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劳动不具有直接社会性
- 1
-
-
作者
耿文清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4期24-25,23,共3页
-
文摘
迄今为止,几乎在所有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著作(包括教科书)中,都把直接社会性作为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之一。其理论根据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讲过的一段话:“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①毋须赘述,马、恩在当时一直是把社会主义经济作为非商品经济设想的,因此,当社会主义经济现实与马、恩设想的经济形式不尽相同时,便不能硬性套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结论。这些特定条件是什么呢?我认为:(1) 必须是单一的公有制。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生产劳动
社会性
局部劳动
社会劳动
社会主义劳动
个人劳动
特定条件
占有生产资料
总劳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马克思的劳动范畴及其层次性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楚永生
王玉萍
-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临汾市行政学院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5,共2页
-
文摘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范畴可以划分为劳动一般、生产劳动和商品生产劳动三个层次。科学地理解和划分劳动和劳动的层次性 ,有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在本质 ,从而可以消除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解上的误解和分歧。
-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一般
生产劳动
商品生产劳动
-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重新评价第三产业的劳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斌
-
机构
中共长春市委讲师团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年第1期40-45,共6页
-
文摘
实践是理论发展的根基。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这就向理论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正确评价第三产业的劳动。一关于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一直存在这样一种传统推论:第三产业的劳动不生产物质产品——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不创造价值的劳动部门不是经济部门。这种理论的影响和束缚。
-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非生产性劳动
劳动创造价值
使用价值
物质产品
商品生产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第三产业劳动
非生产劳动
商品价值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李铁映
-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154,共12页
-
文摘
李铁映同志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探讨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新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的若干重大发展以及劳动和劳动力,商品生产劳动、商品价值等现实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略。它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刊登《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原文,方便读者领略李铁映同志的深邃思想。
-
关键词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商品生产劳动
经济理论
商品价值
-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被引量:3
- 5
-
-
作者
陈振羽
-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20,共5页
-
文摘
马克思把《资本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分裂为二重性,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区分开;马克思揭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在交换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所发现的劳动二重性是物质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
-
关键词
马市思
唯物史观
物质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
表现和实现
-
Keywords
Marx
materialism
the labor dual nature of material merchandise production
behavior and realization.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