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慧型社区商业配置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康健 王成荣 王春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9-32,共4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慧型社区商业呈现空间复合化、功能多元化、智能体验化、便利性四大特征。本文遵循智慧赋能、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品质优先、试点先行、以人为本的六大原则,分智慧型社区商业中心和智慧型社区生活服务终端两个层级进...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慧型社区商业呈现空间复合化、功能多元化、智能体验化、便利性四大特征。本文遵循智慧赋能、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品质优先、试点先行、以人为本的六大原则,分智慧型社区商业中心和智慧型社区生活服务终端两个层级进行智慧型社区商业配置,并以北京社区商业为样本,从政策层面、需求层面、终端层面分析北京智慧型社区商业发展现状,对北京智慧型社区商业配置模式进行异质性分析,进而指导智慧型社区商业配置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智慧社区 商业配置 商业中心 生活服务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供应链管理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2
作者 马锐锋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0,共4页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了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其进行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出于维系客户关系、维持供应链正常运作、增强市场地位等目的,会主动增加商业信用二次配置;企业是通过主动增加...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了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其进行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出于维系客户关系、维持供应链正常运作、增强市场地位等目的,会主动增加商业信用二次配置;企业是通过主动增加抵押贷款及银行借款作为中介机制,增加对供应链上下游的现金支付,以及应收账款等来进行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公司风险承担 董责险 供应链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团队特征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成颂 唐伟正 蒋菡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1,共3页
结合高层梯队理论,以2002-2011年中国13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信贷资产配置比例与高管团队学历呈显著负相关、与高管团队年龄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高管团队任期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高层梯队理论 高管团队特征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 上市银行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经济后果:“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贞洁 李真真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2,共11页
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经济后果——究竟是对强势企业的“锦上添花”,还是对弱势企业的“雪中送炭”。研究结果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商业信用再配置主要表现为“雪中送炭”效... 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经济后果——究竟是对强势企业的“锦上添花”,还是对弱势企业的“雪中送炭”。研究结果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商业信用再配置主要表现为“雪中送炭”效应,商业信用资源主要从强势企业流向弱势企业,弱势企业是商业信用再配置的最大受益者,并且这一效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持续性。在微观层面上,商业信用再配置能修正初始配置时期的信贷资源扭曲现象,表现为一方面强势企业的商业信用流出削减了自由现金流,抑制了代理问题产生,另一方面弱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流入缓解了融资约束。宏观层面上,商业信用再配置促使资源从收益较低的行业流向收益较高的行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弱势企业的高管借助“红顶商人”身份等非正式制度和不断改善的外部环境谋取强势企业对其“雪中送炭”式的扶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再配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代理成本 融资约束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再配置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调节效应
5
作者 徐小阳 吴宇轩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4,共6页
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再配置对企业研发(R&D)投入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投资者情绪在商业信用再配置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R&D投入与其在商业信... 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再配置对企业研发(R&D)投入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投资者情绪在商业信用再配置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R&D投入与其在商业信用再配置中获得的商业信用显著正相关,投资者情绪在商业信用再配置与企业R&D投入的正向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即高涨投资者情绪会弱化商业信用再配置对企业R&D投入的正向效果。研究结论有助于从非理性视角理解商业信用再配置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应,对上市公司、政府监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再配置 R&D投入 投资者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商业生态配置对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双路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杨 梁宇萱 王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84-1791,共8页
基于双因素理论,对北京市502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证研究构建社区商业生态配置对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模型,旨在探索社区商业生态配置优化路径和管理重点。研究发现:商业生态配置可以分为基础型和品质提升型,当仅有基础型... 基于双因素理论,对北京市502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证研究构建社区商业生态配置对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模型,旨在探索社区商业生态配置优化路径和管理重点。研究发现:商业生态配置可以分为基础型和品质提升型,当仅有基础型商业配置时,其能通过提高居民社区服务评价而提升民生获得感;但当同时存在基础型和品质提升型商业配置时,只有品质提升型能够提高居民社区服务评价和满意度,进而增强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相比新社区,品质提升型商业配置的作用路径在老社区中的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获得感 幸福感 商业生态配置 社区服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阎欣 周建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196,共5页
消费作为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利器。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服务业发展同样遇到增长瓶颈,中小城市尤甚。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现状进行剖析,发现中小城市商业要素... 消费作为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利器。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服务业发展同样遇到增长瓶颈,中小城市尤甚。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现状进行剖析,发现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具体表现为商业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且供给结构性失衡、新兴商业类型与模式未能得到有效供给与配置、商业服务空间结构不能及时匹配城市发展空间架构等。结合分析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本文从商业供给类型、供给层次、供给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优化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策略,并认为城乡规划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合作发展的载体与桥梁,是中小城市商业要素配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优化策略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业要素配置 中小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购物行为对零售商业网点配置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陆岚 邓力红 +1 位作者 谭志敏 李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5,18,共3页
过去零售地理主要是从零售业的载体——商业中心、集市、各种商业机构和设施来研究零售业的空间结构,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零售商业网点配置的却很少。本文对广东江门市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制约因素和家庭购物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对... 过去零售地理主要是从零售业的载体——商业中心、集市、各种商业机构和设施来研究零售业的空间结构,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零售商业网点配置的却很少。本文对广东江门市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制约因素和家庭购物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对零售商业网点配置的影响,为江门市零售商业网点的调整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物行为 商业网点配置 商业地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机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段超颖 张文龙 郑睿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7,共12页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表现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卖空机制在约束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实业投资。作用机理检验表明,卖空机制通过减少企业超额融资、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与治理管理层自利行为,进而减少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本文为管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止金融与实体经济风险交叉传染以及促进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融资融券制度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影子银行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吗?——基于融资约束与资本结构调整的分析
10
作者 王妍 陈俊楷 《财会通讯》 2025年第20期93-97,共5页
文章以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污染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减少了污染企业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增... 文章以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污染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减少了污染企业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增强外部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来降低污染企业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供应链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和负债效率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面临绿色信贷政策时,污染企业出于降低财务风险和维护股价稳定的动机,会减少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融资约束 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评级、替代性融资与企业债务调整
11
作者 周丹 赵莉娜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4,共9页
本文利用2011—2021年的企业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替代融资背景下,信用评级变化对企业债务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资本市场与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关联时,发债企业面对信用评级信号的变化,其债务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决策与经典理论的预测并不... 本文利用2011—2021年的企业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替代融资背景下,信用评级变化对企业债务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资本市场与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关联时,发债企业面对信用评级信号的变化,其债务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决策与经典理论的预测并不一致。具体而言,信用评级信号并不显著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而是通过对融资约束和对企业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信用评级变化与“被动”债务调整正向关联,与“主动”债务调整负向关联;在对负债结构和流动性的影响上,评级下调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流动负债水平及占比,显著减少了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而增加了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本文为企业正确利用评级信号进行市场化的债务调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企业债务调整 替代性融资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