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商声”说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杜亚雄
-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I0002,共4页
-
文摘
“商”是我国乐理中的五正声之一,《礼记·乐记·师乙》篇载“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商人已认识到“商声”在五正声中“居中”的事实,便采用本民族的族名命名了此声。本文通过三分损益法、五度相生律和纯律对“商声居中”的音乐形态进行了论证,讨论了“商声居中”的现象,探讨了“商声”以及“商调式”在旋宫犯调以及作曲实践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商声
居中
商调式
-
Keywords
Shang tone
Centered
Shang mode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殷商·清商·楚商
- 2
-
-
作者
陇菲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
文摘
商者,原为商人之磬。“商音”,乃五帝之遗声,是赫赫有名的商人之音。此《礼记·乐记》所谓“爱者宜歌”“肆直而慈爱”的“商声”,在《史记·乐书》里,被诬为“亡国之声”“靡靡之音”。战国时期“乐戒商音”,是因律学原因而不取“商声”,与政事无关。“清商”特色之音是太簇升高一律(半音)的夹钟商,后泛指汉魏六朝乃至隋唐之“清商”“清乐”,一度成为华夏正声。见之于古琴曲的“楚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六声调式音阶,至今湖南仍有使用这个调式的民歌。“楚商”除调式音阶之义外,又泛指楚地之乐。楚地之清商、楚商、侧商等,成为魏晋隋唐中国音乐主调。迄今西北戏曲、民歌多使用楚乐侧调之“苦音”,也常常与“花音”交替使用。
-
关键词
殷商
清商
楚商
商乐
商声
侧商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 3
-
-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3年第3期5-5,共1页
-
文摘
一、早操:紧张而迅速。①六点即起,整理床铺;②起床后十分钟出操(住校生各班分男、女两列纵队);③长跑十五至二十分钟,男生跑2000m,女生跑1500m;①住校值日生做好寝室清洁和打好开水等。二、早餐:从容而有序。①从容饮食,吃饱饮足,不空腹进教室;②带好学习用品及餐具,不拖沓、闲散;③住校值日生关好门窗。三、早自习:热烈而高效。①坐姿端证,精神饱满;②计划具体而明确;③内容单一而充实;①书声琅琅,注意手脑并用。
-
关键词
书声琅琅
精神饱满
行为规范
教学用具
备班
实验设施
商声
竹神
文翔
下节
-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蒙上神秘色彩的古代音律说
- 4
-
-
作者
胡润农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3年第3期61-63,共3页
-
文摘
我国古代音律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各种哲学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观念诸多因素的作用,使许多古代音律说蒙上了神秘色彩。其中,有些是唯心的,有些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
-
关键词
封建等级制度
历史背景
祭祀音乐
十二律
大吕
商声
夹钟
顾误录
五度相生
《梦溪笔谈》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