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检测在大肠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卫 丁彦青 蔡俊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sLex)抗原在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SAB法检测原发性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果 在原发性大肠癌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分化腺癌sLe...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sLex)抗原在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SAB法检测原发性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果 在原发性大肠癌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弱阳性,低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在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强于原发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论 sLex抗原的检测可作为大肠癌肝转移及预后指标,对判断大肠癌肝转移及估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寡糖-X抗原 肝转移 大肠癌 唾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的测定
2
作者 张腾腾 王若明 +2 位作者 丁一 乐晓萍 僧国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cm13例,>5cm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cm13例,>5cm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化25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内6例,肌层11例,浆膜层1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4例;TNM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5例)、15例相应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Fuc-T)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种组织中SLeX抗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人胃腺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路易斯-X抗原 胃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酸化Lewis-X抗原和P16在胆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谷化平 刘艳茹 尚培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探讨唾液酸化Lewis -X(sialylLewis-X ,SLeX)抗原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病理指标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P16基因蛋白表达 ,综合分析了SLeX和P16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在胆管... 探讨唾液酸化Lewis -X(sialylLewis-X ,SLeX)抗原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病理指标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P16基因蛋白表达 ,综合分析了SLeX和P16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在胆管癌组织中 ,SLeX和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7 4%和 44 2 %。SLeX高表达和P16低表达与胆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SLeX表达与P16表达呈负相关 (r =-0 5 4,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Lewis—X抗原 P16 胆管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FUT6基因对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锦良 陈德 +2 位作者 向广阳 庄秋梅 王良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29-3232,共4页
目的:通过siRNA干扰技术研究FUT6基因沉默对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靶向FUT6的siRNA转染肝癌细胞株Hep G2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UT6蛋白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表面抗原唾液酸路易斯糖(Sialyl Lewis X,s L... 目的:通过siRNA干扰技术研究FUT6基因沉默对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靶向FUT6的siRNA转染肝癌细胞株Hep G2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UT6蛋白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表面抗原唾液酸路易斯糖(Sialyl Lewis X,s Le X)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方法进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肝癌细胞株Hep G2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分为3组,分别命名为control(空白对照组),mock(阴性对照scrambled-siRNA)和siRNA-FUT6(实验组)。实验组FUT6蛋白及s Le X抗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下降。结论:siRNA靶向沉默FUT6减少了FUT6蛋白的表达,减少了肿瘤相关抗原s Le X的表达,削弱Hep G2细胞在体外的迁移和侵袭能力,FUT6可能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α1 3岩藻糖基转移酶Ⅵ 唾液酸化的lewisx抗原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敲减FucT Ⅶ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HUVECs的粘附能力 被引量:3
5
作者 岳丽玲 樊丽 +1 位作者 牛英才 刘吉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Ⅶ及其下游产物sLeX蛋白的变化;实时PCR检测FucT Ⅶ mRNA表达的变化;玫瑰红染色法检测RNAi对HT-29与HUVECs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对FucT Ⅶ siRNA表达载体均可有效抑制HT-29细胞FucT Ⅶ mRNA和蛋白表达,以pSilencer 2.0-FucT Ⅶ 2最为有效;与空白细胞组比较,转染pSilencer 2.0-FucT Ⅶ的HT-29细胞表面sLe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以pSilencer2.0-FucT Ⅶ 2最为显著;RNA干扰FucT Ⅶ表达后HT-29细胞和HUVEC之间的粘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研究表明,RNAi靶向沉默HT-29细胞中FucT Ⅶ基因表达可显著降低其下游产物sLeX的合成,进而抑制HT-29细胞与HUVECs的粘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岩藻糖基转移酶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抗原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选择素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严润彬 宋关斌 +1 位作者 罗庆 申晓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0-104,共5页
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它是恶性肿瘤致死性的关键因素.粘附分子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选择素(E-selectin)是粘附分子中的一类,仅表达在内皮细胞上.E-selectin的结构和功能及在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表明:... 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它是恶性肿瘤致死性的关键因素.粘附分子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选择素(E-selectin)是粘附分子中的一类,仅表达在内皮细胞上.E-selectin的结构和功能及在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表明:静息时,内皮细胞上的E-selectin含量甚微;当内皮细胞受到炎症介质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细菌脂多糖(LPS)等刺激后,E-selectin的表达4h可达高峰,24h下降.唾液酸化的Lewis血型抗原(sialyl-Lewisx)是E-selectin的配体,它和E-selectin相互作用共同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唾液酸化的Lewis血型抗原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