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产权论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模式研究
1
作者 潘智勇 郑小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3,共3页
以超产权论为研究视角,从理论上探索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其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并从实证上解读了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二元制模式”及其与国际上其它模式的比较;最后通过博弈分析来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超产权论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二元制模式”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模式选择
2
作者 卢宇荣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入手,通过对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国际比较,指出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国际趋同,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国有商业...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入手,通过对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国际比较,指出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国际趋同,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国际比较 中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优先股治理作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金喜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3,共4页
近日,随着《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及《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指导意见》的出台,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已正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但上述文件对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还是从补充一级资本角度进行要求的,对于优先股可以发挥的治理... 近日,随着《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及《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指导意见》的出台,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已正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但上述文件对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还是从补充一级资本角度进行要求的,对于优先股可以发挥的治理功能并未提及。本文则从风险承担、监督和建议、社会责任等方面分析优先股发挥的治理作用,探讨了当前我国优先股发挥治理作用存在的限制与不足,最后提出应从参与治理机制的建设、推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念、严格监管交易与信息披露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优先股治理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股 商业银行治理 利益相关者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6,共2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探讨如何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按照新的营运框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照合规、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深入探讨了改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探讨如何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按照新的营运框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照合规、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深入探讨了改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深化改革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资本管理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5
作者 廖继胜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78-79,共2页
本文基于经济资本管理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认为通过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可以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而对其公司治理完善及提高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经济资本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任务目标条件下商业银行激励契约优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曲世友 崔莹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2,共5页
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除股东利益最大化和控制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之外,对债权人利益以及全社会福利的保护也成为了商业银行高管的任务之一。更多的任务目标条件导致激励契约也更为复杂。在委托代理框架下,进一步分析商业银... 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除股东利益最大化和控制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之外,对债权人利益以及全社会福利的保护也成为了商业银行高管的任务之一。更多的任务目标条件导致激励契约也更为复杂。在委托代理框架下,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与高管所承担的任务内容,基于此在Holmstrom-Milgrom模型框架下建立多任务商业银行高管激励契约并求出满足最优解的条件。分析可得当我国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无法提供最优激励时,管理层会愈发追求绩效来保证产出,进而减少在风险控制和承担社会责任上的努力。长期来看,若管理层欲获得最优激励,就必须保证对社会责任的努力是稳定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治理 多任务委托代理 社会责任 激励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治理机制对银行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易志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71-78,共8页
本文从贷款合约延续性出发,指出在贷款合约延续期间,外部要素市场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可以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财务健康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的业绩,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理论的间接银行外部治理理论。并且,本文还利用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 本文从贷款合约延续性出发,指出在贷款合约延续期间,外部要素市场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可以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财务健康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的业绩,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理论的间接银行外部治理理论。并且,本文还利用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度数据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般公司的外部要素市场竞争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完善的确改善了银行业绩,从而也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合约延续性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银行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