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換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与陈振羽同志商榷
1
作者 陈懋功 《经济科学》 1987年第2期66-71,共6页
在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中,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问题,与他的前人相比,是否有所进展呢?陈岱孙同志在他所著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一书中指出: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概念。在... 在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中,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问题,与他的前人相比,是否有所进展呢?陈岱孙同志在他所著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一书中指出: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概念。在对这两个概念的论述中,斯密实际上是从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两个方面作了说明,并且指出了内在尺度决定外在尺度。①上述观点后来又写进了陈岱孙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史》中。②但是,陈振羽同志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当的,是误解了马克思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评述。并且认为这不仅是有关正确了解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史,而且涉及到正确理解马克思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革命变革。③笔者认为陈岱孙同志的观点是妥当的。而振羽同志的看法却有些误解。以下谈点不成熟的认识,以和振羽同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交换价值 斯密 劳动价值 外在尺度 内在尺度 马克思 区别与联系 价值形式 革命变革 劳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密著作中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真实价格”
2
作者 凤一鸣 《学术界》 1987年第3期68-71,共4页
陈岱孙教授在《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中指出: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概念,并实际上赋予二者以截然不同的含义。他的根据是:斯密先是说:“一个人占有某物... 陈岱孙教授在《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中指出: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概念,并实际上赋予二者以截然不同的含义。他的根据是:斯密先是说:“一个人占有某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国富论》上卷,第26页。下同,均只注页码)按他的理解,“在这里,劳动一词指的是‘购买或支配的劳动’。而‘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也就意味着‘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交换价值 劳动量 古典经济学派 马克思 商品价值 国民财富 国富论 等量劳动 名义价格 独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用论价值定义辩难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海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商品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商品交换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效用 ,是商品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 ,因而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对其消...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商品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商品交换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效用 ,是商品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 ,因而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对其消费者的效用 ,是商品对于人的消费需要的效用 ,是商品满足人的非交换需要的效用 ,因而使用价值实体是商品中所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之外的属性 ,如金刚石的坚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商品价值 商品交换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 价值实体 效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市场)经济的本质关系辨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宝作 张庆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8-80,共3页
一、商品经济的本质关系 众所周知,商品经济的本质关系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并通过商品交换价值形式相互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商品生产,二是商品交换。 有一种认识,认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一、商品经济的本质关系 众所周知,商品经济的本质关系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并通过商品交换价值形式相互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商品生产,二是商品交换。 有一种认识,认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以前,没有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所以在此之前的一定时期内,只有商品交换而没有作为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统一的商品经济。这种认识的根据,主要依据是恩格斯在《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商品经济 关系辨析 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价值 市场基础 经济运行 商品交换关系 本质关系 混合经济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力商品
5
作者 洪军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4期61-70,共10页
本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完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不能表现为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作者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应当等于其使用价值量,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标志是它具... 本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完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不能表现为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作者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应当等于其使用价值量,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标志是它具有交换价值;并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是: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使用价值 劳动者 劳动力价值 生产资料 抽象劳动 资本家 商品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 等价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价值是一个经济范畴
6
作者 温泉 李映玲 《探索》 1985年第3期46-47,共2页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是,多年来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
关键词 商品使用价值 经济范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交换价值 商品价值 经济学研究 直接需要 效用性 马克思经济理论 承担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商品观的再认识
7
作者 霍力攻 《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33-37,46,共6页
什么是商品?这仍然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迫切需要统一认识、并明确加以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开始,即从产品由个别人或原始公社... 什么是商品?这仍然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迫切需要统一认识、并明确加以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开始,即从产品由个别人或原始公社相互交换的时刻开始。进入交换的产品是商品。……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它对于整个经济学的意义。”①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学界却流行着“商品生产的产品就是商品,因而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是与商品生产相关联的历史范畴”这种商品观。这就否定了“进入交换的产品是商品,因而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是与交换相关联的历史范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观。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根本不同的商品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观,以指导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 马克思主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 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批判 供求关系 商品交换价值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斯密价值论的评述
8
作者 陈振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3-49,共7页
斯密和其他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面作了重要的科学贡献,然而他们只注意量的研究,没有研究劳动为何形成价值,因此他们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大缺陷是不能够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与联系。有些同志对马克思对斯密... 斯密和其他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面作了重要的科学贡献,然而他们只注意量的研究,没有研究劳动为何形成价值,因此他们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大缺陷是不能够指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与联系。有些同志对马克思对斯密价值论的评述有着重大的误解。他们认为斯密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价值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区别与联系,不适当地肯定了斯密提出的购买劳动概念和自然价格论。马克思说,他的劳动价值论是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评述,不但是有关正确了解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史,而且涉及到正确理解马克思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革命变革,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马克思 商品交换价值 区别与联系 商品价值 劳动概念 自然价格 古典政治经济学 劳动量 李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稿酬制度改革(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棣 《中国出版》 1988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前,稿酬问题成了公众,特别是知识界关心的热门话题。人们普遍认为现行稿酬标准太低,应该提高。究竟稿酬为什么会低?怎样改才能既比较合理又切实可行?本文试图从智力创作版权保护的角度,就以上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 稿酬制度 版权保护 无形财产权 版权贸易 作品 不合理性 智力 商品交换价值 创作 劳动报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嘉图是否误解了斯密?——简析李嘉图对斯密“购得劳动说”的批判
10
作者 凤一鸣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1期54-57,共4页
近年来,在经济学说史的论坛上,有一种很有影响的意见:否认斯密价值论中有“购得劳动说”,即商品价值由其新能购得的劳动量来规定的学说。执这一意见的论者认为:对“购得劳动说”的揭示和批判,实在是一种误解。并且认为这种误解首先产生... 近年来,在经济学说史的论坛上,有一种很有影响的意见:否认斯密价值论中有“购得劳动说”,即商品价值由其新能购得的劳动量来规定的学说。执这一意见的论者认为:对“购得劳动说”的揭示和批判,实在是一种误解。并且认为这种误解首先产生于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本文试图澄清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嘉图 劳动说 政治经济学 商品价值 经济学说史 劳动量 价值 商品交换价值 商品 赋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