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个结合”维度下“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早期汉译考察
1
作者
张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2,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中国的重要内容被频繁翻译。从这一时期开始,翻译就开始了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而且也开始了“两个结合”的过程。考察唯物史观的早期译介情况能使...
新中国成立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中国的重要内容被频繁翻译。从这一时期开始,翻译就开始了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而且也开始了“两个结合”的过程。考察唯物史观的早期译介情况能使我们重新回到历史观点,摆脱在抽象普遍性上来谈论和规定马克思主义学说。虽然早期译文在译词书写形态、思想内涵、翻译策略等方面受日本影响甚深,但汉语译者一开始就注意使“唯物史观经典表述”更好地融入汉语语境。同时,早期的汉语译者们普遍将“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理解为唯物史观公式,虽有偏差,但总体上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处于较高水准。因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仅力图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且力图与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切实、中肯的分析,真正做到了“两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经典表述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唯物史观
翻译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个结合”维度下“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早期汉译考察
1
作者
张蝶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哲学与法政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2,共10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维度审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早期转译传播”(2022ZKS005)。
文摘
新中国成立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中国的重要内容被频繁翻译。从这一时期开始,翻译就开始了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而且也开始了“两个结合”的过程。考察唯物史观的早期译介情况能使我们重新回到历史观点,摆脱在抽象普遍性上来谈论和规定马克思主义学说。虽然早期译文在译词书写形态、思想内涵、翻译策略等方面受日本影响甚深,但汉语译者一开始就注意使“唯物史观经典表述”更好地融入汉语语境。同时,早期的汉语译者们普遍将“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理解为唯物史观公式,虽有偏差,但总体上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处于较高水准。因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仅力图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且力图与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切实、中肯的分析,真正做到了“两个结合”。
关键词
唯物史观经典表述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唯物史观
翻译
两个结合
Keywords
classic express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eface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ranslation
the two combinations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个结合”维度下“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早期汉译考察
张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