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MV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41
1
作者 杨秀云 蒋园园 段珍珍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介绍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MV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 在介绍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MV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013年45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45家非ST公司以及2014年20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20家非ST公司为样本,对样本的违约距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KMV模型基本上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违约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识别能力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模型所要求的一些假设条件在我国尚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等因素有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债务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综合利用KMV模型与债务公司的财务数据会使信用风险的度量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V模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志辉 李萌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71,共11页
本文以贷款不良率作为信用风险高低的衡量标准,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Fisher线性方法、Logit模型、BP神经网络技术构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模型。实证和比较分析表明,盈利性指标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最大,资本市场指标的解释力并不显著。... 本文以贷款不良率作为信用风险高低的衡量标准,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Fisher线性方法、Logit模型、BP神经网络技术构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模型。实证和比较分析表明,盈利性指标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最大,资本市场指标的解释力并不显著。相对于其他两类模型,Logit模型具有更强的信用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但在应用时必须将其与定性分析以及其他定量模型相结合并保持模型的定期更新,以减少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中国 资本市场 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及比较——基于KMV模型及面板数据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晟 张宇航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8,共8页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运用恰当的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诸多模型中,KMV模型被视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信用风险量化评估技术,该动态模型不仅可以依据历史数据进行调整,还具有一...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运用恰当的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诸多模型中,KMV模型被视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信用风险量化评估技术,该动态模型不仅可以依据历史数据进行调整,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笔者选取了2010—2015年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KMV模型计算出每个商业银行的违约距离,随后通过面板数据对于影响违约距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银行相对于非国有银行而言其信用风险相对较低,而商业银行的总不良贷款率、贷存比以及资产规模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国有银行之外的其他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切实提高非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控制其不良贷款率的高低,降低其对信用风险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P公司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殷建红 杜亚怀 张瑞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102,共14页
赊销带来的商业信用违约现象长期影响着中国企业的资金链,导致企业承担居高不下的坏账成本。本文从客户信用评级入手,以P公司商业信用管理为案例,研究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因素和非... 赊销带来的商业信用违约现象长期影响着中国企业的资金链,导致企业承担居高不下的坏账成本。本文从客户信用评级入手,以P公司商业信用管理为案例,研究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同时,运用统计方法 (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可以有效优化信用评级模型,能改善评级预测准确性,能为评级指标的选取与权重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信用风险 信用评级 多元排序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V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证分析——以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凌江怀 刘燕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148,209,共7页
以10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样本银行的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据,运用KMV模型度量银行的信用风险,检验KMV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运用KMV模型计算得出的银行预期违约率(EDF)与信用评级... 以10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样本银行的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据,运用KMV模型度量银行的信用风险,检验KMV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运用KMV模型计算得出的银行预期违约率(EDF)与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的信用评级相吻合;预期违约率值越大表示违约的可能性越大,而信用等级则越低,并且,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受银行资产规模、偿债能力以及资产稳定性等财务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提升客户资信资源的质量,实施贷款组合和差别定价,特别是要加快建立违约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KMV模型 预期违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闽 林成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构建一个适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十分重要.本文基于近年来在智能学习系统领域发展起来的新理论,引入小样本学习的通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与多元判别分...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构建一个适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十分重要.本文基于近年来在智能学习系统领域发展起来的新理论,引入小样本学习的通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与多元判别分析、以及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用于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评估 多元判别分析 贷款业务 资产业务 模型 发展 支持向量机(SVM) 学习算法 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混合判别模型及实证分析——以山东省24家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焦继文 王福重 郭春媛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82,共13页
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加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国内外政府、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监管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山东板块的24家公司作为样... 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加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国内外政府、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监管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山东板块的24家公司作为样本,通过选取相对合理的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对指标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压缩,进而构建了主成分分析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混合评估判别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种混合模型的识别误差很小且效率较高,为商业银行有效地评估和识别信用风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混合评估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及应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顾海峰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2,共5页
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是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目标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企业层面,贷款企业信用质量状况将对应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水平。对此,从贷款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两个层面设计信用风险... 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是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目标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企业层面,贷款企业信用质量状况将对应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水平。对此,从贷款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两个层面设计信用风险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给出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应用实例。研究发现,在信用平稳下,依赖于专家评判及打分方式,使得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于解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问题具有很好的操作便利性;也可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信用风险监测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平稳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测度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国际比较与改进 被引量:7
9
作者 汪办兴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70,共6页
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发展到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为代表的模型化管理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采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贷款风险度方法仍主要以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为主,在风险与资本定量计量上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研究遵循“路... 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发展到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为代表的模型化管理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采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贷款风险度方法仍主要以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为主,在风险与资本定量计量上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研究遵循“路径依赖”的改进路径思路,在细致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贷款风险度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寻找改进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模型 贷款风险度 改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华明 向颖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1,共5页
信用风险特别是信贷风险,是我国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如何构建恰当的信用风险模型来预测信用风险的大小从而避免这类风险的发生,对我国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将... 信用风险特别是信贷风险,是我国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如何构建恰当的信用风险模型来预测信用风险的大小从而避免这类风险的发生,对我国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将影响信用风险的多种因素通过所考察的指标自身的变化来反映,考察的因素较为全面,模拟较为准确,这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研究——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海峰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5,125-126,共7页
在信用平稳状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主要依赖于模糊评估方法,但是在信用突变状态下,模糊评估方法存在着功能局限。对此,文章给出了基于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的熵权物元可拓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在信用平稳状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主要依赖于模糊评估方法,但是在信用突变状态下,模糊评估方法存在着功能局限。对此,文章给出了基于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的熵权物元可拓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进行了测度模型的实证分析。文章认为,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优势在于,通过物元可拓理论与信息熵理论相融合的熵权物元可拓方法,使得信用突变状态下信用风险的测度结果具有较好的平滑性与客观性,提高了信用风险测度结果的精确度,很好地解决了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突变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测度模型 熵权物元可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基于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海峰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103,共11页
在信用突变下,依赖于模糊评价技术的传统预警模型存在较大局限性,对此,基于偏好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相融合的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选取江苏苏州地区某样本企业不同时间点的实测数据,对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过程进行实证分析... 在信用突变下,依赖于模糊评价技术的传统预警模型存在较大局限性,对此,基于偏好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相融合的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选取江苏苏州地区某样本企业不同时间点的实测数据,对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预警结果进行评价。文章认为,信用突变促使样本企业对应于不同时间点的警情质量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但是,并未引发样本企业警情等级短期内出现"跳跃式"突变,样本企业警情等级始终处于轻度状态,这足以表明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预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突变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银行预警系统 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 信贷市场 金融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海峰 《金融监管研究》 2014年第1期6-23,共18页
传统的模糊评估方法对于信用平稳下的信用风险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信用突变下,模糊评估方法存在功能局限,容易引发测度等级的过度跳跃。对此,本文基于偏好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相结合的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方法,构建了信用突变下... 传统的模糊评估方法对于信用平稳下的信用风险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信用突变下,模糊评估方法存在功能局限,容易引发测度等级的过度跳跃。对此,本文基于偏好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相结合的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方法,构建了信用突变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以苏州地区某化工企业为样本,选取其在不同时间点的实测数据,对测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宏观信用环境的突变,促使样本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出现了小幅度提高,但尚未引发其信用风险等级在短期内出现"跳跃式"突变,其信用风险等级始终处于轻度状态。这足以表明,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信用突变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难题。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突变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测度模型 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贷款利率市场化后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模型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晓夏 刘融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153,共4页
贷款利率市场化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革命性步伐,然而在目前的金融生态下,如果各商业银行在内部定价体系尚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无自律的价格恶性竞争,将加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引发金融震荡。同样,... 贷款利率市场化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革命性步伐,然而在目前的金融生态下,如果各商业银行在内部定价体系尚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无自律的价格恶性竞争,将加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引发金融震荡。同样,在个人信贷业务领域,如果缺失合理的个人信贷定价机制,价格竞争将让各商业银行价格与风险产生新的不对称,从而引发商业银行体系的崩溃。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定价机制的重要环节是个人信用评估。因而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个人信用评估,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实现贷前风险控制、建立合理有效的个人信贷定价机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个人信用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模型的新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天芸 《经济与管理》 2006年第11期74-77,共4页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能力。《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鼓励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更多地使用内部模型,这意味着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应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中国银行业要健康、...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能力。《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鼓励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更多地使用内部模型,这意味着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应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中国银行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模型 新巴塞尔协议 信用风险模型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良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风险评估模型 实证分析 银行信用 主营业务利润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商业 净资产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信息资源的定价策略及理论模型构建研究
17
作者 胡安安 王晋 黄丽华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6,共5页
商业信用信息资源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进行合理定价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从效用属性与成本属性入手对其的定价策略进行探讨,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分析建立了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定价模型。研究发现应坚持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当满足一... 商业信用信息资源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进行合理定价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从效用属性与成本属性入手对其的定价策略进行探讨,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分析建立了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定价模型。研究发现应坚持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需要引入公共资金介入进行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效用属性 成本属性 定价模型 定价机制 定价策略 信用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华明 向颖珍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年第3期75-78,共4页
国外信用风险分析模型主要有KMV信用监测模型、信用度量技术、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和麦肯锡模型四种;中国学者根据中国银行业的情况,在信用风险建模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侧重于对贷款企业的财务分析,二是侧重于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的分... 国外信用风险分析模型主要有KMV信用监测模型、信用度量技术、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和麦肯锡模型四种;中国学者根据中国银行业的情况,在信用风险建模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侧重于对贷款企业的财务分析,二是侧重于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的分析,三是从银行和企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应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采用ARMA模型构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荣 何有世 王步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8,共5页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既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甄别、定价的关键,也是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性监管的基础。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可为中国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既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甄别、定价的关键,也是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性监管的基础。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可为中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度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 被引量:4
20
作者 纪佃波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1,共21页
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来影响银行信贷行为,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政策当局亟需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利用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准则改革——2018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 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来影响银行信贷行为,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政策当局亟需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利用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准则改革——2018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否及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过度增长。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可显著降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从机制分析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主要通过充分性效应和及时性效应两条路径作用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于以权重法进行资本计量的银行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而言,其抑制信贷过度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本文丰富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经济后果的有关研究,为会计准则制定与金融监管政策调整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信贷过度增长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