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肥袋足鬲看商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的文化互动
1
作者
常怀颖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肥袋足鬲是商时期在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中共有的一类器物。虽然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中肥袋足鬲形态存在差异,但在面对商文化的扩张过程中,不同地区的肥袋足鬲消长、中断与复兴的时间却几乎相同。肥袋足鬲所体现的文化...
肥袋足鬲是商时期在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中共有的一类器物。虽然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中肥袋足鬲形态存在差异,但在面对商文化的扩张过程中,不同地区的肥袋足鬲消长、中断与复兴的时间却几乎相同。肥袋足鬲所体现的文化传播,反映了华北平原北缘地区与晋陕高原地区人群的交流与互动。晚商时期使用肥袋足鬲的人群往往与佩戴卷云形金耳饰的人群在空间上重合,反映了北方长城地带东段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袋足鬲
卷云形耳饰
商时期
北方长城地带东段
文化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的重商时期
2
作者
张雪昆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4期53-54,58,共3页
中国古代的重商时期张雪昆中国古代主要推行抑商政策,这是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至少在四个历史阶段:西汉初、东汉、晋、南朝,不仅没有推行明确的“抑商”政策,相反,政府对商业是相当...
中国古代的重商时期张雪昆中国古代主要推行抑商政策,这是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至少在四个历史阶段:西汉初、东汉、晋、南朝,不仅没有推行明确的“抑商”政策,相反,政府对商业是相当自由放任的,甚至是鼓励的,所以,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
业史
抑
商
政策
重
商时期
古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用户体验的“社交+电商”全场景营销策略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赵玮
廖四成
廖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8-71,共4页
追求用户极致体验将是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社交电商在改变人们互动交流与购物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企业推进场景营销从而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体验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分析零售企业营销趋势变化,阐述场景营销发展的背景和内涵,分析基于...
追求用户极致体验将是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社交电商在改变人们互动交流与购物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企业推进场景营销从而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体验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分析零售企业营销趋势变化,阐述场景营销发展的背景和内涵,分析基于用户需求的"社交+电商"全场景营销作用,构建"社交+电商"全场景数字营销链路,提出全场景营销策略,旨在探索后电商时期企业营销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社交电
商
全场景营销
后电
商时期
营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
被引量:
10
4
作者
姬乃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8,112,共3页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姬乃军1983年8月,陕西省延长县黑家堡乡张兰沟村村民常本亮,在挖土窑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器物出土时并伴有人骨,当属墓葬。同年10月。这批青铜器由延安地区文管会办公室征集收藏。同年12月,笔者...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姬乃军1983年8月,陕西省延长县黑家堡乡张兰沟村村民常本亮,在挖土窑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器物出土时并伴有人骨,当属墓葬。同年10月。这批青铜器由延安地区文管会办公室征集收藏。同年12月,笔者和巩启明先生一起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
周青铜器
石楼县
晚
商时期
陕西出土
绥德县
商
代青铜器
地域文化
中国青铜器
古代青铜器
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商遗存
被引量:
2
5
《文博》
1997年第3期22-24,共3页
陕西夏、商(含先周)时代文化上承龙山时代,下启周王朝的建立,是将中国西部的周文化推向中原的过渡阶段.迄今,全省已发现遗存240余处,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占51%、41%和8%,远少于龙山时代和西周时期.其原因,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较...
陕西夏、商(含先周)时代文化上承龙山时代,下启周王朝的建立,是将中国西部的周文化推向中原的过渡阶段.迄今,全省已发现遗存240余处,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占51%、41%和8%,远少于龙山时代和西周时期.其原因,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较为复杂,正式发掘的典型遗址相对较少,一部分遗存较难确认而混同与其前、后的时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周文化
商
文化
青铜文化
遗存
庙底沟类型
遗址
两种文化类型
龙山时代
商时期
二里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颂》难句试释(一)
6
作者
晁福林
《学术研究》
1984年第4期11-11,共1页
《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史家多以为此句说的是契孙相土建立烈烈功绩,势力发展到了海外。但此说却是很有问题的。先商时期殷的势力在林立的方国部落中并不强大,一直到晚商的武丁时期才“肇城彼四海”(《商颂·...
《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史家多以为此句说的是契孙相土建立烈烈功绩,势力发展到了海外。但此说却是很有问题的。先商时期殷的势力在林立的方国部落中并不强大,一直到晚商的武丁时期才“肇城彼四海”(《商颂·玄鸟》)将势力扩展到四海之内。若说相土时即到达海外,实在是悖于史实的。因此,有的史家就以“宅殷土芒芒”为例说“相土烈烈”的相土可能不是契孙相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
颂
先
商时期
海外
史家
势力
玄鸟
武丁
方国
部落
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赣北地区石灰山文化
被引量:
6
7
作者
豆海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6,共12页
本文通过对赣江流域商时期诸遗存文化性质的辨析,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灰山文化与赣江中游地区的吴城文化相区分。在对石灰山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文化因素构成等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早商偏早阶段商文化部分因素已分布于赣江流域,其...
本文通过对赣江流域商时期诸遗存文化性质的辨析,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灰山文化与赣江中游地区的吴城文化相区分。在对石灰山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文化因素构成等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早商偏早阶段商文化部分因素已分布于赣江流域,其主要沿赣北地区南下而播及至赣江中游地区。赣江流域商时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十分密切,赣北地区正是商文化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该地区所含丰富铜矿资源是商人南下的重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北地区
商时期
石灰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
被引量:
11
8
作者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5-73,共9页
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
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史载早商时期的都邑迁徙情况是:成汤都毫;仲丁都嚣;河亶甲都相;祖乙都邢;南庚都奄;盘庚都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国联盟
早
商
殷都
盘庚
晚
商时期
伊尹
卜辞
兄终弟及
原始民主
先
商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
被引量:
2
9
作者
彭明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结合现代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对青铜短柄翘首刀、卷首刀、大钺和箕形器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商代是显示其所有者社会地位和权势的仪杖器。大洋洲的短柄翘首刀、箕形器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大者,大钺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厚重者,也是商代...
结合现代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对青铜短柄翘首刀、卷首刀、大钺和箕形器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商代是显示其所有者社会地位和权势的仪杖器。大洋洲的短柄翘首刀、箕形器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大者,大钺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厚重者,也是商代唯一一处同时出土上述4种青铜仪杖器的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新干大洋洲
青铜仪杖器
商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观考古与大遗址保护
被引量:
6
10
作者
郑曦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1期6-7,共2页
洹水,沿太行东麓蜿蜒南下,辗转于丰腴富饶的安阳小平原,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殷商故都。寻着甲骨文传递的隐晦信息,历经90多年的科学考古发掘,这座长眠于地下3000多年的商都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迥异于“商朝五迁”建立的亳、嚣、相、...
洹水,沿太行东麓蜿蜒南下,辗转于丰腴富饶的安阳小平原,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殷商故都。寻着甲骨文传递的隐晦信息,历经90多年的科学考古发掘,这座长眠于地下3000多年的商都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迥异于“商朝五迁”建立的亳、嚣、相、耿、庇、奄等有着明确城垣的早期王城封闭形象,盘庚在此规划的商都大开大合,将洹水作为殷都规划的核心要素,所有功能都依洹河两岸布置展开,绵延超过10 km。一条横贯东西的主干水渠流经几乎半个殷墟,与东南方向的众多支渠形成的枝状水系,保证居民区与作坊区生产生活给水与运输的便利。“两纵三横”的都城干道穿越殷墟腹地,覆盖王族居住与宫殿宗庙区域,昔日车马纵横痕迹犹存。大规模的水系与路网无一不验证了晚商时期的都邑是人工介入自然系统重塑人居环境的结果。它们同甲骨文、青铜鼎等文物遗产一样,讲述着商代晚期的灿烂文明,是证明殷墟为晚商都邑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
代晚期
考古发掘
甲骨文
青铜鼎
晚
商时期
盘庚
生活给水
殷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蓝田县怀珍坊遗址冶铜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长孙樱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6-101,共6页
陕西省蓝田县怀珍坊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的冶炼遗址,出土了大量铜渣、木炭、红烧土块等冶金遗存。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了怀珍坊遗址采集的矿石和冶炼渣等考古样品,结果显示:该遗址采集的矿石为斑铜矿,冶炼渣为还原渣,其中大部分冶炼渣...
陕西省蓝田县怀珍坊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的冶炼遗址,出土了大量铜渣、木炭、红烧土块等冶金遗存。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了怀珍坊遗址采集的矿石和冶炼渣等考古样品,结果显示:该遗址采集的矿石为斑铜矿,冶炼渣为还原渣,其中大部分冶炼渣是硫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冶炼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研究中未发现熔炼渣,进一步证实了该遗址应是一处性质单纯的小型冶炼遗址。研究结果对深入探索关中东部地区商代冶铜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商王都地区的文化交往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珍坊
早
商时期
冶炼渣
矿石
冶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肥袋足鬲看商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的文化互动
1
作者
常怀颖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课题“黄河流域商晚期都邑综合研究”(编号:2022YFF09036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肥袋足鬲是商时期在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中共有的一类器物。虽然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中肥袋足鬲形态存在差异,但在面对商文化的扩张过程中,不同地区的肥袋足鬲消长、中断与复兴的时间却几乎相同。肥袋足鬲所体现的文化传播,反映了华北平原北缘地区与晋陕高原地区人群的交流与互动。晚商时期使用肥袋足鬲的人群往往与佩戴卷云形金耳饰的人群在空间上重合,反映了北方长城地带东段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共性。
关键词
肥袋足鬲
卷云形耳饰
商时期
北方长城地带东段
文化互动
Keywords
Stout-hollow legs li tripods
Cloud shaped gold earrings
Shang Dynasty
Eastern section of the Great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的重商时期
2
作者
张雪昆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出处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4期53-54,58,共3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重商时期张雪昆中国古代主要推行抑商政策,这是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至少在四个历史阶段:西汉初、东汉、晋、南朝,不仅没有推行明确的“抑商”政策,相反,政府对商业是相当自由放任的,甚至是鼓励的,所以,商...
关键词
商
业史
抑
商
政策
重
商时期
古代
中国
分类号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用户体验的“社交+电商”全场景营销策略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赵玮
廖四成
廖波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8-71,共4页
基金
南宁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01-02(南府规[2018]11号)。
文摘
追求用户极致体验将是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社交电商在改变人们互动交流与购物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企业推进场景营销从而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体验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分析零售企业营销趋势变化,阐述场景营销发展的背景和内涵,分析基于用户需求的"社交+电商"全场景营销作用,构建"社交+电商"全场景数字营销链路,提出全场景营销策略,旨在探索后电商时期企业营销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用户体验
社交电
商
全场景营销
后电
商时期
营销策略
分类号
F7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
被引量:
10
4
作者
姬乃军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8,112,共3页
文摘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姬乃军1983年8月,陕西省延长县黑家堡乡张兰沟村村民常本亮,在挖土窑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器物出土时并伴有人骨,当属墓葬。同年10月。这批青铜器由延安地区文管会办公室征集收藏。同年12月,笔者和巩启明先生一起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
关键词
商
周青铜器
石楼县
晚
商时期
陕西出土
绥德县
商
代青铜器
地域文化
中国青铜器
古代青铜器
器物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商遗存
被引量:
2
5
出处
《文博》
1997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摘
陕西夏、商(含先周)时代文化上承龙山时代,下启周王朝的建立,是将中国西部的周文化推向中原的过渡阶段.迄今,全省已发现遗存240余处,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占51%、41%和8%,远少于龙山时代和西周时期.其原因,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较为复杂,正式发掘的典型遗址相对较少,一部分遗存较难确认而混同与其前、后的时代有关.
关键词
先周文化
商
文化
青铜文化
遗存
庙底沟类型
遗址
两种文化类型
龙山时代
商时期
二里岗文化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颂》难句试释(一)
6
作者
晁福林
出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4期11-11,共1页
文摘
《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史家多以为此句说的是契孙相土建立烈烈功绩,势力发展到了海外。但此说却是很有问题的。先商时期殷的势力在林立的方国部落中并不强大,一直到晚商的武丁时期才“肇城彼四海”(《商颂·玄鸟》)将势力扩展到四海之内。若说相土时即到达海外,实在是悖于史实的。因此,有的史家就以“宅殷土芒芒”为例说“相土烈烈”的相土可能不是契孙相土。
关键词
商
颂
先
商时期
海外
史家
势力
玄鸟
武丁
方国
部落
扩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赣北地区石灰山文化
被引量:
6
7
作者
豆海锋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2KG003)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号:12JZ046)的中期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通过对赣江流域商时期诸遗存文化性质的辨析,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灰山文化与赣江中游地区的吴城文化相区分。在对石灰山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文化因素构成等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早商偏早阶段商文化部分因素已分布于赣江流域,其主要沿赣北地区南下而播及至赣江中游地区。赣江流域商时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联系十分密切,赣北地区正是商文化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该地区所含丰富铜矿资源是商人南下的重要动因。
关键词
赣北地区
商时期
石灰山文化
Keywords
Northern Jiangxi Shang period Shihuishan culture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
被引量:
11
8
作者
晁福林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5-73,共9页
文摘
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史载早商时期的都邑迁徙情况是:成汤都毫;仲丁都嚣;河亶甲都相;祖乙都邢;南庚都奄;盘庚都殷。
关键词
方国联盟
早
商
殷都
盘庚
晚
商时期
伊尹
卜辞
兄终弟及
原始民主
先
商时期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
被引量:
2
9
作者
彭明瀚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文摘
结合现代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对青铜短柄翘首刀、卷首刀、大钺和箕形器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商代是显示其所有者社会地位和权势的仪杖器。大洋洲的短柄翘首刀、箕形器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大者,大钺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厚重者,也是商代唯一一处同时出土上述4种青铜仪杖器的遗存。
关键词
江西新干大洋洲
青铜仪杖器
商时期
Keywords
Jiangxi xin'gan Dayangzhou
bronze in ceremonies
the Shang Dynasty
分类号
K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观考古与大遗址保护
被引量:
6
10
作者
郑曦
机构
不详
出处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1期6-7,共2页
文摘
洹水,沿太行东麓蜿蜒南下,辗转于丰腴富饶的安阳小平原,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殷商故都。寻着甲骨文传递的隐晦信息,历经90多年的科学考古发掘,这座长眠于地下3000多年的商都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迥异于“商朝五迁”建立的亳、嚣、相、耿、庇、奄等有着明确城垣的早期王城封闭形象,盘庚在此规划的商都大开大合,将洹水作为殷都规划的核心要素,所有功能都依洹河两岸布置展开,绵延超过10 km。一条横贯东西的主干水渠流经几乎半个殷墟,与东南方向的众多支渠形成的枝状水系,保证居民区与作坊区生产生活给水与运输的便利。“两纵三横”的都城干道穿越殷墟腹地,覆盖王族居住与宫殿宗庙区域,昔日车马纵横痕迹犹存。大规模的水系与路网无一不验证了晚商时期的都邑是人工介入自然系统重塑人居环境的结果。它们同甲骨文、青铜鼎等文物遗产一样,讲述着商代晚期的灿烂文明,是证明殷墟为晚商都邑的有力证据。
关键词
商
代晚期
考古发掘
甲骨文
青铜鼎
晚
商时期
盘庚
生活给水
殷墟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蓝田县怀珍坊遗址冶铜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长孙樱子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6-101,共6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18JK1172)
文摘
陕西省蓝田县怀珍坊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的冶炼遗址,出土了大量铜渣、木炭、红烧土块等冶金遗存。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了怀珍坊遗址采集的矿石和冶炼渣等考古样品,结果显示:该遗址采集的矿石为斑铜矿,冶炼渣为还原渣,其中大部分冶炼渣是硫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冶炼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研究中未发现熔炼渣,进一步证实了该遗址应是一处性质单纯的小型冶炼遗址。研究结果对深入探索关中东部地区商代冶铜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商王都地区的文化交往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怀珍坊
早
商时期
冶炼渣
矿石
冶铜技术
Keywords
Huaizhenfang
Early Shang period
slag
ore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肥袋足鬲看商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东段地区的文化互动
常怀颖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古代的重商时期
张雪昆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向用户体验的“社交+电商”全场景营销策略分析
赵玮
廖四成
廖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
姬乃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夏、商遗存
《文博》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商颂》难句试释(一)
晁福林
《学术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赣北地区石灰山文化
豆海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
彭明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景观考古与大遗址保护
郑曦
《风景园林》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陕西蓝田县怀珍坊遗址冶铜技术研究
长孙樱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