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230例孕中期唐氏筛查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灿锋 王峻峰 +1 位作者 朱云霞 陈道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时间荧光免疫分辨法对我院15230例孕中期(15~20+6周)妇女进行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3项指标...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时间荧光免疫分辨法对我院15230例孕中期(15~20+6周)妇女进行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3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于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于孕20~24周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唐氏筛查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984例孕妇唐氏筛查为高风险,高风险率为6.46%,其中唐氏综合征阳性孕妇736例,18-三体阳性78例,神经管缺陷阳性169例。有773例高风险孕妇接受羊水穿刺,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29例,异常检出率为3.75%,其中唐氏综合征11例,18-三体1例,69,XXX1例。唐氏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95.25%。结论:孕中期唐氏筛查是预测异常胎儿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手段之一,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筛查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向萍霞 刘翎 +1 位作者 冷培 胡晞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2977例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1173例孕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分... 目的:探讨应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2977例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1173例孕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再做羊膜腔穿刺及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173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11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10例为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例21-三体和2例18-三体,1例13-三体。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敏感度为100.00%(10/10),特异度为99.91%(1162/1163),假阴性率为0(0/1173),假阳性率为0.09%(1/1173)。结论:母体血浆游离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可用于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的检测,有准确性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无创取样的优点,但由于费用较高,可结合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筛查 无创性产前诊断 胎儿游离DNA 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产妇剖宫产术麻醉处理一例
3
作者 陈觅 杨扬 +1 位作者 曾祥刚 邹小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
患者,女,43岁,178 cm,87 kg,因“孕37^(+3)周,上腹部疼痛不适10 h余”入院。患者停经30 d自查尿HCG(+),行B超检查提示早孕,外院定期产检,孕中期未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和无创DNA筛查,孕4月自觉胎动至今,孕中晚期定期产检,无胸闷心悸等不适... 患者,女,43岁,178 cm,87 kg,因“孕37^(+3)周,上腹部疼痛不适10 h余”入院。患者停经30 d自查尿HCG(+),行B超检查提示早孕,外院定期产检,孕中期未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和无创DNA筛查,孕4月自觉胎动至今,孕中晚期定期产检,无胸闷心悸等不适。既往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定期产检 孕中晚期 唐氏综合征筛查 B超检查 孕中期 剖宫产术麻醉 既往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