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存商品计价方法改革之我见
1
作者 侯俊卿 《会计之友》 1990年第3期33-33,共1页
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要求准确评价企业经营成果,考核经营管理水平,这样正确确定库存商品价值,即库存商品如何计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库存商品价值,就是要确定商品处于实物形态过程中实际占用的资金。
关键词 库存商品 企业经营成果 商品计价 实物形态 流通体制改革 商品销售收入 成本计价 经营管理 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特区商业库存商品改革计价方法的探讨(二)
2
作者 汤建普 卢亦武 《武汉财会》 1987年第2期7-9,共3页
采用“成本或市价孰低法”确定库存商品成本时,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即计价损失。本文认为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一是直接减少库存商品的帐面成本;二是库存商品仍按帐面成本记录,设置“备抵差额”帐户反映其按市价计价的成本与帐面成... 采用“成本或市价孰低法”确定库存商品成本时,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即计价损失。本文认为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一是直接减少库存商品的帐面成本;二是库存商品仍按帐面成本记录,设置“备抵差额”帐户反映其按市价计价的成本与帐面成本的差额。两种处理方法,都确认期末库存商品计价损失的发生,并单独在利润表上列示,但不作为增加销售成本处理。下面我们举简例说明,采用成本或市价孰低法确定的库存商品计价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商品 备抵 商品计价 利润表 处理方法 国家所得税 期末库存 商品积压 周转速度 计价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特区商业库存商品改革计价方法的探讨(一)
3
作者 汤建善 卢亦武 《武汉财会》 1987年第1期10-11,共2页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商品流转活动,是我国经济特区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探讨现行会计制度怎样适应新的形势,促进特区建设,是经济特区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试就经济特区商业库存商品计价方法的问题,提...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商品流转活动,是我国经济特区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探讨现行会计制度怎样适应新的形势,促进特区建设,是经济特区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试就经济特区商业库存商品计价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点看法。目前,深圳经济特区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着商品积压引起资金周转缓慢,库存商品实际成本(市价)和帐面成本严重脱离,造成企业帐盈实亏的现象,这固然与企业的市场预测不准,盲目采购,内部管理不善有很大的关系,但现行的会计制度对库存商品计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商品 现行会计制度 资金周转 商品计价 商品流转 商品积压 商品经济条件 特区建设 积压商品 供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操之过急
4
作者 王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5期108-109,共2页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要审时度势,综合权衡本国国情,遵循市场和历史规律,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在常规路径难于奏效的情况下,需要出奇以制胜。从争夺我国可掌控的铁矿石和稀土等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出发进行突破,具备可能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化 大宗商品计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简便的公路运费的计算方法
5
作者 郭国瑞 《价格月刊》 1984年第7期36-37,共2页
商品计价都要计算运费,而要计算出某一商品运费,都要找一些资料。这对于刚搞物价的同志来说困难不小,并往往易出差错。为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我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计算公路运费的简便方法介绍如下,供作参考。以赣州地区的情况为例... 商品计价都要计算运费,而要计算出某一商品运费,都要找一些资料。这对于刚搞物价的同志来说困难不小,并往往易出差错。为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我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计算公路运费的简便方法介绍如下,供作参考。以赣州地区的情况为例,从上海方向调入的商品中转站是樟树,从北京方向调入的商品中转站是韶关,然后再由这两个中转站用汽车运到赣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中转站 运费 赣州地区 实际工作 方法介绍 公路 商品计价 工作效率 出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才能合理调整差价正确核算盈亏
6
作者 唐祖仁 《会计之友》 1987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前,商业(包括供销社)企业的零售商品,一般都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实物负责制”进行管理和核算。采用这种方法,月末要按综合差价率或大类(柜组)差价率计算已销商品的实现差价。由于物价部门对商品计价时的分类与会计部门进行库存商品核... 目前,商业(包括供销社)企业的零售商品,一般都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实物负责制”进行管理和核算。采用这种方法,月末要按综合差价率或大类(柜组)差价率计算已销商品的实现差价。由于物价部门对商品计价时的分类与会计部门进行库存商品核算时的分类(或分户)不同,加上各种商品进货渠道不同,存、销比例也各有差异,所以,用差价率计算法分摊进销差价,不能正确反映企业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和已销商品实现的差价。时间越长,计算结果偏离实际的程度越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为了正确计算年度经营损益和正确反映库存商品的实际价值,每年应根据10或11月底的商品盘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商品 售价金额核算 进销差价 会计制度规定 差价率 进货费用 商品计价 计算法 零售商品 会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