用
Keywords
Atabad landslide
formation conditions
triggering mechanism
Karakoram highway
groundwater crack effect
freeze-thaw actions
分类号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沿喀喇昆仑公路,揭秘帕米尔高原
刘珊珊
《地理教学》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吉贾尔-帕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落石和边坡稳定性数值研究
ALI Izaz
苏立君
ASGHAR Aamir
ALAM Mehtab
刘振宇
董志博
FAIZ Hamid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PS-InSAR技术的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地表形变特征研究
褚洪义
黄兆欢
姚林强
马金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机载LiDAR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以喀喇昆仑公路为例
贺成成
何伟
张伦宁
杜雁欣
魏于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喀喇昆仑公路盖孜河谷段形变监测与影响因子分析
莫丹丹
火久元
《测绘通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野生动物区系研究
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
王云
巴巴尔·罕
海鹰
陈济丁
陶双成
周剑
《野生动物》
20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阿塔巴德滑坡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分析
陈文涛
杨志全
朱颖彦
张智伟
张杰
罗志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