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供应链管理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1
作者 马锐锋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0,共4页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了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其进行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出于维系客户关系、维持供应链正常运作、增强市场地位等目的,会主动增加商业信用二次配置;企业是通过主动增加...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了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其进行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出于维系客户关系、维持供应链正常运作、增强市场地位等目的,会主动增加商业信用二次配置;企业是通过主动增加抵押贷款及银行借款作为中介机制,增加对供应链上下游的现金支付,以及应收账款等来进行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公司风险承担 董责险 供应链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机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段超颖 张文龙 郑睿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7,共12页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表现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卖空机制在约束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实业投资。作用机理检验表明,卖空机制通过减少企业超额融资、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与治理管理层自利行为,进而减少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本文为管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止金融与实体经济风险交叉传染以及促进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融资融券制度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影子银行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评级、替代性融资与企业债务调整
3
作者 周丹 赵莉娜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4,共9页
本文利用2011—2021年的企业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替代融资背景下,信用评级变化对企业债务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资本市场与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关联时,发债企业面对信用评级信号的变化,其债务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决策与经典理论的预测并不... 本文利用2011—2021年的企业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替代融资背景下,信用评级变化对企业债务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资本市场与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关联时,发债企业面对信用评级信号的变化,其债务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决策与经典理论的预测并不一致。具体而言,信用评级信号并不显著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而是通过对融资约束和对企业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信用评级变化与“被动”债务调整正向关联,与“主动”债务调整负向关联;在对负债结构和流动性的影响上,评级下调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流动负债水平及占比,显著减少了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而增加了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本文为企业正确利用评级信号进行市场化的债务调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企业债务调整 替代性融资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