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A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率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亮 王继军 +2 位作者 梅花 崔绍芳 张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0-214,共5页
耦合效率能够表征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耦合效果,因此,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要素配置方面,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性,要重视要素的合理配置... 耦合效率能够表征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耦合效果,因此,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要素配置方面,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性,要重视要素的合理配置。在耦合效率方面,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率变化不大,多数年份的效率值在0.85以上,但技术效率呈现随机波动,规模效率相对较低,最低值为0.658,规模报酬多数年份表现为递增态势,说明个体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技术、新政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需求,即安塞县的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扩大经营规模,以提高规模效率,同时促进新技术的效率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型生态农业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安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奇睿 王继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0-276,共7页
以安塞县为例,分析了该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效,探讨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替过程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7年... 以安塞县为例,分析了该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效,探讨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替过程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7年与1999年相比,全县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2.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了14%;高效设施农业已成为安塞县主干道周围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其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较1999年增长了83.51%,其中工副业、种植业和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7.28%;农业生产稳定指数同比提高了51.61%,粮食稳定性指数同比增加了17.07%,二、三产业发展稳定性指数同比下降了7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商品型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成效 安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退耕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过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奇睿 王继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1,共5页
为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借鉴已有研究结果,建立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位评价的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998-2008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 为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借鉴已有研究结果,建立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位评价的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998-2008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生态位显著提高,系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也随之变化。依据系统综合生态位发展曲线,目前农业资源和经济效益是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协调产业与资源关系,有望进一步推动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型生态农业 生态 灰色关联度 演变态势 影响因素 安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崔绍芳 王继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6-211,共6页
以安塞县为例,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其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发展变化,明确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其影响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农业资源和产业系统的正效应驱动过程和负的约束作用;2009年农林... 以安塞县为例,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其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发展变化,明确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其影响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农业资源和产业系统的正效应驱动过程和负的约束作用;2009年农林牧用地中林草地比重较1998年增长了11.3%,农业资源得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商品型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008年实际畜牧量仅占草地理论最适承载量的19.36%,产业与资源相关性降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退耕还林(草)成果。因此,安塞县应发展相关产业,合理、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业与资源的一致性,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工程 商品型生态农业 影响效应 安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优化情境下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文 王继军 齐智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168,共6页
在对县南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现状耦合态势分析的基础上,以该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方案为基础,利用耦合过程模型,预测了系统在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 在对县南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现状耦合态势分析的基础上,以该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方案为基础,利用耦合过程模型,预测了系统在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一直处于协调化发展阶段,且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指数均不断增加。当农业生态系统达到自我调节临界点时,在现状发展态势下农业经济系统演变速度为VEn(t)=0.0673El(t),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演变速度为VEn(t)=0.0913El(t),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农业经济系统演变速度为VEn(t)=0.0999El(t),系统链网的完善、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及碳汇林业的发展解决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型生态农业 耦合过程模 耦合态势 优化情境 县南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尺度的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驱动力分析
6
作者 牛艳利 王继军 冯生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基于2008年纸坊沟流域农户调查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驱动力,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条件是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对其经济发展起支... 基于2008年纸坊沟流域农户调查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驱动力,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条件是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对其经济发展起支柱作用的是"果-农、草-牧"型发展模式。针对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其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和干预,使农、林、牧各子系统内部的循环链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尺度 纸坊沟流域 商品型生态农业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初探
7
作者 牛艳利 王继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4,61,共4页
商品型生态农业是对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否定之否定。纸坊沟流域经过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和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效益,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初步形成了"农—副"型和"果—农、草—牧"... 商品型生态农业是对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否定之否定。纸坊沟流域经过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和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效益,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初步形成了"农—副"型和"果—农、草—牧"型模式的雏形。该流域在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发展不相协调、果树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资源与产业相悖态势等是目前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了建立"舍饲+放牧"管理方式,提高林草产业化水平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坊沟流域 商品型生态农业 结构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应分析
8
作者 李慧 王继军 冯生元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商品型生态农业按照传统的作物系统、林果系统与草牧系统的内在关系,使其结合而形成了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耦合系统,因而能够产生较大的耦合效应。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有3种模式类型,系统的耦合效应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 商品型生态农业按照传统的作物系统、林果系统与草牧系统的内在关系,使其结合而形成了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耦合系统,因而能够产生较大的耦合效应。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有3种模式类型,系统的耦合效应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要素及其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方面。在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化商品型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其耦合的功能效应,并扶持相关产业、措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型生态农业 耦合效应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玉峰 王继军 +1 位作者 高亮 李奇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150,共5页
商品型生态农业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相耦合的结果,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农业资源、产业态势、经济效益来表征;文章首次依据其演变过程和效果选择其中的1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 商品型生态农业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相耦合的结果,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农业资源、产业态势、经济效益来表征;文章首次依据其演变过程和效果选择其中的1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塞县1998-2009年相关数据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特征,运用熵值法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型生态农业 建设效果 指标体系 评价 安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退耕区域“两山论”的实现路径——商品型生态农业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玲娜 王继军 +4 位作者 连坡 李鸣雷 李怡凤 温昕 孙在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53,共7页
[目的]促进区域资源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良性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资源与生产力耦合过程,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目的]促进区域资源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良性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资源与生产力耦合过程,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果]依据陕北退耕区域资源特征,确定了生态林资源、林果资源、高效设施农业资源为主的3种资源类型下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即生态林资源为主的区域形成以“特色种植+休闲旅游+服务业”为核心的循环链网结构,林果资源为主的区域形成以“果业+食用菌+加工业”为核心的循环链网结构,耕地(川、梯、坝)资源为主的区域形成以“果业+食用菌+种植业+养殖业+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循环链网结构。[结论]在陕北退耕区域建设商品型生态农业满足了“两山论”的需求,成为后退耕时代这一区域实现“两山论”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型生态农业 “两山论” 陕北退耕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植被 防沙固沙 建立商品型生态农业
11
作者 胡维银 高淑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5-57,共3页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导致了沙尘暴的横行肆虐。针对沙尘暴的起沙地——河北坝上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探讨了退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措施。通过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农业规划,采取引进新技...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导致了沙尘暴的横行肆虐。针对沙尘暴的起沙地——河北坝上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探讨了退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措施。通过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农业规划,采取引进新技术和种植新品种等措施逐步恢复其生态环境,最终走向商品型生态农业道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坝上地区 植被 防沙固沙 商品型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丘陵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继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22-24,110,共4页
按照新的生态和经济建设思路 ,必须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笔者在学习江总书记和朱总理重要指示的基础上 ,通过对陕北农村抽样调查及其现状特征的分析 ,研究了陕北丘陵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陕北丘陵区 农村经济 发展战略 商品型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