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建设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丽文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48,共2页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相比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能够更加灵活地提供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以及不同维度的信息,并通过信息的反映、评价和引导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战略。随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的不断...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相比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能够更加灵活地提供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以及不同维度的信息,并通过信息的反映、评价和引导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战略。随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的不断变革,现代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正在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会计建设 展望 现状 国有 现代会计理论 管理会计 企业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新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0-72,共3页
制度文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防范风险是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要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要理性对待同业、市场、自己;商业银行发展中要处理好管理和发展、质量与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制度与文化... 制度文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防范风险是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要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要理性对待同业、市场、自己;商业银行发展中要处理好管理和发展、质量与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制度与文化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协调发展 防范风险 理性意识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9000标准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运用
3
作者 田泽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4-26,共3页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总结了当代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贯彻ISO9000标准,对推动商业银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ISO9000标准 商业银行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赴新加坡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管理之随感
4
作者 周春连 《金融与经济》 1993年第7期48-50,共3页
为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加速工交信贷管理国际化的进程,经中国工商银行领导批准,由国务院智力引进办资助,我国工商银行工交信贷管理研讨团一行20人,于1992年9月9日至9月28日,在新加坡进行了学习考察。在新加坡期间,我们听取了“新... 为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加速工交信贷管理国际化的进程,经中国工商银行领导批准,由国务院智力引进办资助,我国工商银行工交信贷管理研讨团一行20人,于1992年9月9日至9月28日,在新加坡进行了学习考察。在新加坡期间,我们听取了“新加坡之财务机构及金融系统”、“新加坡之银行监管”、“财务分析及信用评核”、“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测量与管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一般做法”、“新加坡之股票运作”、“平衡表外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国外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商业银行管理 财务分析 表外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 金融机构 贷款安全 金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能否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
5
作者 张兵 孙晓蓓 +1 位作者 李祎雯 徐章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63,共12页
基于2012-2023年我国248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现阶段金融科技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竞争效应,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第二,影响机... 基于2012-2023年我国248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现阶段金融科技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竞争效应,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第二,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和经营业绩有效抑制了流动性囤积;第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流动性囤积的影响在不同规模银行、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市场竞争度条件下存在异质性,在小规模银行、地处东部地区和较低金融竞争度的环境中,金融科技对流动性囤积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第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市场环境对金融科技缓解流动性囤积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背景下银行业流动性问题的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流动性囤积 银行风险承担 商业银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及其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穆西安 张淑彩 +5 位作者 杨德怀 孙民生 赵森 李云霞 仲凤香 张洁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0-127,共8页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份额也在逐步加大,但表外业务存在会计风险、信用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清算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区分不同类型的表外业务风险...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份额也在逐步加大,但表外业务存在会计风险、信用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清算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区分不同类型的表外业务风险,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规范会计披露,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风险 表外业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导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以交通银行郑州分行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景洲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8-81,共4页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在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人为因素大、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质量效率低下,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和完善系统的授信业务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及接口,提高管理效率;统一标准,规范业务...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在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人为因素大、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质量效率低下,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和完善系统的授信业务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及接口,提高管理效率;统一标准,规范业务操作。这样将使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职责更加明确,授信业务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并提高授信业务从业人员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银行授信业务 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高管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吗?——来自我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文莉 宋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45,共9页
本文从性别角度研究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关键高管与普通高管在决策力、执行力、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女性独立董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探讨关键女性高管和女性独立董事对女性高管与商业银行盈余... 本文从性别角度研究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关键高管与普通高管在决策力、执行力、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女性独立董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探讨关键女性高管和女性独立董事对女性高管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总体来看,女性高管能够充分发挥女性在银行公司治理中风险厌恶、谨慎、道德要求高的优势,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二是女性关键高管由于对董事会决策的影响力较大,因而能够显著增强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三是女性独立董事在商业银行董事会中占比提高,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弱化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为此,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人才培养和内部晋升机制,重视对女性员工的培养,提拔优秀女性员工充实到商业银行管理层,优化商业银行管理团队结构;要强化女性高管人员在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中占比的外部监管约束,引导商业银行选拔更多的优秀女性管理人员担任关键高管职务;要引导商业银行提高董事会中女性独立董事的比重,优化董事组成的性别结构,发挥女性独立董事的影响力,遏制盈余管理、改善财务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盈余管理 高阶理论 女性领导风格理论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正旺 邵百权 金鹏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1,共2页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成为金融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本文从基本原则和国际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问题。本文认为,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要遵循全...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成为金融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本文从基本原则和国际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问题。本文认为,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集中管理、垂直管理、独立性和程序性的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国际活跃银行的经验,结合本国银行的实际情况,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构建风险全覆盖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巍 马超 张乐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37,共12页
在对传统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巴塞尔银行业风险管理新指标、新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和熟练应对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构建适应自身经营和风险防控需求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带来的变化,中小商... 在对传统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巴塞尔银行业风险管理新指标、新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和熟练应对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构建适应自身经营和风险防控需求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带来的变化,中小商业银行要按照"信用立基、利率立本、流动立行"的基本原则,构建风险全覆盖管理体系。在框架设计方面,要完善以利率经营为重要内容的"产品服务+定价"运营模式,强化利率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基于主动调控的利率波动覆盖型风险处置理念;在管理维度方面,要重视利率变动新趋势下银行风险管理对象出现的"弥散性"和"渗透化"特征,聚焦利率风险变化的趋势性因素;在运作机制方面,要健全内部定价体系与利率风险管理的联动响应机制,完善利率连接型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地图",建立契合宏观审慎评估(MPA)要求的稳健性评估体系,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风险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衍生工具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晋忠 高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5,共11页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完善,如何有效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管理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根据样本数据特征,选择运用久期、最小方差模型、VAR模型、动态的MGARCH-BEKK模型、国债期货矩阵最...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完善,如何有效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管理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根据样本数据特征,选择运用久期、最小方差模型、VAR模型、动态的MGARCH-BEKK模型、国债期货矩阵最小方差模型以及同时运用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的矩阵最小方差模型的套期保值方法,确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可以实证研究其效果,分析优劣。经比较,动态套期保值模型和同时运用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的最小方差模型的利率风险管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期货 套期保值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学理论解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宝宝 王言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科学的实践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滞后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持。操作风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很难套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研究逻辑,不宜单纯以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科学的实践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滞后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持。操作风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很难套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研究逻辑,不宜单纯以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为支撑。操作风险管理属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理应遵循企业经营管理规律。针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性,文章分别从战略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组织决策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解释,以期拓宽操作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理论 内部控制理论 组织决策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治理——略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斌 赵洁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17,共3页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银行对抗金融风险的缓冲器。银行需要及时补充资本金,以满足持续经营的需要。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使之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公认国际标淮,...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银行对抗金融风险的缓冲器。银行需要及时补充资本金,以满足持续经营的需要。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使之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公认国际标淮,成为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标尺。同时,资本充足率还是商业银行良好公司治理的准绳,贯穿于银行管理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治理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中国 银行 风险管理 融资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
14
作者 段平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 信息不对称 国有产权制度 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一代理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商业银行 内部交易 金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理论体系──读新著《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
15
作者 秦池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责比例管理研究》 中国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鼓建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经济增加值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戴志浩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7,57,共3页
经济增加值(EVA)理论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更加注重对企业价值的管理,EVA既是一个财务概念,更是一项管理工具,从财务的角度看,它与收入、成本、利润密不可分,是经营成果的一种反映。从管理的角度看,它统一了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价... 经济增加值(EVA)理论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更加注重对企业价值的管理,EVA既是一个财务概念,更是一项管理工具,从财务的角度看,它与收入、成本、利润密不可分,是经营成果的一种反映。从管理的角度看,它统一了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价值取向。因此,加强EVA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促使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向"价值创造"的方向健康发展,实现业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款保险条例》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辉 《征信》 2015年第12期78-81,共4页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为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担保"的时代即将结束,市场将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力量;标志着我国将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保护,达到稳定金融市场...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为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担保"的时代即将结束,市场将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力量;标志着我国将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保护,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即将步入全面利率市场化时代,负债端的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改革将进入深水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条例》 存款保险制度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云朋 《现代管理科学》 2020年第1期109-111,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创新化发展,资产管理行业的微观市场主体呈现多样化增长趋势,金融创新业务和创新产品不断增多,已正式进入"大资管时代"。但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野蛮增长也暴露出诸多市场问题,微观金...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创新化发展,资产管理行业的微观市场主体呈现多样化增长趋势,金融创新业务和创新产品不断增多,已正式进入"大资管时代"。但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野蛮增长也暴露出诸多市场问题,微观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金融乱象层出不穷,给监管机构带来较大挑战的同时,也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资产管理领域的监管政策不完善,监管功能缺位。基于国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大战略方针,一行两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包括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对于"大资管时代"背景下正确引导资产管理行业稳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将会走上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结构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正常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管新规 理财子公司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与改革建议
19
作者 禹庆福 刘爱芳 +1 位作者 郭玉才 段家富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33,共3页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贷款占用形态反映不真实、执行《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力度不够、违规办理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向自办实体贷款、以贷谋私等问题。应对的措施包括: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授信制度,分散风险,严控异地...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贷款占用形态反映不真实、执行《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力度不够、违规办理信用证和银行承兑汇票、向自办实体贷款、以贷谋私等问题。应对的措施包括: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授信制度,分散风险,严控异地贷款,加强内控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商业银行贷款操作行为,改进信贷管理工作,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充实信贷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风险控制 改革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伟 戴菊贵 胡俊霞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34,共8页
民间借贷和商业银行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两者之间的资金流相互渗透,银行资金主要通过本行员工和授信客户两条途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由于部分银行员工私自揽储放贷、为储户和资金短缺者牵线搭桥、私自销售理财产品、非法兼职或参股影... 民间借贷和商业银行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两者之间的资金流相互渗透,银行资金主要通过本行员工和授信客户两条途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由于部分银行员工私自揽储放贷、为储户和资金短缺者牵线搭桥、私自销售理财产品、非法兼职或参股影子银行,以及获得银行授信的客户超额贷款后进行转贷、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合谋骗贷、为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提供担保等,民间借贷的市场风险可能传导至商业银行,影响银行体系稳定。为此,要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的"防火墙",加强对银行员工的业务监督和审计机制,强化对账管理和账户监控,严格代销业务管理和风险提示,完善营业场所管理,降低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风险;核查授信客户贷款需求的真实性,确保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格执行"实贷实付、受托支付"规则,降低银行信贷客户参与民间借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民间金融 非正规金融 金融稳定 金融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