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诗学建构语境与考据型翻译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裔传萍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诗学建构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语境之一,在此语境下,宇文所安的首要身份是文学批评家和诗学建构者,而不是翻译家。翻译成为一种途径和手段,译者选译这些唐诗的真正目的是为其著述提供可供分析和探讨的素材及例证,为他的诗学观点的论述... 诗学建构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语境之一,在此语境下,宇文所安的首要身份是文学批评家和诗学建构者,而不是翻译家。翻译成为一种途径和手段,译者选译这些唐诗的真正目的是为其著述提供可供分析和探讨的素材及例证,为他的诗学观点的论述和建构服务,同时也是为了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并认识中国古典文学。鉴于这种特定的翻译目的,译者采用了考据型的翻译模式,具体体现在语言考据、历史考据和心理考据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翻译 诗学建构 语境 考据型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翻译中的运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2-103,共2页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佳标准。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比较了许渊冲和其他译者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得出"三美论"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佳标准。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比较了许渊冲和其他译者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得出"三美论"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意美 音美 形美 唐诗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唐诗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许渊冲和王玉书译本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贻清 《海外英语》 2022年第20期71-73,共3页
该文以许渊冲和王玉书唐诗英译中的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两个译本,旨在看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以及译文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文化负载词 唐诗翻译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理论”和“三美论”视域下的唐诗英译研究
4
作者 马小燕 闫长红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11期33-35,共3页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的核心,翻译对等是翻译标准的终结和最高体现。结合对等理论和"三美论",从音、形、意三方面和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一首唐诗的四种不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只有在词汇、句法、语篇层面和原文对...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的核心,翻译对等是翻译标准的终结和最高体现。结合对等理论和"三美论",从音、形、意三方面和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一首唐诗的四种不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只有在词汇、句法、语篇层面和原文对等,并且传递了原诗的意美、形美、音美的译文,才是成功的、质量上乘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理论 三美论 唐诗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世界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嬗递
5
作者 李松 舒萌之 《长江学术》 CSSCI 2023年第4期35-50,共16页
自1824年以来,西方世界翻译、结集并出版了十余种中国古代爱情诗选本,这些经典化的作品在异国语境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形成了中西文化、美学和思想观念的碰撞。笔者对现存的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进行竭泽而渔的搜集和整理,通过翻译、统... 自1824年以来,西方世界翻译、结集并出版了十余种中国古代爱情诗选本,这些经典化的作品在异国语境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形成了中西文化、美学和思想观念的碰撞。笔者对现存的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进行竭泽而渔的搜集和整理,通过翻译、统计和分析发现,《诗经》是爱情诗翻译的首选,唐诗成为爱情诗翻译的热门,词是雅俗共赏的译本文体。据此可以了解数十年来古代爱情诗编选在西方世界的嬗递轨迹,从独特角度捕捉诗歌海外传播的客观规律,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策略提供建设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爱情诗 翻译选本 中国古代诗歌翻译 《诗经》翻译 唐诗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美论”探析许渊冲的经典唐诗译作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慧娴 王心怡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20期24-26,共3页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大师,不仅是北大著名教授,而且是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首位亚洲获奖人。正如每位杰出的翻译家都有一套自己独有的翻译体系一样,许渊冲先生也在多年的翻...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大师,不仅是北大著名教授,而且是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首位亚洲获奖人。正如每位杰出的翻译家都有一套自己独有的翻译体系一样,许渊冲先生也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总结与提出了自己的翻译"优化论",对此他用十字加以概述,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该翻译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本文将从其中之一的"三美论"入手,试探析该理论在许渊冲先生的经典唐诗译作中的运用以及它对我国传统诗歌翻译的影响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许渊冲 唐诗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作为解喻者与施喻者的双重身份解读——以唐诗译者为研究对象
7
作者 孙午乐 牛新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唐诗三百首的译者为研究对象,提出译者在进行隐喻文本的翻译时往往具有解喻者和施喻者双重身份。前者是指,译者在接触源语文本的隐喻时,需要经过自身经验映射和隐喻主体自洽这两个过程,对隐喻进行解...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唐诗三百首的译者为研究对象,提出译者在进行隐喻文本的翻译时往往具有解喻者和施喻者双重身份。前者是指,译者在接触源语文本的隐喻时,需要经过自身经验映射和隐喻主体自洽这两个过程,对隐喻进行解读;后者是指,译者将原文隐喻译入目的语之时还需要经过施喻主体自洽,并且从目的语读者作为解喻者的角度出发,使译入的隐喻能够契合读者的认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喻者 施喻者 自洽原则 唐诗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