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代戏剧中的“集唐”现象与唐诗传播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戴健
-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7-201,239,共5页
-
文摘
明代传奇和杂剧作品中都出现了"集唐"现象,这与时代的文化取向和传播氛围密切相关。明人对唐代文化的向往与追慕,是"集唐"的文化渊源;大量别集、选集的刊刻,文人热衷创作集唐诗等,是"集唐"的现实基础。另外,明人的集唐诗反映出对中晚唐诗歌的偏重,与"诗必盛唐"的主流观点有明显区别,借助于此,正可全面把握明代唐诗传播与接受的真实状况。而唐诗以戏剧为传播途径,客观上也扩大了其传播范围与接受程度。
-
关键词
明代
戏剧
集唐
唐诗传播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唐诗传播研究对重写中国文学史的意义
- 2
-
-
作者
吴淑玲
-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2,共6页
-
文摘
重写中国文学史,如果纳入唐诗传播研究的材料,可以从生活环境的诗化对唐代诗人身心的滋润、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诗作激励唐代诗人创作更多优秀作品、诗人之间诗歌传播过程中的诗艺切磋、追求传播效果促使新生代诗人出现四个角度更清晰地揭示唐诗发展的原因;可以破解一些文学发展中尚未解释清楚的文学现象,如唐人选唐诗少见杜诗、唐诗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文学史上的一些诗人或文学团体。
-
关键词
唐诗传播
重写文学史
意义
-
Keywords
communication of the Tang poetry
re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唐人选唐诗背后权要与士人的博弈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任文京
-
机构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3,99,共4页
-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16ZDA174)
-
文摘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出现了宗唐与宗宋之争,唐诗选本便成为各派张扬其主张的重要载体,编选刊印者甚多。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和陈伯海、朱易安《唐诗书录》是目前梳理唐诗选本文献比较详尽的著作。其中,《唐诗选本提要》收录唐诗选本659种,其中存世唐诗选本348种;《唐诗书录》收录唐诗选本392种,著录存世者237种。陈伯海、朱易安二位学者2015年出版的《唐诗书目总录》收录唐诗选本460余种,著录存世选本362种。这个结论显然不够准确,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历代编写的唐诗选本不下700种,存世唐诗选本超过460种,这些唐诗选本是研究唐诗传播、唐诗经典化及历代诗学的重要文献。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的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立足于唐诗选本的文献搜集与整理,撰写选本提要,影印汇刊历代唐诗选本,精选点校部分有诗学价值的选本;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唐宋金元、明代和清代三个阶段的综合研究。此次刊发的三篇文章系这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关键词
唐诗选本
唐诗传播
杜诗经典化
《才调集》
-
Keywords
anthology of Tang poetry
dissemination of Tang poetry
classical poetry of Du Fu
Cai Diao Ji
-
分类号
I207.22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