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境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被引量:5
1
作者 谢贤君 郁俊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抓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银行微观数据实证检验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 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抓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银行微观数据实证检验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提高跨境资本流动强度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增强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的资本流动强度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增强直接投资资本流动强度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第二,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集中度是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重要渠道,提高跨境资本流动强度有利于增加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集中度,而银行信贷规模的增加和银行信贷集中度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跨境资本流动强度—信贷规模/信贷客户集中度—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渠道有效。第三,相比大型国有银行,跨境资本流动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效应在中小银行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在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银行信贷业务,强化银行监管,同时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银行信贷规模 银行信贷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沪深股市上市商业银行的证据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成颂 王超 倪清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97,共8页
立足资产价格波动理论和长尾理论,文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然后运用条件风险价值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并结合2007~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 立足资产价格波动理论和长尾理论,文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然后运用条件风险价值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并结合2007~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通过冲击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进而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可通过加强金融创新、增加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投放比例、积极调整利率政策等手段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结构异质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裴辉儒 赵婧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90,共12页
基于2009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1季度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从所有制属性、经营规模、发展机遇期等三个方面进行结构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 基于2009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1季度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从所有制属性、经营规模、发展机遇期等三个方面进行结构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明显加剧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冲击之下,国有银行、经营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以及2007年之后上市的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受到的影响更小。基于研究结论,对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风险预警体系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动态面板模型 结构异质性 利率风险 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基于14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成颂 汪翔宇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金融创新的深入进行在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运用条件风险价值法测算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并结合2007-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金融创新的深入进行在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运用条件风险价值法测算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并结合2007-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均为倒"U"型影响,且最值点基本一致;金融创新在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倒"U"型影响的抑制阶段起到中介效应作用。因此,要积极促进适度竞争和鼓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和防范也要做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 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适度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 被引量:25
5
作者 佟孟华 李洋 于建玲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3,共11页
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密不可分,影子银行体系积累的风险会危及商业银行、增加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条件风险价值(CoVaR)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研究了影子... 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密不可分,影子银行体系积累的风险会危及商业银行、增加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条件风险价值(CoVaR)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研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深层次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货币政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全样本下,影子银行业务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通过将影子银行业务进一步分解为同业业务和委外投资业务两种成分,发现其委外投资业务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和主要诱因,而同业业务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小。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不同的银行类型和不同的公司治理效率下,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对于规模较小和公司治理效率较差的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其中又以委外投资业务最为显著。最后,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逆向调节效应,且对委外投资业务的调节效应明显强于同业业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强化影子银行的有效监管、促进金融体系去杠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 同业业务 委外投资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治理、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成颂 王琪 倪清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3期72-78,共7页
以2007—2016年14家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对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有效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银行治理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过程中... 以2007—2016年14家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对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有效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银行治理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过程中发挥了传导作用,即完善的银行治理会增加其股价非系统性波动所反映的信息量,为商业银行提供决策依据,进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治理 股价非系统性波动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