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骨档案“册六”说前人已加纠正
1
作者 方新德 《档案管理》 1989年第1期40-41,共2页
近年来,在一些档案学的文章、论著中提到,有的商代甲骨档案上刻有“册六”,或“编六”的字样(下面简称“册六”说),并以此来证明甲骨档案在当时已有了初步的整理。如此说可靠,当然是说明甲骨档案整理情况的一个绝好依据。然而,此说提出... 近年来,在一些档案学的文章、论著中提到,有的商代甲骨档案上刻有“册六”,或“编六”的字样(下面简称“册六”说),并以此来证明甲骨档案在当时已有了初步的整理。如此说可靠,当然是说明甲骨档案整理情况的一个绝好依据。然而,此说提出者本人对此早已予以纠正。此说是由著名的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提出的。1929年,他在《商代龟卜之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商代甲骨 董作宾 改制背 胡厚宜 龟卜 中国学史 殷墟卜辞综述 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册六”、“编六”辩正
2
作者 蒋卫荣 《中国档案》 CSSCI 1990年第9期41-41,共1页
《中国档案事业简史》(邹家伟、董俭、周雪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下简称《简史》)在叙述殷商甲骨档案的保管工作时有如下的描写:“在这些被保管起来的甲骨中,有的龟甲编连成册,有的将数片牛肩胛骨合为一包。在YH127坑... 《中国档案事业简史》(邹家伟、董俭、周雪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下简称《简史》)在叙述殷商甲骨档案的保管工作时有如下的描写:“在这些被保管起来的甲骨中,有的龟甲编连成册,有的将数片牛肩胛骨合为一包。在YH127坑出土的龟甲中,还发现有将‘背甲制成刀子的样子,中间穿孔,上面刘辞的’(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据考古学家考证,背甲有一个不小的穿孔,可能是将若干片甲骨穿扎起来,这大概就是典册之‘册’字的原形,卜辞的册字就证明了这一点。”这段描述商代甲骨档案保管工作的话颇具份量,且很有影响,已为档案界普遍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甲骨 档案 殷墟卜辞综述 刻辞 陈梦家 档案保管 殷虚文字丙编 典册 中国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
3
作者 胡厚宣 胡振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34,共3页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出有不少专著,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较为活跃,以下就主要问题结合论著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中国文字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文物... 1992年的文字学研究,出有不少专著,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较为活跃,以下就主要问题结合论著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中国文字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文物报》1992年第5期评出十大考古新发现,其第一项,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出有一件“刻字陶片”,对陶片上的“5行11个字”文字学界尚存在不同看法。虽无定论,但它对探求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提供了新线索。另一项新发现是殷墟花园庄发掘商代甲骨窖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庄 商代甲骨 地下文物 考古新发现 陶片 殷墟文化 中国文物报 文字 文合集 中国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故事档案考
4
作者 唐永平 《档案管理》 1990年第3期41-44,共4页
我国古代档案内容浩繁。商代甲骨档案、西周金文档案、春秋战国竹木简册档案都是政务的记录、史事的荟萃,文化的结晶、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两汉,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第一个获得长治久安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而... 我国古代档案内容浩繁。商代甲骨档案、西周金文档案、春秋战国竹木简册档案都是政务的记录、史事的荟萃,文化的结晶、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两汉,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第一个获得长治久安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百姓宁必然促进档案事业兴旺发达。彪炳百世的两汉王朝,理应拥有倍具时代特色的档案。令人遗憾的是:两汉独特的故事档案,恰恰是我国档案学、史学界研究的盲区。迄今尚无专著、文章涉及,更遑论对其考证、研究。笔者治史之余,辑出古代史籍《汉书》、《后汉书》中有关“故事”的资料百余则,谨述考辨心得于次,就教于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商代甲骨 汉王朝 治史 《后汉书》 简册 章奏 石渠阁 二千石 汉章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