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赋”(下)
1
作者 赵志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87,共3页
三、赋的作用与价值 郭绍虞先生在《骈文文法初探》中说:"我们今后可以不再写骈文,学骈文,但在文学史的观点上却不能抹去这一段长期间的历史……"[16]此话同样适用于对赋的评价.赋作为介于诗与文的一种特殊文体,在中国上千年... 三、赋的作用与价值 郭绍虞先生在《骈文文法初探》中说:"我们今后可以不再写骈文,学骈文,但在文学史的观点上却不能抹去这一段长期间的历史……"[16]此话同样适用于对赋的评价.赋作为介于诗与文的一种特殊文体,在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似乎特别受青睐,不仅历代帝王大都予以鼓励和提倡,、有的甚至还亲躬其道,乐此不倦,从战国秦汉到魏晋六朝、唐宋元明清,都不乏善于作赋的帝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绍虞先生 魏晋六朝 骈文 历代帝王 战国秦汉 唐宋元明清 作用与价值 特殊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艺术刻瓷——以李东晟作品为例
2
作者 李东晟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6期118-119,共2页
刻瓷,是在上釉烧制的素色瓷器上,用钨钢刀或金刚石刀,镂刻书画的一种工艺品,刻瓷又叫瓷刻或瓷雕。刻瓷作为中国民间艺术距今已有200多年,中国远古的甲骨刻字、秦汉的剥玉、唐宋元明清的木雕、牙雕、石雕等,都对刻瓷的萌生起着催化和引... 刻瓷,是在上釉烧制的素色瓷器上,用钨钢刀或金刚石刀,镂刻书画的一种工艺品,刻瓷又叫瓷刻或瓷雕。刻瓷作为中国民间艺术距今已有200多年,中国远古的甲骨刻字、秦汉的剥玉、唐宋元明清的木雕、牙雕、石雕等,都对刻瓷的萌生起着催化和引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瓷 中国民间艺术 上釉 唐宋元明清 瓷刻 笔墨技巧 创作时间 崩瓷 运刀 遥指杏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代文学视角的乡土性分析
3
作者 平志军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10-I0010,共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灿烂瑰宝,更是连结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重要纽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农业是古人安身立命之本,从上古神话到《诗经》到先秦两汉的农业诗再到...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灿烂瑰宝,更是连结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重要纽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农业是古人安身立命之本,从上古神话到《诗经》到先秦两汉的农业诗再到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诗歌、小说、散文、戏曲,我们都能感受到农业、土地在古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代文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深情深深烙印在其作品中,并向后世透露了古代先民对农业的重视。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从基层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古代文学的乡土性与文人对乡村、农耕生活的眷念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农耕生活 上古神话 魏晋南北朝 古代文人 文学创作 唐宋元明清 安身立命之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山川代言的大山鲁牛先生
4
作者 方骏 《艺苑(美术版)》 1989年第1期67-68,共2页
在日本志贺岛发现汉委奴国五金印,在大阪黄金冢古坟出土有魏景初三年铭文的铜镜,证实了中日文化至迟在汉魏时代就有了密切的接触。尔后,来往更加频繁,日本多批遣唐使来到中国,中国有僧人东渡日本,唐宋元明清,直至现在,追溯起来,两国间... 在日本志贺岛发现汉委奴国五金印,在大阪黄金冢古坟出土有魏景初三年铭文的铜镜,证实了中日文化至迟在汉魏时代就有了密切的接触。尔后,来往更加频繁,日本多批遣唐使来到中国,中国有僧人东渡日本,唐宋元明清,直至现在,追溯起来,两国间的文化交往已有近两千年的岁月了。八十六年高龄的大山鲁牛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元明清 东渡日本 石涛 中日文化 魏景 遣唐使 中国文人画 中国古代绘画 后期印象派 美术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祖天然禅寺寻踪
5
作者 蔡成华 石冰 《绿色大世界》 1998年第6期49-51,共3页
曾受过唐宋元明清风雨的洗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寺名的湖北省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的全面修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那座建筑面积达470多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即将在泰春山巅重现昔日的辉煌时,三祖天然禅寺以其在佛教史上的... 曾受过唐宋元明清风雨的洗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寺名的湖北省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的全面修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那座建筑面积达470多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即将在泰春山巅重现昔日的辉煌时,三祖天然禅寺以其在佛教史上的显赫地位和雄奇挺秀的自然风光与巧夺天工的历史遗迹,无不为日益增多的远方游客所陶醉。《浠水县志》载:"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僧璨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在寺里的碑林中一清代石刻上清晰地记录着:"达摩住少林九年,传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史 林九 赵朴初 僧璨 慧可 唐宋元明清 达摩 修复工程 显赫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