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块链环境下基于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供应链运营决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道平 朱梦影 董汉玺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5,共13页
应用区块链可以解决现有商业信用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交货期过长、产品真实性难以保证和零售商不按时还款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应用区块链与未应用区块链的两种商业信用融资模式,运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两种模式下供应链的最优批发价和零售... 应用区块链可以解决现有商业信用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交货期过长、产品真实性难以保证和零售商不按时还款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应用区块链与未应用区块链的两种商业信用融资模式,运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两种模式下供应链的最优批发价和零售价决策,研究未应用区块链时产品为真的概率、零售商期末按时支付剩余款项的概率、零售商违约对供应商造成的损失比例、应用区块链的单位运营成本和应用区块链后的交货期等因素对供应链运营决策和成员期望利润的影响,分析应用区块链后商业信用融资的价值。研究表明:当引入区块链缩短交货期、确保产品为真等功能带来的益处大于一定程度时,零售价和批发价高于传统模式;若零售商违约的可能性非常低,或者即使零售商违约,供应商的损失也不大,则传统模式下的批发价和零售价更高。若区块链运营成本小于零售商愿意支付的阈值,选择应用区块链对供应链所有企业而言均有利;而若区块链运营成本大于供应商愿意支付的阈值,供应链中任何企业均不会因应用区块链而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商业信用融资 运营成本 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企业流程数字化与商业信用结构调整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柏 鞠瑶蕾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8,共11页
业务流程的数字化重构是打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第一要务,可对供应链上的资金配置策略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流程数字化对商业信用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业务流程数字化... 业务流程的数字化重构是打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第一要务,可对供应链上的资金配置策略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流程数字化对商业信用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业务流程数字化显著改善了企业的商业信用结构,表现为在销售活动中较多地使用应收票据和预收款项等低风险的商业信用模式;客户集中度对上述关系具有正面调节效果。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流程数字化通过提高客户的偿付能力和信息透明度,最终作用于商业信用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商业信用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降低企业总体风险,说明流程数字化促使企业调整商业信用结构,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长期正效益。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可靠经验证据,对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结构 业务流程数字化 客户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俊 马阿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8,共8页
文章以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并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变量,企业规模、抵押能力、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所属地区为调节变量,分析它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 文章以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并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变量,企业规模、抵押能力、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所属地区为调节变量,分析它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是这一影响的作用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企业规模小、抵押能力弱、行业竞争激烈、隶属于东部地区的分组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数字金融发展和商业信用供给决策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商业信用供给 行业竞争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融资与食品安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璇 熊保维 +1 位作者 许林丽 李春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8,共16页
本文根据2015—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批次抽检信息构造企业层面的食品安全水平指标,并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的第一次修订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商业信用融资对上市企业食品安全水平的影响及其... 本文根据2015—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批次抽检信息构造企业层面的食品安全水平指标,并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的第一次修订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商业信用融资对上市企业食品安全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治理作用。商业信用融资不仅能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还能有效发挥供应商的监督作用,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促进其产品创新能力,从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对食品安全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信任水平较低、营商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加明显。本文研究将商业信用融资的公司治理机制拓展到食品领域,提出了金融市场食品安全治理的新途径。商业信用的供应方作为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利益攸关集团,对产品质量的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产业链监督的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食品安全水平 供应商监督 广义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创新投资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所有制差异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纪建悦 周婧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投资和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机制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企业所有制差异,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商业信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直接影响,以及商业信用通过缓解创新投资活动中的融... 投资和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机制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企业所有制差异,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商业信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直接影响,以及商业信用通过缓解创新投资活动中的融资约束状况而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间接激励作用。研究发现,商业信用通过发挥债权的相机治理作用提升了企业的投资效率,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企业研发强度在商业信用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商业信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由此引发的行业同群效应会增加行业竞争程度,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另外,就企业所有制差异而言,利用商业信用,非国有企业不仅能更有效地直接缓解非效率投资状况,也能更好地通过增加投资力度而间接提升投资效率。就企业规模差异而言,小规模企业投资效率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中获益更加明显。因此,应引导不同企业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适度提升研发强度,实现投资效率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创新投资 企业所有制 企业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策略、供应链关系与企业商业信用资源配置
6
作者 黄慧微 曹子轩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74-79,共6页
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融资和供给两维度解释企业商业信用资源配置情况,实证检验创新策略、供应链关系和商业信用资源配置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链关系集中度与商业信用融资和商业信用供给均显著正相... 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融资和供给两维度解释企业商业信用资源配置情况,实证检验创新策略、供应链关系和商业信用资源配置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链关系集中度与商业信用融资和商业信用供给均显著正相关;实质性创新与商业信用融资显著正相关、与商业信用供给显著负相关,策略性创新与商业信用融资显著负相关、与商业信用供给显著正相关;实质性创新显著增强供应链关系集中度与商业信用融资的正相关程度、削弱供应链关系集中度与商业信用供给的正相关程度,策略性创新显著削弱供应链关系集中度与商业信用融资间的正相关程度、增强供应链关系集中度与商业信用供给间的正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关系集中度 商业信用融资 商业信用供给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信”助“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被引量:2
7
作者 丁怡帆 马云飞 魏彦杰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102,共23页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推进信用制度化建设的内在基础,也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社会信用体系分批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推进信用制度化建设的内在基础,也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社会信用体系分批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且该结论在动态效应检验、PSM-DID以及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下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强声誉以及降低经营风险来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异质性检验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地位低、代理冲突大的企业以及信贷约束高、信用割裂严重的地区中更为明显。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引致的商业信用融资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并降低金融投资水平,即可以有效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文章揭示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促进微观主体间互惠合作的具体形式,对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商业信用融资 制度化信用 “小范围”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议价能力与商业信用融资:基于纵向一体化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泽广 苑秉纪 黄远标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8,共10页
近年来,采用供应链视角来探究企业的商业信用行为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新范式。基于2000—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纵向一体化视角研究了客户议价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提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当供应链中下游客户企业具有较强的... 近年来,采用供应链视角来探究企业的商业信用行为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新范式。基于2000—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纵向一体化视角研究了客户议价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提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当供应链中下游客户企业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时,通常表现为供应商企业市场势力相对较弱或客户集中度较高,供应商企业倾向于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撑了“客户议价能力假说”。然而,企业外部的纵向一体化程度会显著地影响产业链内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供给。具体而言,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会向下游客户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同时强化客户议价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市场势力所传递的议价能力会沿着供应链扩散,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行为,并且企业所处行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成为理解其商业信用行为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一体化 客户议价能力 市场势力 客户集中度 商业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供应链与商业信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立赫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
选取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0—2022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商业信用的影响,探明供应链关系作为中介变量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扩大其获得的商... 选取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0—2022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商业信用的影响,探明供应链关系作为中介变量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扩大其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在供应商—企业—客户交易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扩大在供应商和客户处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差异。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供应链合作关系,降低竞争关系,进而扩大商业信用规模,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的扩大,也表现在企业从客户处获得的商业信用规模的提升。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商业信用的正向作用在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商业信用 供应链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纵向位置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行为研究
10
作者 张泽宇 张文龙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2,共14页
以200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纵向位置视角,实证分析了供应链上游程度对企业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融资行为及二者间互补替代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越靠近供应链上游,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获得的银行信用也越... 以200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纵向位置视角,实证分析了供应链上游程度对企业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融资行为及二者间互补替代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越靠近供应链上游,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获得的银行信用也越多,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呈现“互补性”关系。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民营企业,在越靠近供应链上游的国有企业中商业信用融资越少,银行信用融资越多;随着企业财务风险增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越靠近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融资均越多。经济结果表明,企业越靠近供应链上游,企业经营绩效越差。这为理解企业供应链纵向建设行为、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而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纵向位置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与商业信用融资——基于信号理论视角
11
作者 姚会娜 张金昌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9-143,共5页
文章基于信号理论,利用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企业ESG表现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信号释放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商业信用融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财务资源冗余和分析师关注在二者关系中发挥... 文章基于信号理论,利用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企业ESG表现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信号释放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商业信用融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财务资源冗余和分析师关注在二者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财务资源冗余会削弱企业ESG表现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促进作用,而分析师关注则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信号发送者和信号接收者特征的差异会对ESG的信号作用产生影响,企业ESG表现的积极信号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和波动性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ESG表现 商业信用融资 信号理论 财务资源冗余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签字审计师的数量特征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12
作者 潘庚飞 李俊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52,共7页
本文选择2007-2024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签字审计师的数量特征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两个审计师签字,三个审计师签字显著提升了被审计单位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并且发现,三个审计师签字有助于提高信息披... 本文选择2007-2024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签字审计师的数量特征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两个审计师签字,三个审计师签字显著提升了被审计单位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并且发现,三个审计师签字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改善经营效率是两条潜在的影响机制。异质性研究发现,对于位于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信贷获取能力较弱或者由不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审计的企业而言,三个审计师签字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字审计师数量 商业信用融资 信息披露质量 经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诚信建设与商业信用供给研究
13
作者 曾祥金 位晓琳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6,共17页
本文基于2016年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结合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政务诚信建设对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务诚信建设使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10.53%。机制分析... 本文基于2016年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结合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政务诚信建设对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务诚信建设使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10.53%。机制分析表明,政务诚信建设通过促进内源融资和降低预期成本两条渠道,使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务诚信建设对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促进效应在外源性融资约束较小、盈利能力较强与短期偿债能力较好的企业中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务诚信建设还会促进民营企业增加长期商业信用供给,优化商业信用供给的期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诚信建设 商业信用 内源融资 期限结构 欠款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融资的金融化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的对比视角
14
作者 王豪杰 刘仁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1-120,共10页
以沪深A股上市实体企业2007—202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双重视角实证测度异质性债务融资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对企业金融化存在显著治理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主业... 以沪深A股上市实体企业2007—202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双重视角实证测度异质性债务融资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对企业金融化存在显著治理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主业替代和代理成本是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对金融化产生差异化影响的重要作用渠道,且银行借款还能够通过强化逐利动机加剧企业金融化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规模越大及股权越分散的企业,商业信用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和银行借款对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融资 商业信用 银行借款 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平台化流转下的产业链财务风险及其治理
15
作者 黄友萍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2,共4页
健康有序的供应链资金流转是维护正常产业经营秩序、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全产业链企业财务稳健性的基本要求。通常来看,产业链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是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资金流与物流方向呈现反向关系,从高信用等级的产... 健康有序的供应链资金流转是维护正常产业经营秩序、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全产业链企业财务稳健性的基本要求。通常来看,产业链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是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资金流与物流方向呈现反向关系,从高信用等级的产业链核心企业向低信用等级的供应商逐级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资金流转 财务风险 产业链 商业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与企业绿色创新
16
作者 李春霞 王帅 王志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流量思维模式使得供应链资金流转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本文将供应链场景中的商业信用纳入实体企业绿色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7~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商业信用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商业... 数字经济时代,流量思维模式使得供应链资金流转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本文将供应链场景中的商业信用纳入实体企业绿色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7~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商业信用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商业信用对绿色创新具有提升功效,其作用机制在于商业信用发挥的信息治理、流动性释放与监督强化效应;在核心竞争力强、市场竞争充分、地区环境规制力度大的情境下,商业信用的绿色创新效应会更为强烈;商业信用通过提升绿色创新最终带动了企业价值的长期提升。本文结论在为供应链中商业信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依据的同时,亦为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绿色创新 信息治理 流动性释放 监督效应 供应链 实体企业 绿色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善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来自巡回法庭设立的证据
17
作者 陈小运 秦际栋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53-58,共6页
巡回法庭制度是抑制司法地方化、改善司法质量的重大举措。本文以2007~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设立后,当地企业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 巡回法庭制度是抑制司法地方化、改善司法质量的重大举措。本文以2007~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设立后,当地企业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水平显著下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巡回法庭设立不仅提升了当地企业的市场地位,还缓解了客户面临的产品质量风险,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商业信用供给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规模较小、客户集中度较高以及企业属于耐用品行业时,巡回法庭设立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水平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验证了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为量化认知司法改善的经济功能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优化企业商业信用资源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巡回法庭 司法改善 商业信用供给 市场地位 产品质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机构投资者能提升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吗
18
作者 徐焱军 郭欣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9-84,共6页
本文以2007~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往往能提升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共同机构投资者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市场... 本文以2007~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往往能提升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共同机构投资者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另一方面,共同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效应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所受融资约束越大,共同机构投资者越能显著提高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投资者 商业信用融资 协同效应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基于信息披露质量视角
19
作者 陈淑芳 霍炫姿 王旭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7-56,共10页
基于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对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产生... 基于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对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产生有利影响。此外,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而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的机会。同时,市场地位对上述路径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相较于其他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东部地区以及非制造业行业高水平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加强和深化企业内控水平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商业信用融资 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认知偏差、数字信息动态能力与企业商业信用结构调整
20
作者 孙伏园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75-79,共5页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从捕捉、吸收和整合三个维度解释企业数字信息动态能力,检验数字信息动态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结构调整的影响,并将管理者认知偏差引入两者关系框架中,考察管理者认知偏差对两...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从捕捉、吸收和整合三个维度解释企业数字信息动态能力,检验数字信息动态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结构调整的影响,并将管理者认知偏差引入两者关系框架中,考察管理者认知偏差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数字信息动态能力能显著改善企业商业信用结构,即数字信息动态能力构建与提升,能促使企业形成以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为主的商业信用结构;管理者认知偏差显著抑制企业商业信用结构调整优化,即管理者存在认知偏差时,企业形成以应收账款为主商业信用结构的概率更高;管理者认知偏差显著削弱数字信息动态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结构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偏差 数字信息动态能力 商业信用结构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