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部分商誉确认法和全部商誉确认法选择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陈祥有
-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共2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分析了部分商誉确认法和全部商誉确认法的定义及特点,然后分别从资产的定义、对被购买企业的无形资源的控制权、合并理念、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两种商誉确认法中的商誉内涵、成本效益原则等六个角度阐述了部分商誉确认法和全部商誉确认法的选择问题,最后得出了在当前的会计环境下部分商誉确认法是一个更加合理的商誉处理方法的结论。
-
关键词
部分商誉确认法
全部商誉确认法
选择
-
分类号
F275.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确认与计量的再认识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陈温
庄克新
-
机构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8S期86-87,共2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与商誉相关的会计准则的比较和综合分析,系统介绍了合并商誉初始确认的方法、原则、影响因素、后续计量及商誉减值测试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后续计量
再认
合并商誉
减值测试
会计
-
分类号
F275.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确认与减值的相关财税处理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景
罗正英
-
机构
宿迁学院经济贸易系
苏州大学商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3-75,共3页
-
文摘
商誉与企业合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合并是会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商誉的核算当然也是其中话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对商誉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概括性的解读,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商誉的财税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诠释。从而使商誉的处理更加立体化、清晰化。
-
关键词
商誉
企业合并
商誉确认
商誉减值
-
分类号
F275.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思考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惠莹
-
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
-
文摘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
(一)自创商誉确认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新经济时代,有形实物资产是企业生产的核心,自创商誉的确认与否,对企业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现在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自创商誉已经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由此可知,只有对自创商誉确认,向报表使用者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才能对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给予满足,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计量
自创商誉
企业生产
高新技术企业
信息资源
相关性原则
企业决策者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确认及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李洁慧
-
机构
苏州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2-43,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财政厅<长期股权投资研究>阶段性成果
苏州大学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V110203)的资助
-
文摘
一、商誉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在关于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公认会计准则中,世界各国一般都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确认的自创商誉仅限于在企业购并交易中形成的购并商誉。我国关于商誉的最新会计处理规范主要体现在2006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会计处理
减值测试
公认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自创商誉
购并交易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问题思考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贺军
-
机构
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4,共2页
-
文摘
初期的商誉主要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有利条件。到19世纪末,英国学者又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在20世纪,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外购商誉问题已得到会计学界的普遍认可,但是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却成为会计学界讨论时间最持久、争议最大、至今仍存在分歧的问题。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计量问题
19世纪末
经营活动
20世纪
技术进步
生产发展
商誉问题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确认与计量探讨
- 7
-
-
作者
余蓉蓉
陈燕慧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76,共2页
-
文摘
随着公司并购、企业资产重组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商誉这一特殊领域的会计问题已越来越备受瞩目,成为一个热点专题。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通过《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等相关准则对商誉进行了规范。本文通过对商誉性质的总结分析认为,商誉的实质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一种能力,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并以此为基础对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做进一步探讨。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
计量
企业资产重组
合并财务报表
无形资产
公司并购
经济业务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商誉确认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勇军
-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48,共2页
-
文摘
对于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形成的商誉,本文分析了两种确认方式,并在五个方面进行具体比较,最后辨析得出结论。
-
关键词
多次交易
企业合并
商誉确认方式
-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自创商誉、负商誉确认与计量之我见
被引量:4
- 9
-
-
作者
黄松平
-
机构
南京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7,共2页
-
文摘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按照商誉的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外购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非企业自创的商誉。新旧会计准则均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商誉实际是外购商誉。笔者认为,承认外购商誉、不承认自创商誉不符合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
关键词
自创商誉
商誉确认
计量
新会计准则
外购商誉
企业合并
生产经营活动
一致性原则
-
分类号
F275.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TB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题名企业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浅析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张周平
-
机构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0,共2页
-
文摘
在商誉的会计问题中,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的是自创商誉应否确认的问题。尽管目前各国的会计准则中并未确认自创商誉,但主张自创商誉应予确认的呼声越来越高。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计量
企业
自创商誉
会计问题
持续时间
会计准则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确认与计量新探——基于自创与外购的角度
- 11
-
-
作者
谷秋兰
刘雷
-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78,共2页
-
文摘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身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这些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使其能较其他的同类企业取得更高的收益。由于自创商誉的不确定性,与形成自创商誉有关的各种支出在发生时会计处理上均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因而自创商誉只能在交易时结算,不能按传统的会计方法计量和确认。笔者以奥尔森模型对自创商誉进行估算。
-
关键词
计量
商誉确认
自创商誉
外购
无形资源
优越条件
经营过程
费用处理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自创商誉确认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康玲
-
机构
河北秀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X期11-12,共2页
-
文摘
按照传统的会计模式和会计惯例,对于商誉只确认外购部分而不确认自创部分,这种观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已不适用。本文对在会计上确认自创商誉的可行性作了研究探讨。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性分
知识经济条件
会计惯例
会计模式
自创商誉
可行性
外购
-
分类号
F275.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关于商誉确认和计量几个问题的探讨
- 13
-
-
作者
张银朵
-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关于商誉确认和计量几个问题的探讨张银朵商誉是企业在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资金信誉、地理位置以及员工素质等方面具有优势而获得高于一般企业盈利水平的能力,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下面就商誉确认和计量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一、关于自创商誉处理的探讨自创商誉不作...
-
关键词
商誉确认
商誉价值
自创商誉
几个问题
超额利润
投资回报率
投资利润率
超额收益
获利能力
货币的时间价值
-
分类号
F224.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关于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
- 14
-
-
作者
郭华春
-
机构
兰州商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6年第6期25-25,共1页
-
文摘
关于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文/郭华春商誉是指企业个别收益高于同行业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所形成的价值。它是一种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不能独立于企业而存在,不能单独用做交易。在实务中,往往只有企业合并另一家企业所支付的代价超过另一家企业净资产的公平价值时,才...
-
关键词
商誉的确认
自创商誉
历史成本
企业合并
平均投资报酬率
无形资产
确认问题
超额利润
构成因素
企业商誉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有关问题及会计处理的探讨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张来斌
-
机构
襄樊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系
-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1,共2页
-
文摘
商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商誉的特征、商誉的确认、商誉的计量、商誉的会计处理等问题加以研究,将有助于企业在兼并和重组中合理、科学地进行商誉会计的处理,防止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的流失。
-
关键词
商誉特征
商誉确认
商誉计量
商誉会计处理
-
分类号
F273.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几点反思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崔学刚
-
机构
北京商学院
-
出处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6期33-35,共3页
-
文摘
长期以来,商誉会计理论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经过长时间的讨论,至今仍莫衷一是。本文试图通过对现存商誉会计理论的若干反思,深入探讨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就教于会计界同仁。一、关于商誉的性质在会计学上,关于商誉的性质历来存在分歧...
-
关键词
商誉会计
会计学
理论
研究
商誉性质
商誉确认
-
分类号
F23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合并商誉减值会计处理浅析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李谷音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69,共2页
-
文摘
一、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
长期以来,关于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一直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从而导致对合并商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其,立即注销法:该方法认为,合并商誉是特定资本交易引起的价值差额,因此不将合并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而在取得时一次性冲减股东权益。其二,永久保留法。该方法认为,商誉始终同企业相联系,不会在赚取超额收益中被消耗,应予保留,所以将合并商誉作为一项资产,但以后各期均不摊销,始终保持一定数额挂在账上。其三,系统摊销法。该方法是将合并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并在估计的有效年限内系统地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商誉减值
会计处理
系统摊销法
后续计量
永久保留法
资本交易
商誉确认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会计处理探讨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陈贤
廖继胜
张进祥
-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9-100,共2页
-
文摘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一种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价值。由于商誉本身的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 ,其确认和计量已成为会计界研讨焦点。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 ,外购商誉应确认为购并价差 ,并予以系统摊销 ,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 ,应予以确认入账。
-
关键词
商誉
虚构商誉
无形资产
商誉确认
商誉计量
会计处理
-
分类号
F715.5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谈负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胡小闽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7年第2期19-20,共2页
-
-
关键词
负商誉
会计处理方法
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
净资产
公允价格
谨慎性原则
商誉的确认
会计核算
非流动资产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浅谈合并报表理论与合并商誉的关系
- 20
-
-
作者
傅代国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9年第1期46-46,共1页
-
文摘
合并报表理论的母公司理论的立足点是,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要,合并报表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母公司的股东,而非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因此,对子公司净资产只有母公司所拥有的部分按照公允价值计价,只确认母公司所拥有的商誉。但是,母公司理论确认、计量的商誉有其缺陷,主...
-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合并报表
母公司理论
经济实体理论
子公司
所有者权益
商誉的确认
公允价值计价
少数股东权益
少数股权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