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标撤销制度中“使用”界定基本范畴研究——运用比较研究、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的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汇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46,共12页
注册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遭撤销的制度是商标法中的重要制度,其既有利于纠正现代注册体制下商标不使用获得专有权之权利生成自然法上的悖论,还有利于创设商标法中的公共领域,使原本属于公众的商标资源从注册人处重返公有领域为业界共享... 注册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遭撤销的制度是商标法中的重要制度,其既有利于纠正现代注册体制下商标不使用获得专有权之权利生成自然法上的悖论,还有利于创设商标法中的公共领域,使原本属于公众的商标资源从注册人处重返公有领域为业界共享。而且,该制度还是商标民事和刑事侵权责任中商标权有效性主张和抗辩成立与否的前提。因此,该制度在整个商标法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科学撤销制度之构架,端赖对制度中"使用"概念的合理界定、区分、设计与阐释。有基于此,以"公开的使用还是非公开的使用"、"可控制的使用还是不可控制的使用"、"真实的使用还是非真实的使用"、"主动使用还是被动使用"、"撤销期内的使用还是非撤销期的使用"五对基本范畴为对象,运用比较研究、逻辑分析和实证探讨的方法,试图对该制度中的"使用"概念进行科学厘定和分析,以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司法理论的丰富提供可进一步争论的见解和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撤销制度 基本范畴 使用界定 法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商标维持使用认定的动态系统论方法
2
作者 徐瑛晗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86,共26页
传统商标使用认定“要件→效果”范式具有天然隐晦特征,以往研究涵摄性与互动性亦不足。而动态系统论却能够打破要件孤立现状,具有弥补商标使用条文空筐结构缺陷的独特优势。以注重使用类型的多重性与层次性、考察多方主体利益交互关系... 传统商标使用认定“要件→效果”范式具有天然隐晦特征,以往研究涵摄性与互动性亦不足。而动态系统论却能够打破要件孤立现状,具有弥补商标使用条文空筐结构缺陷的独特优势。以注重使用类型的多重性与层次性、考察多方主体利益交互关系、留意商标使用要素的程度属性为设计要求,在维持使用认定的动态系统论分析上,第一步需解决要素选取问题。依据相关公众来源识别原理与市场竞争秩序调节原理,作为观点或因子的要素可被归纳为当事人主观意图、商标已实际投入使用、使用行为具有规范性三项互补要素,以及象征性使用、被动使用、非公开或隐性使用、一人多标的使用四项抵消要素。在第二步基础性评价与原则性示例中,互补要素内部的当事人主观意图通常可补足客观要素的满足度,客观要素却难以弥补使用意图缺失,若撤三申请人具有主观恶意,则可适度放宽使用证据的审查标准;四项抵消要素分别可对冲或彻底消除某种互补要素,个案中,也需借助同质性间接要素辅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 商标维持使用 动态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制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田晓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7,共6页
注册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促使注册商标的使用,及时清除注册簿中的闲置商标,方便他人利用。维持注册效力的商标使用必须是由商标注册人或其许可的人将注册核定的商标使用在注册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务上,而且必须是真实的... 注册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促使注册商标的使用,及时清除注册簿中的闲置商标,方便他人利用。维持注册效力的商标使用必须是由商标注册人或其许可的人将注册核定的商标使用在注册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务上,而且必须是真实的商业性的使用。生产的商品违反行政法规如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不影响商标使用的效力。因政府控制等原因导致商标未使用是对抗撤销请求的正当理由。侵犯商标权者亦是撤销申请的合格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不使用撤销制度 商标使用 正当理由抗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的实际使用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莲峰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7,共7页
注册商标维护的关键是在商业交易中实际使用这个商标;如果商标注册后无正当理由连续若干年未使用,就会有失去该注册商标的风险。为激活商标资源,引导商标所有人实际使用商标,我国《商标法》应强化注册商标的使用要求,明确规范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维护的关键是在商业交易中实际使用这个商标;如果商标注册后无正当理由连续若干年未使用,就会有失去该注册商标的风险。为激活商标资源,引导商标所有人实际使用商标,我国《商标法》应强化注册商标的使用要求,明确规范注册商标实际使用的形式及不使用的正当理由;规定无正当理由的不使用可作为确权及侵权诉讼中的抗辩理由;明确注册商标不使用不得主张请求赔偿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实际使用 商标撤销 民事赔偿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存续期间说明商标使用情况制度研究——兼论《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1条 被引量:9
5
作者 杜颖 稣乌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69,共24页
为了强化商标使用义务,引导商标注册回归制度本源,《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1条规定了说明商标使用情况制度。该制度由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义务条款与未依法履行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义务的审查与处理条款组成,要求所有的商标注册人... 为了强化商标使用义务,引导商标注册回归制度本源,《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1条规定了说明商标使用情况制度。该制度由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义务条款与未依法履行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义务的审查与处理条款组成,要求所有的商标注册人定期主动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以维持商标注册。该制度对于弥补现有注册制度缺陷,营造按需申请、适量持有、注重使用、清除闲置的商标注册和使用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整体而言,建立说明商标使用情况制度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前的规范设计略显粗糙,需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制度配套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使用 说明商标使用情况 商标撤销 商标注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法视野下体育明星姓名权保护之困与纾解之道——以“乔丹商标案”为切入点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惠彬 郑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1-586,共6页
最高人民法院对“乔丹商标案”进行了公开审判,引起了极大关注。随着体育商业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体育明星姓名中蕴含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体育明星的姓名被抢注为商标的现象屡见不鲜。姓名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商标权是一项独占、排他... 最高人民法院对“乔丹商标案”进行了公开审判,引起了极大关注。随着体育商业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体育明星姓名中蕴含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体育明星的姓名被抢注为商标的现象屡见不鲜。姓名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商标权是一项独占、排他的财产权,将体育明星的姓名抢注为商标使得对在先姓名权的保护与姓名商标权的行使之间发生冲突。此外,这种抢注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对体育明星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还对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进步产生不良影响。现行法律没有对关于体育明星的姓名被抢注为商标的法律问题的专门性规定。2019年4月23日通过的《商标法》第4次修正,在第4条增加规定“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这个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抢注体育明星姓名商标的现象。同时,对于体育明星的姓名被抢注为商标的情况,可以通过《商标法》第9条、第10条、第32条、第45条和第49条等的规定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权 商标抢注 不良影响 在先权利 商标撤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商标转让制度模式的选择与重构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娟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4,共5页
近似商标转让存在着自由转让与一并转让两种模式。我国采用了近似商标一并转让模式,但又独具特色。从该制度的实践效果来看,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市场混淆,但在法律适用上也引起了很大争议,而且违反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分析相关... 近似商标转让存在着自由转让与一并转让两种模式。我国采用了近似商标一并转让模式,但又独具特色。从该制度的实践效果来看,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市场混淆,但在法律适用上也引起了很大争议,而且违反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分析相关的法理和经济学理论,借鉴域外两种近似商标转让模式,我国应当选择近似商标自由转让模式,并通过近似商标共存协议、加注标记、近似商标的撤销等配套制度,实现保护私权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商标 转让模式 商标共存协议 加注标记 商标撤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性使用作为商标侵权前提的反思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旭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6-78,共23页
《商标法》第48条规定商标的使用必须是"识别商品来源"意义上的使用(即"商标性使用"),但构成商标侵权是否也必须首先满足这一条件仍然存有争议。在商标维持和商标侵权两种不同的语境下,商标法对商标的使用有着不同... 《商标法》第48条规定商标的使用必须是"识别商品来源"意义上的使用(即"商标性使用"),但构成商标侵权是否也必须首先满足这一条件仍然存有争议。在商标维持和商标侵权两种不同的语境下,商标法对商标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商标侵权语境下,仅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可能性即可构成商标使用,并不要求达到实际上的识别商品来源的效果,因此"商标性使用"不是构成商标侵权的前提条件。司法实践中,不构成商标性使用正在演变成为排除侵权的万能理由,对商标性使用进行"贴标签"式的做法将不利于商标法的透明化发展。商标侵权的判断应该回到消费者混淆可能性、正当使用等既有的判定规则上来,以免商标性使用这一概念架空既有的商标法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性使用 商标侵权 混淆可能性 正当使用 贴牌加工 商标确权 商标撤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争议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新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前我国《商标法》中的商标争议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应予以改革完善。我国商标异议应进行重构,对商标无效与撤销这两种制度予以区分,应建立商标强制移转制度。对商标争议制度与司法程序制度的关系应权衡行政解决与司法解... 目前我国《商标法》中的商标争议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应予以改革完善。我国商标异议应进行重构,对商标无效与撤销这两种制度予以区分,应建立商标强制移转制度。对商标争议制度与司法程序制度的关系应权衡行政解决与司法解决的各自利弊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争议 商标异议 商标权的撤销 商标权的无效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