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风貌及游憩活动量化研究--基于古诗文本挖掘技术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4,共7页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唐长安城佛寺中的云霞、佛殿、树木、山体等风景最容易被文人所感知,唐长安城佛寺具备庄严的佛殿形象以及优美的山林风貌特点,营造出佛教崇尚的理想环境。佛寺包含了围绕佛寺入口、佛殿、内院、寺外产生的4类景观意象,以及文人常在佛寺中进行的5类游憩活动。依据佛寺景观意象、游憩活动特点,及其分别在城中的空间分布特点,所得结论可为地域佛寺艺术创作与博物馆主题陈列提供理论借鉴,为西安城中佛寺的景观更新及游憩活动安排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对古诗文本中的景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空间分析中具有优势,对佛寺景观及文化塑造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唐长安城佛寺
佛寺
诗
文本分析
景观意象
游憩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义网络视角下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周洳帆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9,共9页
唐代长安城佛寺在我国佛教寺院建设过程中处在突出地位,目前对于其内部空间的了解并非十分清晰。在语义网络的视角下,试图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基本形制特点。从260首相关古诗中挖掘提取出32种物态要素,以各要素之间的共词关系探讨其...
唐代长安城佛寺在我国佛教寺院建设过程中处在突出地位,目前对于其内部空间的了解并非十分清晰。在语义网络的视角下,试图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基本形制特点。从260首相关古诗中挖掘提取出32种物态要素,以各要素之间的共词关系探讨其语义关系,并将结果对应于空间网络中。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相关数据指标,分别从整体、局部、个体三方面得出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未来设计实践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证明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验证并补充历史建筑空间形制特点,有利于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研究的科学性。同时,通过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中各个体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尺度特点、使用者空间体验等研究领域有所扩展,对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佛寺
空间形制
语义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风貌及游憩活动量化研究--基于古诗文本挖掘技术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机构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4,共7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YBA084)
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湘教通[2019]370号,序号95)共同资助。
文摘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唐长安城佛寺中的云霞、佛殿、树木、山体等风景最容易被文人所感知,唐长安城佛寺具备庄严的佛殿形象以及优美的山林风貌特点,营造出佛教崇尚的理想环境。佛寺包含了围绕佛寺入口、佛殿、内院、寺外产生的4类景观意象,以及文人常在佛寺中进行的5类游憩活动。依据佛寺景观意象、游憩活动特点,及其分别在城中的空间分布特点,所得结论可为地域佛寺艺术创作与博物馆主题陈列提供理论借鉴,为西安城中佛寺的景观更新及游憩活动安排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对古诗文本中的景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空间分析中具有优势,对佛寺景观及文化塑造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唐长安城佛寺
佛寺
诗
文本分析
景观意象
游憩活动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ang Chang'an City Buddhist temple
Buddhist temple poetry
text analysis
landscape imagery
recreational activity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义网络视角下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周洳帆
机构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72524):基于多标记学习的历史建筑智能上色方法研究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YBA084):湖南地域建筑遗产符号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研究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平台项目(湘教通[2019]370号):东西方建筑文化比较。
文摘
唐代长安城佛寺在我国佛教寺院建设过程中处在突出地位,目前对于其内部空间的了解并非十分清晰。在语义网络的视角下,试图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基本形制特点。从260首相关古诗中挖掘提取出32种物态要素,以各要素之间的共词关系探讨其语义关系,并将结果对应于空间网络中。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相关数据指标,分别从整体、局部、个体三方面得出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未来设计实践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证明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验证并补充历史建筑空间形制特点,有利于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研究的科学性。同时,通过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中各个体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尺度特点、使用者空间体验等研究领域有所扩展,对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唐长安城佛寺
空间形制
语义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人文
Keywords
Buddhist Temples in Chang'an City during Tang Dynasty
spatial shape and structure
semantic networ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digital humanity
分类号
TU-02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风貌及游憩活动量化研究--基于古诗文本挖掘技术
杨伟昊
张卫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义网络视角下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
杨伟昊
张卫
周洳帆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