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唤醒麻醉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郭志鹏 冯锋 王其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97-1699,1719,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唤醒麻醉对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的对照组(n=49)和接受清醒麻醉(Awake... 目的: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唤醒麻醉对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的对照组(n=49)和接受清醒麻醉(Awake anesthesia,AA)的观察组(n=49),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质量、脑保护效应、脑脊液氨基酸水平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唤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唤醒程度以及清醒后的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β钙结合蛋白(S100 beta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兴奋性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唤醒麻醉手术过程中,可提高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麻醉质量,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脑脊液氨基酸水平和脑保护效应,减少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神经胶质瘤 脑功能区 唤醒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麻醉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罗青 成红梅 +1 位作者 张薇 李佳芬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24-25,共2页
对44例脑胶质瘤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肿瘤。结果术后1~8d患者出现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偏瘫(1例)、肌力下降(2例)、失语(11例)、癫痈单纯性部分发作(3例)、肢体活动障碍(8例),于术后7~15d逐渐恢复出院。随访7... 对44例脑胶质瘤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肿瘤。结果术后1~8d患者出现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偏瘫(1例)、肌力下降(2例)、失语(11例)、癫痈单纯性部分发作(3例)、肢体活动障碍(8例),于术后7~15d逐渐恢复出院。随访7~42个月。无病生存35例,3例分别于术后9、21、26个月出现头痛、呕吐,头颅CT示肿瘤复发,6例因肿瘤复发死亡。提出术中唤醒脑功能区手术是当前脑功能区手术的新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围术期心理护理,加强体位、患肢、语言、安全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确保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唤醒麻醉 脑功能区病变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唤醒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志杰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唤醒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集的96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行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维持,B组给予丙泊... 目的:探讨丙泊酚-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唤醒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集的96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行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维持,B组给予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维持.记录两组手术开始时、唤醒开始、恢复呼吸、应答时间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术后复苏、术后清醒时间.结果:B组唤醒开始、恢复呼吸、应答时间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A组(P〈0.05),但两组任何时间段的心率及呼吸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复苏、术后清醒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要行神经外科唤醒麻醉的患者可给予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维持,减少对患者平均动脉压的影响,且术后复苏和清醒时间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雷米芬太尼 神经外科唤醒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诤 吴宁波 +1 位作者 沈承恩 刘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9期39-39,4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脑功能区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依托咪酯组采取依托咪酯辅助唤醒麻醉;右美托咪定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辅助唤醒麻醉。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脑功能区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依托咪酯组采取依托咪酯辅助唤醒麻醉;右美托咪定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辅助唤醒麻醉。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评分;不同时间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组NF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依托咪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唤醒麻醉对于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区手术 术中唤醒麻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V+PSV呼吸模式在脊柱矫正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4例
5
作者 张瑞礼 侯奕敏 左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在脊柱矫正术唤醒麻醉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脊柱矫正的全麻病人,在唤醒实验前20min时停用肌松药,同时呼吸模式转为SIMV+PSV。在唤醒前5min,停止泵注雷米... 目的研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在脊柱矫正术唤醒麻醉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脊柱矫正的全麻病人,在唤醒实验前20min时停用肌松药,同时呼吸模式转为SIMV+PSV。在唤醒前5min,停止泵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通过患者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时有无人机气道对抗和血气等评定呼吸状况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患者苏醒过程中无人机气道对抗且血气、SpO2、EtCO2等各项呼吸状况良好。结论术中唤醒麻醉在唤醒过程中合理运用呼吸模式不仅可以使患者在此过程中更为平稳,且可以不使用肌松药拮抗剂以防再次加深麻醉时造成的麻烦。SIMV+PSV呼吸模式在唤醒麻醉中的合理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脊柱矫正 唤醒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麻醉在颅内支架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泳 王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5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唤醒麻醉在颅内支架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30例拟行颅内支架手术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泵入(15min),维持量0.3μg/(kg·min),合并血浆靶控输注(TCI)丙泊酚0.5~1μg/kg的麻醉方法,观察术中唤... 目的 探讨唤醒麻醉在颅内支架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30例拟行颅内支架手术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泵入(15min),维持量0.3μg/(kg·min),合并血浆靶控输注(TCI)丙泊酚0.5~1μg/kg的麻醉方法,观察术中唤醒的麻醉效果及对颅内支架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唤醒,患者在麻醉唤醒期间对手术操作配合良好,术中镇痛满意,术后苏醒时间短,麻醉安全可靠,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术中唤醒能够很好地满足神经血管支架植入手术的需要,较传统的全身麻醉更适合此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麻醉 介入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唤醒麻醉联合多模态影像在再次切除脑复发胶质瘤中的应用:20例患者2年随访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辉 马亚宾 +2 位作者 宁泽乾 贺龙双 钟德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441-446,共6页
目的观察术中唤醒麻醉联合多模态影像在切除脑复发胶质瘤患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例再次手术切除的脑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唤醒麻醉组(n=6)... 目的观察术中唤醒麻醉联合多模态影像在切除脑复发胶质瘤患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例再次手术切除的脑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唤醒麻醉组(n=6)和常规手术组(n=14)。两组术中均根据术前功能磁共振神经影像导航引导下,通过皮层电刺激技术定位语言或运动皮层区域,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据肿瘤荧光显影范围切除肿瘤。使用3D-slicer软件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利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认知功能和生活状态,随访1次/3月。结果20例患者的复发时间14.65±7.64月。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唤醒麻醉组患者完全配合术者指令动作,术中电刺激确定语言功能区1例,运动功能区1例。术后病理均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根据3D-slicer软件测量,唤醒麻醉组肿瘤减负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唤醒麻醉组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常规手术组出现神经功能近期障碍者1例。常规手术组患者术后1周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唤醒麻醉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24月,两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唤醒麻醉结合多模态影像有助于在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切除脑复发胶质瘤,为保障患者再次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脑胶质瘤 唤醒麻醉 多模态影像 再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唤醒麻醉下低龄手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芙蓉 王雷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49-50,共2页
对4例脑功能区肿瘤患者实施唤醒麻醉下肿瘤切除术。术前访视详细讲解相关知识,输液部位选择患侧下肢,于清醒下导尿;术中改进肢体约束方法,侧放手术灯,用保温毯保温;术后探访患者告知术后表现与应对方法等,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提出针... 对4例脑功能区肿瘤患者实施唤醒麻醉下肿瘤切除术。术前访视详细讲解相关知识,输液部位选择患侧下肢,于清醒下导尿;术中改进肢体约束方法,侧放手术灯,用保温毯保温;术后探访患者告知术后表现与应对方法等,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提出针对患者特点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改进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配合水平,利于拓展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手术 唤醒麻醉 手术灯 约束 保温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项干预降低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焦虑及疾病不确定感 被引量:6
9
作者 任琳 郎黎薇 +3 位作者 殷志雯 张铮 张璐 曹荧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0期84-87,共4页
目的降低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负性心理,尽可能减轻患者手术不良体验。方法将62例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及围术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针对唤醒麻醉手术特点制定... 目的降低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负性心理,尽可能减轻患者手术不良体验。方法将62例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及围术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针对唤醒麻醉手术特点制定和实施专项干预措施。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焦虑及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专项干预可降低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疾病 唤醒麻醉 专项干预 健康教育 焦虑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麻醉下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秋月 李根娣 路俊锋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应用唤醒麻醉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切除功能区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8例行全切手术,18例行次全切手术...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应用唤醒麻醉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切除功能区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8例行全切手术,18例行次全切手术,术中出现癫痫一过性发作5例。术后1个月,除1例术中配合欠佳出现电生理波幅下降、近期运动障碍外,其余55例语言及运动功能保护良好。结论唤醒麻醉下实施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保护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的运动和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麻醉 神经电生理监测 功能区胶质瘤 癫痫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LMA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蒙丽宇 陈大广 +1 位作者 龙际 招国宝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6期213-21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使用喉罩LMA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以验证喉罩LMA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可控性,及该联合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实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喉罩全麻组(L组)... 目的通过研究使用喉罩LMA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以验证喉罩LMA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可控性,及该联合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实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喉罩全麻组(L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Q组)两组,分别在喉罩全麻和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所有患者均选择以麻醉用药使用TCI技术进行、麻醉深度通过双频指数BIS进行术中麻醉监测管理。结果两组病例术中唤醒实验均成功,两组患者唤醒时间无明显差别。L组患者唤醒过程中各项生命征变化不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比Q组平稳(P<0.05),唤醒后躁动、呛咳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Q组(P<0.05)。结论利用喉罩进行气道管理可以保证气道安全性和优质的麻醉深度可控性,与气管内插管全麻无明显差别,且较后者使患者更加舒适耐受。喉罩LMA技术联合应用于术中唤醒麻醉,确保脊柱外科手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LMA技术 术中唤醒麻醉 脊柱外科手术 TCI B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非唤醒状态下行肿瘤切除,研究组在术中唤醒麻醉状态下行肿瘤切除。观察两组...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非唤醒状态下行肿瘤切除,研究组在术中唤醒麻醉状态下行肿瘤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知晓度及烦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前期与中期恢复过程中,两组患者C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后期,研究组患者C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唤醒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远期神经功能,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心理障碍,对后期生活质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术中唤醒麻醉 心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强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期31-31,共1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院脑功能区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在丙泊酚麻醉诱导后,A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院脑功能区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在丙泊酚麻醉诱导后,A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唤醒质量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发现,B组患者唤醒时间较长,唤醒时动脉压较低、心率较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瑞芬太尼虽然唤醒时间稍长,但唤醒时对动脉压、心率影响较小,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脑功能区手术 唤醒麻醉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与依托咪酯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麻醉唤醒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波 《抗感染药学》 2014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与依托咪酯用于治疗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麻醉唤醒的疗效。方法:将院内收治的60例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啶用于麻醉唤醒,对照组给予依托咪酯用于麻醉唤醒,比较两组患者唤醒...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与依托咪酯用于治疗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麻醉唤醒的疗效。方法:将院内收治的60例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啶用于麻醉唤醒,对照组给予依托咪酯用于麻醉唤醒,比较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和唤醒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唤醒时间,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Ⅰ级-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比例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唤醒期间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体动、呛咳和恶心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和对唤醒过程有记忆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与依托咪酯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麻醉唤醒均有确切效果,经比较前者唤醒质量与唤醒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后者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依托咪酯 脑功能区手术 术中唤醒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2Flair像下扩大切除脑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辉 鲁明 +3 位作者 贺小军 赖名耀 邓星海 卢建侃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究在磁共振T2Flair序列范围下扩大切除脑胶质母细胞瘤并辅助放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1月我科41例在唤醒麻醉下进行颅内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17例MRI T2Flair序列范围下扩大切除的脑胶质母细胞瘤... 目的探究在磁共振T2Flair序列范围下扩大切除脑胶质母细胞瘤并辅助放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1月我科41例在唤醒麻醉下进行颅内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17例MRI T2Flair序列范围下扩大切除的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剩余24例作对照组为T1增强像下切除的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所有病例手术过程中应用术中神经导航结合DTI、皮层电刺激、术中超声、术中肿瘤荧光造影等多种辅助手段,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胶质母细胞瘤(GBM)。采用德国Brainlab放疗计划系统分别勾画出术前、术后MRI T1增强病灶及T2Flair范围,进行图像融合,比较术前术后体积,明确肿瘤T1增强切除范围及T2Flair切除范围,所有患者随访至2017年1月,术后病人均行同步放疗及辅助化疗。结果对照组24例病例T1增强病灶均全部切除,术后无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另外17例T2Flair像扩大切除患者中,7例T2Flair切除0~10%,4例T2Flair切除10%~25%,6例T2Flair切除25%以上;所有病人随访至2017年1月,17例T2Flair切除GB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45月,对照组24例病例切除GB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37月,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6.16,P=0.013)。T2Flair切除范围0~10%组,10%~25%组,25%以上组,各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20.16月,45月,33月,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唤醒麻醉下应用术中神经导航结合DTI、皮层电刺激、术中超声、术中肿瘤荧光造影等多种辅助手段有效保障了颅内GBM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提高了T1增强像的病灶全切率,可以最大安全范围完成了T2Flair的扩大切除;T2Flair的扩大全切除可明显延长GBM患者的生存期,但并非T2Flair像切除越多越好,切除程度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T2Flair 扩大切除 唤醒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