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决策听证的理性论辩特征及程序要求——基于商谈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冰 岳成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89,共6页
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主要包括政策类、规划类和项目类听证。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以理性论辩的方式确认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目标,以此限制行政决策权的恣意。在听证程序设计中,需将理性论辩的要求渗透到相应的程序规定中,即,有利于广泛参... 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主要包括政策类、规划类和项目类听证。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以理性论辩的方式确认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目标,以此限制行政决策权的恣意。在听证程序设计中,需将理性论辩的要求渗透到相应的程序规定中,即,有利于广泛参与的程序准入规定;有利于充分论辩的程序权利规定;有利于认真反思的程序角色规定;有利于结论自治的程序终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听证 商谈理论 程序权利 程序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的法哲学基础及其反思——基于哈贝马斯商谈理论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戴激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69-75,共7页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始于对自由民主规范实践的批评,认为间接的代议民主与简单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要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始于对自由民主规范实践的批评,认为间接的代议民主与简单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要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为协商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哈贝马斯将建立在交往行动理论基础上的商谈理论作为协商民主的法哲学基础。然而,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理论都有其内在局限性,因此,反思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是深入研究协商民主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协商民主 交往行动理论 商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体法律主体资格之争的商谈理论解决方案 被引量:9
3
作者 高诗宇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5期121-132,198,199,共1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是否赋予人工智能体以法律主体资格成为了法学界和哲学界热议的前沿问题。目前这些讨论都诉诸把人工智能体与人进行比较,把人的主体资格作为判断人工智能体主体资格的标准,因而造成了争论不休的局面,无法彻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是否赋予人工智能体以法律主体资格成为了法学界和哲学界热议的前沿问题。目前这些讨论都诉诸把人工智能体与人进行比较,把人的主体资格作为判断人工智能体主体资格的标准,因而造成了争论不休的局面,无法彻底地解决问题。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能为我们摆脱这种争论的困境提供可能的新思路。从商谈理论基本立场出发,人工智能体的主体资格就应该从实体性地规定权利义务转向对其参与法律商谈的程序性条件的保障。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具备三个优势:可以减轻论证人工智能体主体资格的理论负担,为解决当下热议的人工智能体权利问题提供参考,同时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谈理论 主体资格 主体间性 程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视域下高校与学生关系范式重构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红 马和民 王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7,共6页
高校与学生之间因教育、管理与服务而形成的关系,并非单一的行政管理关系或者契约关系,而是涵摄道德、法律、伦理、管理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多维度、多向度的关系"场"。传统的"校生关系"范式存在固有缺陷,缺乏自我反... 高校与学生之间因教育、管理与服务而形成的关系,并非单一的行政管理关系或者契约关系,而是涵摄道德、法律、伦理、管理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多维度、多向度的关系"场"。传统的"校生关系"范式存在固有缺陷,缺乏自我反思精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与张力。当前"校生关系"中虚假商谈问题突出,是二者张力不能有效纾解的症结所在。哈贝马斯商谈理论去除自我中心主义,尊尚平等与理解的主体间性,给处于困境中的"校生关系"范式重构提供了一条可以研究与探索的路径。通过主体间的开放性商谈与言语行为的有效性商谈,寻求相互之间的理解,充分沟通与论辩,最大限度地促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商谈结果。对于虚假商谈的行为,在诉讼中将受到不利司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 “校生关系” 张力 纾解 范式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的商谈式构建——哈贝马斯权利理论的解读
5
作者 刘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8期20-23,共4页
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哈贝马斯从三个紧密关联的角度论证了权利的本质和形态。从人权和人民主权的同源构成这一视角,哈贝马斯试图克服康德意识哲学的一些前提;从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分离这一视角,哈贝马斯试图克服理性法传统的一个形而上... 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哈贝马斯从三个紧密关联的角度论证了权利的本质和形态。从人权和人民主权的同源构成这一视角,哈贝马斯试图克服康德意识哲学的一些前提;从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分离这一视角,哈贝马斯试图克服理性法传统的一个形而上学遗产,即把实证法置于自然法或道德法之下;最后,哈贝马斯通过对基本权利的商谈论论证,解释了在现代社会中合法性来源于合法律性这一悖论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权利 商谈理论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谈法律理论与我国的立法商谈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琼雯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哈贝马斯的商谈法律理论认为:公平立法乃是具有"自主性"的公民间达成的共识,公平立法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商谈程序和论证规则的基础上,公平立法有赖于公共领域的形成。哈贝马斯商谈法律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立法商谈机制存在如... 哈贝马斯的商谈法律理论认为:公平立法乃是具有"自主性"的公民间达成的共识,公平立法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商谈程序和论证规则的基础上,公平立法有赖于公共领域的形成。哈贝马斯商谈法律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立法商谈机制存在如下诸多缺陷:立法商谈参与主体的有限性,立法商谈对象的局限性,立法商谈缺乏辩论性,立法商谈重视实用性,立法商谈能力参差不齐。走向更为规范的立法商谈需把握好以下几点:确立主体际的立法理念,保障公民平等的立法参与权,建立合理的立法商谈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商谈法律理论 立法公平 立法商谈机制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贝马斯的法律与道德互补关系理论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光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哈贝马斯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从社会学理论视角指出随着生活世界合理化,法律和道德从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提出了重新探讨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现实依据。他从法哲学视角指出自然法主张法律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实证法坚持法律... 哈贝马斯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从社会学理论视角指出随着生活世界合理化,法律和道德从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提出了重新探讨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现实依据。他从法哲学视角指出自然法主张法律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实证法坚持法律与道德的中立关系,两者都片面理解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他从商谈理论视角指出法律从功能上补充了道德的不足,道德为法律合法性提供了理由,明确指出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互补关系。哈贝马斯为我们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商谈论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法律与道德 互补关系 商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学思考中的事实与价值——有关宪法学的一个哲学话题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来梵 翟国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4,共9页
宪法规范同任何法规范一样,不免纠缠于实存(事实)与当为(价值)的关系之中,此一关系也构成了宪法学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哲学基础问题。在注定存在价值导向的思考中,宪法学必须面对价值从何而来、价值判断何以正当的追问。一般而言,实证宪法... 宪法规范同任何法规范一样,不免纠缠于实存(事实)与当为(价值)的关系之中,此一关系也构成了宪法学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哲学基础问题。在注定存在价值导向的思考中,宪法学必须面对价值从何而来、价值判断何以正当的追问。一般而言,实证宪法规范的正当性可以追溯至某种根本规范,这种根本规范的变动自然会导致宪法规范的变动。问题在于这种根本规范本身的正当性又源于何处,对此,程序性商谈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商谈程序在价值与事实之间构建一种内在自足的回路,可解决对规范正当性追问的无限递归难题。然而如果就中国当下的宪法与宪法学而言,此论所预设的前提可能仍不具备。而在学科的方法论意义上坚持价值与事实的二分,仍将构成当下宪法学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事实 宪法规范 根本规范 程序性商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克服——基于哈贝马斯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丰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72,共10页
司法的合法性问题在于:一种法律的适用,如何既具有内部自洽性又具有合理的外在论证,从而同时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法律的正确性。当代西方的典型理论包括法律诠释学、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相对而言,德沃... 司法的合法性问题在于:一种法律的适用,如何既具有内部自洽性又具有合理的外在论证,从而同时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法律的正确性。当代西方的典型理论包括法律诠释学、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相对而言,德沃金的整体性司法提出了更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其缺乏对话层面的考虑,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独白化的困境。为此,哈贝马斯将商谈理论引入司法以解决司法判决的合法性问题,从而提出了商谈式司法的理念。就我国而言,与能动司法相比,商谈式司法具有更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 合法性 整体性 商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 被引量:31
10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宋旭光 雷磊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3期134-141,共8页
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了法的实践与理论的一个永恒难题——由此,对它的回答,将开启法哲学的主要问题,即法的概念与本质的问题。因此,第一步,将简要地对法的概念与本质进行考察。第二步,将尝试着说明,被如此... 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了法的实践与理论的一个永恒难题——由此,对它的回答,将开启法哲学的主要问题,即法的概念与本质的问题。因此,第一步,将简要地对法的概念与本质进行考察。第二步,将尝试着说明,被如此理解的法的概念与本质,对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之间的关系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有三个议题将被纳入考量:首先,作为对极端不法(不正义)难题之回答的拉德布鲁赫公式;其次,特殊情形命题,这一命题主张,法律论证是普遍实践论证的一种特殊情形;第三,法的司法续造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安定性原则 法的正确性原则 法哲学 法律论证 商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律保护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丁朋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行使保护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极大地推进了保护工作的发展。但该法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指向错误、统筹性不足、法自主性缺乏、元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行使保护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极大地推进了保护工作的发展。但该法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指向错误、统筹性不足、法自主性缺乏、元理论缺失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参考日韩等国外的经验。中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立法应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理顺私益主体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关系,用商谈理论重构保护主体构成,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与其他法律及制度的有效衔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政法律保护 商谈理论 《民法典》编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童世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8,共8页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既是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实践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的政治—法律含义的哲学问题。从讨论“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或“事实性”与“有效性”)的关系入手,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既是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实践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的政治—法律含义的哲学问题。从讨论“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或“事实性”与“有效性”)的关系入手,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他所谓的“商谈的民主理论”和“程序主义的法律范式”,并设法在这个新的基础上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辩护社会主义理想。厘清哈贝马斯的政治—法律理论的复杂论证,研究这个产生于特殊语境的理论的可能的普遍意义,有助于我们思考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与规范 商谈的民主理论 程序主义的法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