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的探索实践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7
1
作者 齐一鸣 陈闽 +5 位作者 王沫 徐一飞 高峰 曾凡 牛九龙 史旺林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8-194,共7页
在调研我国商业遥感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景”等典型商业遥感卫星进行梳理,总结了紧跟市场机遇、应用主导技术创新、产学联合研制模式转型等实践经验,得出了商业遥感卫星发展要以确保质量底线为基本原则,以创新为持续发展的... 在调研我国商业遥感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景”等典型商业遥感卫星进行梳理,总结了紧跟市场机遇、应用主导技术创新、产学联合研制模式转型等实践经验,得出了商业遥感卫星发展要以确保质量底线为基本原则,以创新为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应用与服务为发展重心的启示。最后,提出了打造健康生态圈、推动全产业链良性发展、深入挖掘市场空白、迎合市场需求和提供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商业市场 技术创新 研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迎龙 瞭望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45,共1页
据新华社2016年12月28日报道,当天,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外还搭载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高景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由2... 据新华社2016年12月28日报道,当天,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外还搭载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高景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由2颗0.5m分辨率的光学卫星组成,具有专业级的图像质量、高敏捷的机动性能、丰富的成像模式和高集成的电子系统等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发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卫星搭载 高分辨率 长征二号丁 运载火箭 自主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回清晰图像
3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55,共2页
据中国航天报2017年3月15日报道,2026年底发射的高景一号卫星经在轨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高景一号卫星图像清晰,辐射分辨率达到11位/像素,无须地面控制点的几何定位精度达5~8m,高程相对精度达到1m,对较大面积区域的单次过境采集... 据中国航天报2017年3月15日报道,2026年底发射的高景一号卫星经在轨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高景一号卫星图像清晰,辐射分辨率达到11位/像素,无须地面控制点的几何定位精度达5~8m,高程相对精度达到1m,对较大面积区域的单次过境采集能力达到60km×70km,每天的拍摄能力达到90万平方千米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卫星图像 清晰 拍摄能力 辐射分辨率 地面控制点 中国航天 在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民商卫星遥感数据一站式服务平台数据检索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廖楚江 孟令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6-413,共8页
遥感数据的开放共享主要通过数据政策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来保障,数据政策决定了哪些数据可以共享,共享平台则可以提供数据检索下载服务.近年来,我国在数据政策制定和共享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极大地促进了以高分专项和空间基础设施为代... 遥感数据的开放共享主要通过数据政策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来保障,数据政策决定了哪些数据可以共享,共享平台则可以提供数据检索下载服务.近年来,我国在数据政策制定和共享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极大地促进了以高分专项和空间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国产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应用.随着遥感业务化应用的不断拓展,国产商业遥感卫星数据需求越来越大,亟需建设民商遥感数据一站式服务平台.本文探讨了国内外遥感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平台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各大商业遥感数据销售平台的检索功能,系统梳理了民商遥感数据一站式服务平台需求,设计了一种技术流程,最后结合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服务平台,提出了遥感数据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技术流程设计和实现方法,开发实现了平台原型系统.针对公益需求的数据检索应用表明,该平台能一站式提供民商数据获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数据共享 民用遥感卫星 商业遥感卫星 数据检索 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批产化遥感卫星的热控系统研制优化与实践
5
作者 张源博 黄健 +4 位作者 孔林 柏添 申明 陈茂胜 邹吉炜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2,共12页
文章针对批产化遥感卫星研制要求,探索了热控系统的优化策略,应用于“吉林一号”某批产卫星的研制过程。相较单星侧重于目标可行性验证的研制流程,批产卫星的研制重点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生产。文章遵循结构-热控一体化的思路,进行... 文章针对批产化遥感卫星研制要求,探索了热控系统的优化策略,应用于“吉林一号”某批产卫星的研制过程。相较单星侧重于目标可行性验证的研制流程,批产卫星的研制重点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生产。文章遵循结构-热控一体化的思路,进行了低外热流敏感性、低控温功耗、低材料成本的热控设计;依托脉动式AIT生产线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细化热控实施流程,缩短准备工作时长,灵活安排人员工位,大幅提升卫星生产效率;依据批产卫星的热控设计特点及试验需求,采用基于等效热沉的外热流模拟方法,降低了真空热试验的复杂性。当前该型号批产遥感卫星已生产并发射54颗,卫星在轨状态良好,该热控批产化研制思路可为其他批产卫星的研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批产化 热控设计 真空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倾角轨道微小遥感卫星的热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17
6
作者 柏添 孔林 +2 位作者 黄健 姜峰 张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97-2506,共10页
为了满足卫星平台热控指标及空间相机桁架的精密控温需求,同时尽量降低卫星主动热控功耗,合理规划了卫星热传递网络,并进行了相机高精度控温设计。根据卫星结构布局、单机功耗分布和低倾角空间外热流特点进行了任务分析,确定了热设计的... 为了满足卫星平台热控指标及空间相机桁架的精密控温需求,同时尽量降低卫星主动热控功耗,合理规划了卫星热传递网络,并进行了相机高精度控温设计。根据卫星结构布局、单机功耗分布和低倾角空间外热流特点进行了任务分析,确定了热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了卫星热控系统的详细设计,通过标定测温电路,采用多层表面均温措施和开设各组件间的热交换通道,合理利用整星资源进行了一体化热控设计,并进行了热仿真分析。最后开展了卫星热平衡试验,对热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卫星在轨飞行数据表明,卫星各单机温度处于-0.5~28.8℃,相机桁架的温度波动和均一性小于±0.15℃,在轨平均功耗为9.3 W,满足平台的控温指标与相机的成像需求。热控分系统质量为1.5 kg,仅占比整星质量的3%,为低成本商业遥感卫星的热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低倾角轨道 热设计 热试验 在轨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ldView-2卫星成功发射
7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5期96-96,共1页
全球著名的高分辨率商业影像数据提供商Digital Globe公司10月8日宣布,WorldView-2卫星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搭载波音Delta Ⅱ7920火箭成功升空。WorldView-2卫星是Digital Globe公司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商业遥感卫星。
关键词 商业遥感卫星 发射 高分辨率 DELTA 影像数据 空军基地 提供商 波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新闻
8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178,共4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向用户提供多型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捷龙号微型运载火箭的发射服务,并提供定制、搭载、合并发射等需求。通信卫星应用方面,公司正在推进“鸿雁”星座计划,预计2023年完成系统一期建设。商业遥感卫星方面,公司自主投入的高景一号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具备1天重访的全球观测能力。后续,公司将发展高端光学卫星、敏捷SAR卫星等商业遥感卫星,增加商业遥感卫星多样性。不仅如此,公司还将积极开放供应链,向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符合供应方要求的企业和单位敞开大门,积极推进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商业航天元器件、商业航天测控以及小卫星等联盟的组建,加强资源共享,探索技术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商业航天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卫星移动通信 商业遥感卫星 卫星应用产业 商业发射 发射服务 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