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张琴
李晓玉
-
机构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9Z期78-79,共2页
-
文摘
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备受关注,笔者认为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以合并日合并企业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作为商誉的初始金额入账,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合并商誉
资产公允价值
合并企业
减值测试
合并日
入账
金额
-
分类号
F234.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自创商誉会计处理探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赵振智
黄静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63,共3页
-
文摘
一、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美国是最早对自创商誉进行理论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利特尔顿、亨德里克森等都对自创商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出精辟论述。200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通过第142号准则公告,取消对商誉的摊销,主张每年在报告单元层次上进行减损。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自创商誉
2001年
会计学家
利特尔
德里克
公告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浅谈企业合并及商誉会计处理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郑昕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66,共1页
-
文摘
一、企业合并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一)企业合并的类型按照法律形式可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吸收合并也称兼并,购买方取得对方资产并承担负债,被兼并方解散无法律与会计主体地位。创立合并最大的特点是参与合并各方均解散失去法人资格,有新成立企业持有参与合并各方资产负债。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
资产负债
吸收合并
法律形式
控股合并
会计主体
法人资格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负商誉会计处理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丁金平
-
机构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27,共2页
-
文摘
一、负商誉的性质
会计学界普遍把负商誉定义为,企业并购时所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并购成本(收购价格)的差额。这一定义所涉及的仅仅是负商誉的计量方面,而未明确负商誉的本质属性。关于负商誉的性质大家看法不一,主要存在三种观点:①负商誉是一种“递延收益”。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负商誉
收购价格
并购成本
公允价值
企业并购
递延收益
会计学
-
分类号
F234.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商誉会计处理例解
- 5
-
-
作者
王丽艳
-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86,共2页
-
文摘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不同角度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和列示披露做了规范。本文拟以准则为依据,结合实例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实务有所帮助。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可知: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
例解
合并财务报表
减值测试
企业合并
会计实务
资产减值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外购商誉会计处理的改进
- 6
-
-
作者
张川
-
机构
上海海运学院管理学院
-
出处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
文摘
商誉的不确定特征使企业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出现了很大分歧。本文在分析了有关国家对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后 ,指出摊销商誉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实务中的困难 ,最后 。
-
关键词
外购商誉会计处理
不确定性
摊销
永久性资产
-
Keywords
goodwill ,purchased goodwill, uncertainty, amortizing, permanent asset
-
分类号
F23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誉会计处理探讨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宋爱玲
-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7年第4期18-18,共1页
-
文摘
商誉会计处理探讨□文\宋爱玲商誉按其形成方式分为自创商誉和购买商誉。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形成商誉有关的各种支出,如广告费、培训费、开发与研究费等都在发生当时作为费用处理了,因此,在会计处理中不必把自创商誉当做资产入帐。这主要...
-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商誉会计处理
自创商誉
无形资产
购买商誉
所有者权益
企业合并
帐务处理
超额费用
外购商誉
-
分类号
F230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中商誉会计处理探讨
- 8
-
-
作者
李丽丽
章新蓉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66,共1页
-
文摘
一、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中产生商誉的相关规定
(一)解释2号中的规定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其投资成本。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少数股权
子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
合并财务报表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解析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宋丽
-
机构
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83,共1页
-
文摘
一、新会计准则中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直接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初始确认后的商誉,不再进行摊销,而是于每一个会计期末,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但鉴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1)此处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公允价值
解析
减值测试
资产减值
资产组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会计准则下负商誉会计处理之我见
- 10
-
-
作者
肖远航
赵娜
-
机构
重庆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5-55,共1页
-
文摘
目前国际上对负商誉的账务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全部列作递延收益,并在规定期限内分摊计入各期损益。在这种方法下,将负商誉作为递延收益分期摊入各期损益,粉饰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会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不利于企业进行经济决策,而且增加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为企业管理者调节利润创造了便利条件。二是按比例冲抵被并购企业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如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冲完后仍有余额,剩余部分按第一种方法进行处理。采用这种做法有助于避免高估资产和虚计负债,符合会计的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缺陷:只将负商誉理解为资产价值的高估,而否定了其他因素对负商誉的影响,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企业管理者
资产公允价值
非流动资产
递延收益
所得税费用
被并购企业
-
分类号
F234.3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商誉有关问题及会计处理的探讨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张来斌
-
机构
襄樊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系
-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1,共2页
-
文摘
商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商誉的特征、商誉的确认、商誉的计量、商誉的会计处理等问题加以研究,将有助于企业在兼并和重组中合理、科学地进行商誉会计的处理,防止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的流失。
-
关键词
商誉特征
商誉确认
商誉计量
商誉会计处理
-
分类号
F273.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方式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张笑
-
机构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99,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抓住历史性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放,初步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并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中国企业在借助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积极通过外延式并购以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有效并积极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资本结构优化配置。但是,在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因为价值发现功能的不完善和监管缺位等机制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乱象丛生,并购交易中的估值问题、利益输送问题、投机问题、内幕交易问题不绝于耳,而由于高溢价并购产生的巨额商誉和商誉减值问题,正成为高悬在资本市场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关键词
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
所有者权益
商誉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方法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美商誉会计准则比较
被引量:8
- 13
-
-
作者
苑泽明
陈广前
-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4-105,共2页
-
文摘
一、美国商誉会计准则发展
美国是最早对商誉会计进行规范的国家,从1944年开始,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就发表了若干涉及商誉会计处理的文告。1944年12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发布了第24号会计研究公报ARB24《无形资产》,第一次对包含商誉在内的无形资产会计实务进行规范。该公报只解决了外购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
-
关键词
商誉会计准则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美
商誉会计处理
会计程序
无形资产
会计研究
会计实务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知识经济下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何志勇
-
机构
北京印刷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
文摘
在会计界,商誉历来被分为两部分: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对于外购商誉的确认,大部分国家在会计实务中或多或少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和会计准则,都不同程度地对外购商誉进行了确认,总的趋势是各国对外购商誉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与外购商誉相比,自创商誉的确认、
-
关键词
自创商誉
知识经济
外购商誉
计量
商誉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会计实务
部分国家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