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票据化
1
作者 邝永渠 《南方金融》 1987年第4期33-33,共1页
从四月一日起,我省银行系统全面开展商业汇票承兑与贴现业务。这是银行改革的重要环节,对搞活资金具有现实意义,切望银企真诚合作——
关键词 商业汇票 商业信用票据化 贴现业务 承兑 票据信用 工商银行 积极推进 企业 资金周转 商品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票据化经验荟萃
2
作者 吴昊 《南方金融》 1987年第4期31-32,共2页
银行办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早在几年前已被列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海、重庆、武汉等试点城市首先推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如何实现商业信用票据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是他们的经验之荟萃,在全省开始全面... 银行办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早在几年前已被列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海、重庆、武汉等试点城市首先推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如何实现商业信用票据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是他们的经验之荟萃,在全省开始全面推行此项业务之时,无疑是很值得我省银行与企业的有关同志借鉴的。一、观念变革我国建国后,对商业信用一直持否定态度,强调只准搞银行信用,不准搞商业信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迅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促使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认为商业信用应该开放。1980年上半年上海市银行组织了一些有丰富金融业务经验和经济知识的行家及有关业务部门的同志,开始了对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边研讨、边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票据化 商业汇票 贴现业务 银行与企业 商品经济 重要内容 银行承兑汇票 金融体制改革 上海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商业信用票据化的阻力及其对策探讨
3
作者 胡启厚 黄旭东 《武汉金融》 1987年第10期14-18,共5页
从目前散见于杂志文献的文章来看,人们对商业信用票据化和商业票据承兑贴现的意义、作用谈得很多,但对于如何实行商业信用票据化,在推广商业票据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阻力则还探讨研究的不够。本文试图从对湖北省襄樊市开展商业票据... 从目前散见于杂志文献的文章来看,人们对商业信用票据化和商业票据承兑贴现的意义、作用谈得很多,但对于如何实行商业信用票据化,在推广商业票据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阻力则还探讨研究的不够。本文试图从对湖北省襄樊市开展商业票据业务的情况调查出发,就商业信用票据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阻力以及造成这些问题、阻力的原因和症结作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推进商业信用票据化进程提出我们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票据化 票据业务 贴现业务 银行承兑 资金周转 人民银行 工商银行 结算在途资金 再贴现 成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广泛推行商业信用并使之票据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业信用的再认识
4
作者 罗福群 《南方经济》 1988年第5期34-38,41,共6页
五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在计划经济指导下试行商业信用》的文章(见《南方经济》一九八三年第二期),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我虽然提出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也有必要推行商业信用,但同时又提出许多限制商业信用的条件,如“不能使用商业票据,... 五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在计划经济指导下试行商业信用》的文章(见《南方经济》一九八三年第二期),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我虽然提出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也有必要推行商业信用,但同时又提出许多限制商业信用的条件,如“不能使用商业票据,禁止商业票据流通”,“把商业信用纳入国家计划,并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等观点,现在看来都是不正确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理论探讨的逐步深入,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业信用的问题进行重新探讨,使商业信用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商业信用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要发展商品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票据化 商业票据 银行信用 计划经济 票据流通 票据贴现 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作用 银行信贷 审批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商业信用 搞活国民经济——从试行票据承兑与贴现谈起
5
作者 黄方聪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0期16-18,共3页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导商业信用纳入国家计划轨道,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搞活资金,为发展生产与扩大商品流通服务,省分行制订了《票据承兑与贴现试行办法》,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办此项业务。这是银行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有...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导商业信用纳入国家计划轨道,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搞活资金,为发展生产与扩大商品流通服务,省分行制订了《票据承兑与贴现试行办法》,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办此项业务。这是银行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有限制地开放商业信用,搞活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票据化 票据承兑贴现 国民经济发展 票据贴现 贴现业务 重要措施 工商企业 商品 国家计划 银行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管好商业信用刍议
6
作者 杨跃华 张登云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6期34-36,共3页
中央银行成立后第一年的工作重点是“紧缩银根,稳定货币”。这一方针是在总结了前几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趋势以及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后制定的。贯彻“紧缩银根,稳定货币”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加强信用的集中管理就是一个非... 中央银行成立后第一年的工作重点是“紧缩银根,稳定货币”。这一方针是在总结了前几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趋势以及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后制定的。贯彻“紧缩银根,稳定货币”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加强信用的集中管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票据化 银行承兑汇票 中央银行 国民经济 稳定货币 银行信用 紧缩银根 信用活动 企业 经济发展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刘飞 《西南金融》 1991年第7期68-69,共2页
自1987年人民银行颁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以来,我市银行相继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说来这项业务发展步伐缓慢,尚存在不少问题,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使这项业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贴现业务 商业汇票承兑 票据承兑 人民银行 商业信用票据化 结算工具 信用贷款 会计部门 承付期限 承兑汇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亟需引入正轨
8
作者 陆炳暖 《南方金融》 1987年第10期32-32,共1页
商业汇票承兑方式,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信用票据化后,被广泛使用的期货或分期付款的交易结算方式,是商业信用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是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件新鲜事物。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 商业汇票承兑方式,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信用票据化后,被广泛使用的期货或分期付款的交易结算方式,是商业信用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是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件新鲜事物。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指企业相互间买卖商品,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的方式而发生的借贷活动。商业信用在资本主义商品交易过程中,卖方有货需卖而买方无钱购货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因此,采用了商业信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票据化 商业汇票 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国家 商业承兑汇票 商品资金 商品形态 结算方式 企业 分期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运用商业信用
9
作者 雷彪 《学术论坛》 1984年第1期36-38,共3页
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运用过商业信用,它在当时新建的国营企业之间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营经济还利用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实现对其他经济成份的领导。例如:通过赊销商品来扶植供销... 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运用过商业信用,它在当时新建的国营企业之间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营经济还利用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实现对其他经济成份的领导。例如:通过赊销商品来扶植供销合作社发展,以及通过加工、订货、代销、经销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可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商业信用却被认为是一种脱离计划、脱离监督的资金再分配形式而被限制,其中保留部分也纳入银行信用之中。近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调整和改革的需要,商业信用又被恢复运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正确运用 支付能力 社会主义改造 商业信用票据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流通 交易双方 再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基本措施
10
作者 廖文勇 《西南金融》 1993年第11期12-13,共2页
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意味着我国专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即是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商业银行。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 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意味着我国专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即是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商业银行。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专业银行同财政的关系没有理顺。近年来,信贷资金财政化现象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改革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 政策性业务 贷款投向 信贷管理体制 贷款风险度 资产风险 政策性贷款 商业信用票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实行票据化结算初探
11
作者 张国亮 吴浩 《武汉金融》 1987年第2期27-29,共3页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结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增添了票汇、定额转帐支票、旅行支票等结算方式,限制了托收承付结算的范围,在有些地方试办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扩大了同城结算的范围,改进了同城票据清算办法,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银行结算...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结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增添了票汇、定额转帐支票、旅行支票等结算方式,限制了托收承付结算的范围,在有些地方试办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扩大了同城结算的范围,改进了同城票据清算办法,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银行结算方式的改革仍落后于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不适应并有碍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结算方式的约束力不强。现行的结算凭证,虽有票据的形式,但不具备票据的实质和特点,如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结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银行承兑 同城票据清算 银行结算 委托收款 贴现业务 结算方式 商业信用票据化 转帐支票 同城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严格控制信用总量若干问题的思考
12
作者 张士学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9,共6页
对严格控制信用总量若干问题的思考张士学严格控制信用总量,是国务院确定的1994年金融工作总方针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改革战略选择由渐进转向加速、由局部推开转向整体配套的新形势下,加强宏观调控,控制信用总量,防止通货膨... 对严格控制信用总量若干问题的思考张士学严格控制信用总量,是国务院确定的1994年金融工作总方针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改革战略选择由渐进转向加速、由局部推开转向整体配套的新形势下,加强宏观调控,控制信用总量,防止通货膨胀,对促进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有着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创造 中央银行 促进改革 整体配套 信贷结构 基础货币 商业信用票据化 贷款计划 货币信贷 贷款限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改革方向的“六化”
13
作者 木子 《南方金融》 1987年第12期34-34,共1页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童赠银今年9月在云、贵、川、桂、藏、渝有形资金市场第一次交易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金融改革所走过的路,并指出金融改革发展方向在于“六化”——即商业信用票据化。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商业信用票据化 中国人民银行 改革方向 交易会 改革发展方向 行长 总行 资金市场 有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票据承兑贴现与发展商品经济
14
作者 邵松乔 孔凡胜 《西南金融》 1986年第9期22-23,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资金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开辟和逐步发展社会主义资金市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是建立间接控制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资金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开辟和逐步发展社会主义资金市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是建立间接控制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市场 票据承兑 银行承兑汇票 贴现业务 宏观管理体制 商业信用票据化 信用工具 票据贴现 商业承兑汇票 间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金市场发展要与专业银行企业化同步
15
作者 周鉴郁 《西南金融》 1987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些不同形式的资金市场,并初步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发挥了筹集和调剂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就资金市场的现状分析,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不同...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些不同形式的资金市场,并初步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发挥了筹集和调剂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就资金市场的现状分析,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不同步。专业银行的资金融通是资金市场的重要内容。因此,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要以专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为前提。由于专业银行是资金市场的主要参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市场 引导资金流向 企业经营 基层银行 信贷管理体制 借贷双方 商业信用票据化 人民银行 信用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宏观调控机制 促进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16
作者 陈岳垠 王懋槐 余曼云 《西南金融》 1990年第1期25-26,29,共3页
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总的要求应当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控制总量为前提;以扶优限劣,保证重点为手段。通过信贷资金在各类产业、产品中的合理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目前,这项工作虽取得一定成... 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总的要求应当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控制总量为前提;以扶优限劣,保证重点为手段。通过信贷资金在各类产业、产品中的合理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目前,这项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步履艰难,有待于继续深入和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结构 宏观调控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 扶优限劣 固定资产贷款 控制总量 农业贷款 商业信用票据化 清算中心 票据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的融资证券化道路
17
作者 朱从玖 《西南金融》 1988年第2期21-23,共3页
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必然要求社会经济单位发行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社会经济单位也要因此改变自己的融资方式,即从谋求贷款、拨款等筹资方式转到较多利用证券集资的方式。这种改变的必要性和意义多大。
关键词 融资证券 资产流动性 商业汇票 股票发行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信用票据化 中央银行 商业承兑汇票 票据业务 国库券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市场为取向深化金融改革的探讨
18
作者 萧永忠 《西南金融》 1993年第1期28-29,共2页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个重大问题上的新的重大突破。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强化,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将转向以市场为基础。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调节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资源配置 主体业务 政策性业务 市场机制 资金市场 商业信用票据化 运用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票据承兑贴现的经济功能和推广途径
19
作者 汤大生 《金融与经济》 1987年第7期22-24,共3页
实现商业信用票据化是引导商业信用走向银行信用轨道的关键。为了加快票据业务在融资领域里的推广进程,本文就票据承兑贴现在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功能和推广途径谈点浅见。一、对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经济功能的认识票据承兑贴现是一项国... 实现商业信用票据化是引导商业信用走向银行信用轨道的关键。为了加快票据业务在融资领域里的推广进程,本文就票据承兑贴现在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功能和推广途径谈点浅见。一、对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经济功能的认识票据承兑贴现是一项国际通用的传统业务,但在我国未曾得到全面推行和运用,所以存在着推行意识上的自然障碍。此项业务自从1985年4月1日正式开办以来,推广速度缓慢,承兑贴现金额有限,普及面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承兑贴现 推广途径 票据业务 经济功能 商业信用票据化 贴现业务 银行信用 结算方式 商业票据 人民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资金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
20
作者 陈浩武 《武汉金融》 1988年第4期4-6,共3页
现在运行中的资金市场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现有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实现企业化经营,使资金市场活动主体残缺我国的资金市场,基本上是在旧的金融体制下成长的,它的发展受到旧体制的限制。由于作为资金经营者的专业银行没有实行企业... 现在运行中的资金市场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现有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实现企业化经营,使资金市场活动主体残缺我国的资金市场,基本上是在旧的金融体制下成长的,它的发展受到旧体制的限制。由于作为资金经营者的专业银行没有实行企业化,主体缺乏参与市场活动的动力。当专业行没有资金时,它首先向上级行申请指标,我们现行的资金分配的纵向性又支持了达一点,每年所增贷款总量85%在北京已分配了,剩下的15%又大部分在省一级分配给专业银行。这种分配方式,助长了专业银行在资金上的垄断性,专业银行充当了实质上的“最后贷款者”形象。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市场 贷款者 金融机构 活动主体 拆出资金 金融体制 信贷指标 信用工具 商业信用票据化 企业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