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品名称与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反思与重构——关于保护正当性和保护路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孔祥俊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74,共18页
当前司法中的主流观点将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的商品化权益定位为因在作品中的知名所产生的权益,实质上被当作著作权的派生权益,并据此设定了保护条件。这种保护态度在正当性上存在固有缺陷,在制度设计上不能自洽和融贯。未经实际商品化... 当前司法中的主流观点将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的商品化权益定位为因在作品中的知名所产生的权益,实质上被当作著作权的派生权益,并据此设定了保护条件。这种保护态度在正当性上存在固有缺陷,在制度设计上不能自洽和融贯。未经实际商品化的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即便具有知名度和潜在商业价值,并不当然成为受保护的现实法益。此类商品化权益应当源于原作品以外的商品化行为,且最终定位于商业标志性权益,按照商业标志性权益进行法律保护。不受著作权保护,又未经实际商品化的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通常属于不受保护的利益,应当归入公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名称 角色名称 商品化权益 商业标志性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