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检测在大肠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卫 丁彦青 蔡俊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sLex)抗原在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SAB法检测原发性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果 在原发性大肠癌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分化腺癌sLe...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sLex)抗原在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SAB法检测原发性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果 在原发性大肠癌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弱阳性,低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在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强于原发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论 sLex抗原的检测可作为大肠癌肝转移及预后指标,对判断大肠癌肝转移及估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寡糖-x抗原 肝转移 大肠癌 唾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X对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文娟 崔灿 +2 位作者 康品方 石玉荣 耿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LeX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FUT7和SLeX在HepG2细胞中表达,而在L-02细胞中无表达;0.05、0.5和5 mg/L的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的迁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侵袭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组间两两比较迁移率与侵袭细胞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高表达,与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sialyl Lewis^X靶向微泡与P-选择素Fc段黏附特征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莹 王秀君 +5 位作者 李军华 杨莉 李美瑜 肖云彬 廖旺军 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携sialyl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SLex)与P-选择素Fc段(PSFc)的结合和解离特征,并与携抗ICAM-1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ICAM)比较。材料与方法构建MB-SLex、MB-ICAM与携同型抗体IgG1微泡(MB-C)后,应用平行板流动腔装置,在结合实验... 目的探讨携sialylLewisX靶向超声微泡(MB-SLex)与P-选择素Fc段(PSFc)的结合和解离特征,并与携抗ICAM-1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ICAM)比较。材料与方法构建MB-SLex、MB-ICAM与携同型抗体IgG1微泡(MB-C)后,应用平行板流动腔装置,在结合实验中观测MB-Slex、MB-ICAM及MB-C通过小鼠PSFc、小鼠ICAM-1抗原包被培养皿时,在低剪切应力(0.5dyn/cm2)、高剪切应力(4.0dyn/cm2)和不同时间点各种微泡的结合数量、滚动数量,以及在解离实验中各测定种微泡达到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结果在0.5dyn/cm2剪切应力下,MB-Slex和PSFc每分钟微泡的结合数量(结合率)与MB-ICAM和ICAM-I抗原的结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0dyn/cm2剪切应力下MB-Slex的结合率明显大于MB-ICAM(P<0.05)。结合实验可见MB-Slex每分钟微泡的滚动数量无论在0.5dyn/cm2还是4.0dyn/cm2均明显大于MB-ICAM(P<0.05)。而MB-C与PSFc及ICAM-1抗原均未见明显结合,亦未见明显MB-C滚动现象。MB-Slex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小于MB-ICAM(P<0.05)。结论 MB-SLex能与PSFc在高剪切应力下结合,应用sialylLewisX为靶向诱导分子可能构建出在高速血流下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分子特异结合的靶向超声微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气泡 胞间黏附分子1 P选择素 唾液酸路易斯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敲减FucT Ⅶ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HUVECs的粘附能力 被引量:3
4
作者 岳丽玲 樊丽 +1 位作者 牛英才 刘吉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Ⅶ及其下游产物sLeX蛋白的变化;实时PCR检测FucT Ⅶ mRNA表达的变化;玫瑰红染色法检测RNAi对HT-29与HUVECs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对FucT Ⅶ siRNA表达载体均可有效抑制HT-29细胞FucT Ⅶ mRNA和蛋白表达,以pSilencer 2.0-FucT Ⅶ 2最为有效;与空白细胞组比较,转染pSilencer 2.0-FucT Ⅶ的HT-29细胞表面sLe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以pSilencer2.0-FucT Ⅶ 2最为显著;RNA干扰FucT Ⅶ表达后HT-29细胞和HUVEC之间的粘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研究表明,RNAi靶向沉默HT-29细胞中FucT Ⅶ基因表达可显著降低其下游产物sLeX的合成,进而抑制HT-29细胞与HUVECs的粘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岩藻糖基转移酶 唾液酸路易斯寡糖抗原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