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古特虎耳草谱系地理学研究
1
作者
更吉卓玛
李彦
+2 位作者
贾留坤
夏铭泽
高庆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利用叶绿体基因(trnL-trnF和rpl16)对青藏高原地区的18个唐古特虎耳草(Saxifraga tangutica Engl.)居群(209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以揭示唐古特虎耳草的现有遗传结构及其历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从20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4个单倍...
利用叶绿体基因(trnL-trnF和rpl16)对青藏高原地区的18个唐古特虎耳草(Saxifraga tangutica Engl.)居群(209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以揭示唐古特虎耳草的现有遗传结构及其历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从20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4个单倍型,且只有单倍型H5在居群中广泛分布,71.62%的单倍型为居群特有单倍型。(2)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91.85%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分化不明显(F_(ST)=0.081);遗传分化系数N_(ST)(0.109)大于G_(ST)(0.097,P>0.05)但不显著,表明唐古特虎耳草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3)中性检验表明,Tajima’s D(-2.045 07,P<0.05)和Fu&Li’D*值(-3.629 27,P<0.05)均为显著的负值,结合单峰的错配分布曲线,表明该物种经历过近期扩张。研究推测,唐古特虎耳草在第四纪冰期时可能存在多个微型避难所,由于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波动,使得原来连续的居群片段化,避难所内的居群单独进化,从而形成了大量特有单倍型;唐古特虎耳草居群对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的反应可能更多的表现为垂直海拔高度的迁移,而非大规模的水平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虎耳草
普系地理学
叶绿体DNA
遗传多样性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日康
杜小浪
+4 位作者
慕泽泾
阳勇
钟国跃
任刚
蒋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比较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虎耳草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各药材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双环醇为阳性对照药,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TG水平,HE...
目的比较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虎耳草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各药材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双环醇为阳性对照药,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TG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对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定性比较分析。结果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和唐古特虎耳草高剂量组对ALT、AST水平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仅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显示出对TBIL水平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和唐古特虎耳草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形态学显示,肝损伤程度显著减轻;在化学成分组成方面,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篦齿虎耳草和唐古特虎耳草更接近,而低海拔地区的虎耳草与前两者差异巨大。结论 3种虎耳草属药材中,青藏高原地区的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药材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其中前者效果更明显,而低海拔地区的虎耳草无明显作用,可能与该属药材所处地理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化学物质基础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
虎耳草
唐古特虎耳草
虎耳草
CCL4
急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古特虎耳草谱系地理学研究
1
作者
更吉卓玛
李彦
贾留坤
夏铭泽
高庆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山植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6378)
文摘
利用叶绿体基因(trnL-trnF和rpl16)对青藏高原地区的18个唐古特虎耳草(Saxifraga tangutica Engl.)居群(209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以揭示唐古特虎耳草的现有遗传结构及其历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从20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4个单倍型,且只有单倍型H5在居群中广泛分布,71.62%的单倍型为居群特有单倍型。(2)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91.85%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分化不明显(F_(ST)=0.081);遗传分化系数N_(ST)(0.109)大于G_(ST)(0.097,P>0.05)但不显著,表明唐古特虎耳草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3)中性检验表明,Tajima’s D(-2.045 07,P<0.05)和Fu&Li’D*值(-3.629 27,P<0.05)均为显著的负值,结合单峰的错配分布曲线,表明该物种经历过近期扩张。研究推测,唐古特虎耳草在第四纪冰期时可能存在多个微型避难所,由于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波动,使得原来连续的居群片段化,避难所内的居群单独进化,从而形成了大量特有单倍型;唐古特虎耳草居群对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的反应可能更多的表现为垂直海拔高度的迁移,而非大规模的水平迁移。
关键词
唐古特虎耳草
普系地理学
叶绿体DNA
遗传多样性
青藏高原
Keywords
Saxifraga tangutica
phylogeography
chloroplast DNA
genetic diversity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Q948.2 [生物学]
Q346.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日康
杜小浪
慕泽泾
阳勇
钟国跃
任刚
蒋伟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95-159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67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2012ZX09103201-050)
文摘
目的比较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虎耳草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各药材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双环醇为阳性对照药,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TG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对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定性比较分析。结果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和唐古特虎耳草高剂量组对ALT、AST水平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仅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显示出对TBIL水平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和唐古特虎耳草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形态学显示,肝损伤程度显著减轻;在化学成分组成方面,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篦齿虎耳草和唐古特虎耳草更接近,而低海拔地区的虎耳草与前两者差异巨大。结论 3种虎耳草属药材中,青藏高原地区的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药材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其中前者效果更明显,而低海拔地区的虎耳草无明显作用,可能与该属药材所处地理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化学物质基础不同有关。
关键词
篦齿
虎耳草
唐古特虎耳草
虎耳草
CCL4
急性肝损伤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古特虎耳草谱系地理学研究
更吉卓玛
李彦
贾留坤
夏铭泽
高庆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王日康
杜小浪
慕泽泾
阳勇
钟国跃
任刚
蒋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