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诗解》之成书与《唐诗品汇》的渊源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恩海 薛宝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1-107,共7页
高棅《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 高棅《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对明代之诗歌创作和唐诗选本影响巨大。唐汝询自幼目盲,借助父兄子侄而"听读"至于博学,编选《唐诗解》一书。文章从编选体例、唐诗分期、作品选录等方面,以详明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论析《唐诗解》一书与《唐诗品汇》之间的传承与创变。《唐诗解》以《唐诗品汇》为选录渊薮,参酌《唐诗正声》、李攀龙《唐诗选》,而勒成体现唐汝询自身选录眼光的诗歌选本,在唐诗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体例 分期 选录 唐诗品汇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品汇》的美学范式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查清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5,共7页
明代诗坛"举世宗唐",《唐诗品汇》为当朝第一个唐诗学范本。它所确立的审美范式,成为有明一代的诗学风标。它以胸怀全唐的历史大视野、大格局,集选、论、评为一体,注目于诗歌本体的美学质性,考察其流衍变化,区分其品格高下。... 明代诗坛"举世宗唐",《唐诗品汇》为当朝第一个唐诗学范本。它所确立的审美范式,成为有明一代的诗学风标。它以胸怀全唐的历史大视野、大格局,集选、论、评为一体,注目于诗歌本体的美学质性,考察其流衍变化,区分其品格高下。于每一诗体都溯源别流,展示诗之起源、发展与流变轨迹,同时对各时期诗人的艺术品格予以界分,既有清醒的诗歌发展史意识,又有明确的审美追求。选诗执著于体格声调的审美宗趣,开明代格调论先河。将"四唐"说扩展成一个完整系统,使唐诗分期至此进入圆熟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品汇 美学范式 明代 诗学 “四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初选家之唐诗观及其渊源论略——以高棅《唐诗品汇》对元和诗人之选评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尚永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3,共6页
基于崇盛唐而薄中晚的唐诗观,高棅对元和诗人总的评价不高。然就各人各体而论,元和十大诗人之品级又颇有差异。其中柳宗元五言古诗最受重视,其次为刘禹锡、韩愈、张籍、王建的五七古和绝句;至于孟郊、白居易、贾岛、李贺、元稹诸人之作... 基于崇盛唐而薄中晚的唐诗观,高棅对元和诗人总的评价不高。然就各人各体而论,元和十大诗人之品级又颇有差异。其中柳宗元五言古诗最受重视,其次为刘禹锡、韩愈、张籍、王建的五七古和绝句;至于孟郊、白居易、贾岛、李贺、元稹诸人之作,则较难入其法眼。探源溯流,高棅此种态度及其选诗标准深受元人杨士弘《唐音》之影响,而南宋严羽及其《沧浪诗话》则是杨、高二人元和诗观乃至唐诗观的总源头。高棅在杨士弘之后,将严羽的相关诗论在《唐诗品汇》这一大型选本的选诗实践中予以进一步落实和张扬,遂对整个明代的诗学趋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榛 唐诗品汇 唐诗 元和诗人 杨士弘 严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品汇》与明初唐诗学
4
作者 孙春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关于唐诗的模范作用,明初诗人从分期、体制演变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在诗歌创作中倡导"鸣国家之盛"相配合,使其对盛世气象的追求与对盛唐诗歌风貌的讨论合为一体,最终推动了高《唐诗品汇》的出现。明初的唐诗学精分四唐,明辨... 关于唐诗的模范作用,明初诗人从分期、体制演变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在诗歌创作中倡导"鸣国家之盛"相配合,使其对盛世气象的追求与对盛唐诗歌风貌的讨论合为一体,最终推动了高《唐诗品汇》的出现。明初的唐诗学精分四唐,明辨众体而推尊盛唐,完成了唐诗学的构建,深刻影响了有明一代的诗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唐诗品汇 明初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品汇》与前七子
5
作者 李燕青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62-67,共6页
四库馆臣认为高棅的《唐诗品汇》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唐诗学参考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前七子"诗必盛唐"的美学旨趣,然而此书并没有得到前七子的足够重视,分析原因有3:(1)高棅与前七子各自的追求不同而导致诗学取法范围不尽... 四库馆臣认为高棅的《唐诗品汇》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唐诗学参考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前七子"诗必盛唐"的美学旨趣,然而此书并没有得到前七子的足够重视,分析原因有3:(1)高棅与前七子各自的追求不同而导致诗学取法范围不尽相同;(2)他们对于杜甫唐诗学地位的认定存在一定分歧;(3)《唐诗品汇》实际上开启了前七子所反对的台阁体诗风。这些原因决定了前七子对于高棅及其《唐诗品汇》的冷漠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品汇 前七子 诗学思想 杜甫的诗学地位 台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唐诗论纲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启华 《江海学刊》 1982年第4期94-101,共8页
初唐时期,是依据高棵的《唐诗品汇》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阶段来划分的。即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到睿宗先天元年(712)为初唐。
关键词 初唐时期 唐诗品汇 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诗人考(系列之一)
7
作者 蒋长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33-36,共4页
晚唐诗人考(系列之一)蒋长栋80年代以来,有关唐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傅璇琼、谭优学、王津达等诸多先生已作过极为广泛的考证,可谓成绩斐然。然而,《全唐诗》中的大量作家,其中包括一批较优秀的作家,其生平事迹仍然有待考索。鉴... 晚唐诗人考(系列之一)蒋长栋80年代以来,有关唐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傅璇琼、谭优学、王津达等诸多先生已作过极为广泛的考证,可谓成绩斐然。然而,《全唐诗》中的大量作家,其中包括一批较优秀的作家,其生平事迹仍然有待考索。鉴于此,本人拟对晚唐的部分诗人,作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唐诗 唐诗品汇 中晚唐诗 《新唐书》 唐诗纪事》 司马 淇县 校书郎 汉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言歌行的演变与“梅村体”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于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3-48,共6页
本文以对“梅村体”的艺术分析为切入点 ,以七言古诗的声律特征为核心 ,对七言古诗的演变进程探本溯源 ,梳理出七言歌行中“齐梁体”和“盛唐体”两种不同体式在各阶段的衍进轨迹。在这一背景下 ,文章分析了“梅村体”
关键词 七言歌行 梅村体 齐梁体 盛唐体 诗歌 吴伟业 《梅村诗话》 唐诗品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逢诗论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浙平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07-108,共2页
作者认为薛逢是被冷落了的唐代诗人。他不仅文词俊拔,而且在“旁蹊曲径”的写作中蕴含了个人强大的“精神面目”
关键词 咏史诗 唐诗通论 唐代诗人 唐诗别裁集》 《沧浪诗话》 历代诗话 唐代文 胡震亨 沈德潜 唐诗品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长卿诗歌体裁论
10
作者 陈顺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刘长卿诗歌体裁论陈顺智刘长卿诗歌艺术成就,首先是在他各种诗体的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在他之前,各种诗体经长期酝酿,因诗人不断探索和努力,早在开元、天宝时期业已成熟并进入高潮。盛唐诗人们充分利用各种诗体的特长,发挥其独特... 刘长卿诗歌体裁论陈顺智刘长卿诗歌艺术成就,首先是在他各种诗体的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在他之前,各种诗体经长期酝酿,因诗人不断探索和努力,早在开元、天宝时期业已成熟并进入高潮。盛唐诗人们充分利用各种诗体的特长,发挥其独特的艺术功能,展现他们的时代、反映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长卿 五言长城 唐诗品汇 七律 五律 孟浩然 胡应麟 歌体 沈德潜 翁方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