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品金融化背景下商品期货定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尊信 倪英照 朱福敏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5-634,共10页
2000年以来,商品金融化现象非常普遍,主要特征是商品价格形成越发背离实体经济因素,金融环境干扰日益明显,金融因素影响日益突出.传统库存理论主要以实体库存供求均衡为基本框架,其定价模型难以适应商品金融化趋势.为此,构造金融化影响... 2000年以来,商品金融化现象非常普遍,主要特征是商品价格形成越发背离实体经济因素,金融环境干扰日益明显,金融因素影响日益突出.传统库存理论主要以实体库存供求均衡为基本框架,其定价模型难以适应商品金融化趋势.为此,构造金融化影响指数来度量商品金融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而修正传统商品期货定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商品金融化加剧商品价格波动,且贸易融资套利引起的金融化效应为负,缓解商品价格上涨压力;美元周期是商品金融化进程的主要因素,风险溢价是次要因素,而货币政策短期效应不明显.表明,中国商品金融化主要受到美国商品金融化的溢出,反映出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中国定价权的缺失以及美元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金融化 商品期货定价 金融化影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信息传递机制下的商品期货定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尊信 朱慧芳 +1 位作者 王飞 王琪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2-57,71,共7页
考虑到不同期限商品期货合约的流动性差异,低流动性合约可能存在双重信息传导机制,即供求冲击信息分别从现货价格和高流动性合约价格向低流动性合约价格传递。基于双重信息传递机制本文提出商品期货嵌套定价模型,以分别为高流动性合约... 考虑到不同期限商品期货合约的流动性差异,低流动性合约可能存在双重信息传导机制,即供求冲击信息分别从现货价格和高流动性合约价格向低流动性合约价格传递。基于双重信息传递机制本文提出商品期货嵌套定价模型,以分别为高流动性合约和低流动性合约提供定价。基于SHFE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在Granger因果检验中该双重信息传递机制统计意义上存在;而且,嵌套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SHFE有色金属期货的市场价格数据,各到期合约对模型参数和状态变量的信息贡献与其市场流动性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利收益 信息传递 嵌套模型 商品期货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升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淑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29,共2页
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由于缺失定价权所遭受的损失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基于大宗商品及定价权的含义,对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缺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定价权的建议。
关键词 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投资市场期货交易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