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长安城建筑思想浅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淑玲 崔凯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8期86-89,共4页
唐代长安城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阶段性建筑思想的载体,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唐长安城建筑思想,并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本文试图通过唐长安城营建规划中的一些细节内容的剖析和其建筑所综合反映的人文思想来... 唐代长安城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阶段性建筑思想的载体,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唐长安城建筑思想,并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本文试图通过唐长安城营建规划中的一些细节内容的剖析和其建筑所综合反映的人文思想来对唐代长安城建筑思想作一个初步的凝练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长安 规划建置 建筑思想 六坡 堪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长安瓜果蔬菜的消费与生产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波 《古今农业》 1992年第2期35-40,共6页
唐代,长安为京师所在之地,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宋·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唐京兆府长安、万年二县共领户八万余。唐大律规定子孙与父母、祖父母不得离财别籍,那么户均人数就不会少于十口,则长安、万年两县在... 唐代,长安为京师所在之地,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宋·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唐京兆府长安、万年二县共领户八万余。唐大律规定子孙与父母、祖父母不得离财别籍,那么户均人数就不会少于十口,则长安、万年两县在籍口数即达八十多万。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众多的皇旗、禁军、奴仆、僧道、少数民族以及外地驻京人口。有人推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长安 宋敏求 瓜果蔬菜 京兆府 长安 安志 文化中心 大律 僧道 司农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长安七宝台石刻造像的图像研究
3
作者 白文 《剧影月报》 2023年第4期85-86,共2页
七宝台石刻是唐代长安寺庙装饰艺术重要组成部分。考证散落在日本、美国以及本地收藏的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的30余件石刻造像,推断出石刻可能是一座舍利佛塔的构件,进而初步认为,长安光宅寺七宝台很可能是一座五层方形土木石结构的舍利佛... 七宝台石刻是唐代长安寺庙装饰艺术重要组成部分。考证散落在日本、美国以及本地收藏的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的30余件石刻造像,推断出石刻可能是一座舍利佛塔的构件,进而初步认为,长安光宅寺七宝台很可能是一座五层方形土木石结构的舍利佛塔。在理清七宝台30余件石刻造像的图像构成之前,首先对这些石刻造像的来源地光宅寺进行梳理。光宅寺位于长安城内东北角,原属翊善坊。唐高宗于公元662年扩建城外东北的大明宫,开辟南大道,将翊善坊一分为二。西半边取名光宅坊,光宅寺就坐落在此坊的横街以北,与高宗以来的皇政重心大明宫相接,西面与宫城内太极宫相邻,是最接近新旧宫城的佛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造像 大明宫 太极宫 唐代长安 宫城 一分为二 唐高宗 佛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长安--夏州--天德军道路考
4
作者 王北辰 《历史地理》 1990年第3期264-279,共16页
唐代从夏州北往大同城、天德军,南至长安的道路,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道,笔者谨就寡闻,草成此稿,用以祝贺谭季龙先生八十寿辰。
关键词 唐代长安 大同城 八十寿辰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陇右文化与唐代长安体育的繁荣
5
作者 杨扬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陇右地区与中国古代的周、秦、唐历史渊源颇深,其历史渊源成就了唐代社会崇尚武艺的民族风貌。唐代丝绸之路成为华夏与西域交流的桥梁,更是陇右与华夏体育文化交流的熔炉,丝绸之路实现了异质体育文化的本土化的转化过程。陇右兴盛的体... 陇右地区与中国古代的周、秦、唐历史渊源颇深,其历史渊源成就了唐代社会崇尚武艺的民族风貌。唐代丝绸之路成为华夏与西域交流的桥梁,更是陇右与华夏体育文化交流的熔炉,丝绸之路实现了异质体育文化的本土化的转化过程。陇右兴盛的体育文化不仅是华夏体育文化的引导者,还是唐代体育文化的有机构成,对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陇右文化 唐代长安 体育文化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 被引量:7
6
作者 苏者聪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5期56-62,共7页
【正】 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是晚唐一位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的女诗人。她出生于长安一个平民家庭,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喜读书,善属文,尤工诗,15岁为补阙李亿之妾,得其宠爱,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至咸宜观为道。鱼玄机至于何年... 【正】 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是晚唐一位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的女诗人。她出生于长安一个平民家庭,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喜读书,善属文,尤工诗,15岁为补阙李亿之妾,得其宠爱,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至咸宜观为道。鱼玄机至于何年及笄、何年为道,没有记载,故其生年难以确定。皇甫枚《三水小牍》曰:“破瓜之岁,志慕清虚、咸通初,遂从冠帔于咸宜。”《唐才子传》曰:“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这两段话互相矛盾,咸通初为冠,咸通中为妾,与事实不符,为妾应在为冠之前。笄年是15岁,破瓜是16岁,咸通初为16岁,咸通中为15岁,亦相矛盾。皇甫枚与玄机是同时人,对玄机逸事当较熟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男子 鱼玄机 道家 唐代长安 平民 唐代女诗人 婚姻 江陵 学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反贪菜”:三皮丝
7
作者 李军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3期160-160,共1页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名起得也很有意思。比如,“西安十大名菜”之一的“三皮丝”,其发源于唐代长安,因跟唐朝中期的三大贪官有关,又被称为古代的“反贪仇奸菜”。相传在唐代中期,殿中御史王旭,监察御使李嵩、李全交三人,犹如贪婪...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名起得也很有意思。比如,“西安十大名菜”之一的“三皮丝”,其发源于唐代长安,因跟唐朝中期的三大贪官有关,又被称为古代的“反贪仇奸菜”。相传在唐代中期,殿中御史王旭,监察御使李嵩、李全交三人,犹如贪婪的恶兽,肆意妄为、贪赃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三皮丝 唐代长安 唐代中期 菜名 反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都城演进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贵祥 《美术大观》 2015年第8期83-87,共5页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中,有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演变十分引人注目。包括宫殿、市坊、园苑与寺庙在内的这几个部分,成为中国古代都城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国古代都城的演进史,正可体现在这几个部分的消长、更新、融汇与变化...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中,有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演变十分引人注目。包括宫殿、市坊、园苑与寺庙在内的这几个部分,成为中国古代都城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国古代都城的演进史,正可体现在这几个部分的消长、更新、融汇与变化上。本文不揣浅陋,拟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以就正于识者。一、宫殿区的日渐缩小—宫城位置的日益重要宫殿部分在中国古代都城中往往独立成为一个小城,又称宫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都城 宫城 不揣浅陋 元大都 城市中轴线 里坊 千步廊 唐代长安 洛阳城 斡耳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质疑城市的四个甄别
9
作者 李运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2,共8页
城市对人类文明的形成至关重要。欧洲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文明,鼎盛期是斯巴达和雅典这种城邦(城市国家)文明。中国唐代长安已为世界城市,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启,文化交流也体现着盛唐气象。①海外华人聚集处叫唐人街也可见其遗风.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城市国家 人类文明 古希腊文明 欧洲文明 世界城市 唐代长安 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帝王在中都的休闲生活
10
作者 吴承忠 吾丽迪尔 于克寒 《人文天下》 2017年第20期52-56,共5页
李旭旦先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指出,历史人文地理学要重视对古代社会人们感情生活和娱乐生活的研究,除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之外,以后还会建立历史社会地理学。史念海先生也在《中国古都与文化》一书中注意到古都是各地... 李旭旦先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指出,历史人文地理学要重视对古代社会人们感情生活和娱乐生活的研究,除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之外,以后还会建立历史社会地理学。史念海先生也在《中国古都与文化》一书中注意到古都是各地域文化、中西文化的融汇区,并分析了隋代和唐代长安音乐和舞蹈艺术、杂技、百戏等特点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文地理学 金代 社会地理学 李旭旦 历史自然地理学 唐代长安 文化地理 中都城 感情生活 娱乐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古乐”今昔谈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健正 余铸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11-21,共11页
古城长安及其附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艺术,叫“古乐”,它产生于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盛唐时期,从它一诞生就以“祈雨”、“斗乐”的活动方式,并以“行乐”和“坐乐”两种演奏形式,活跃于唐代长安古城。 西安“古乐”现存有千余首... 古城长安及其附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艺术,叫“古乐”,它产生于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盛唐时期,从它一诞生就以“祈雨”、“斗乐”的活动方式,并以“行乐”和“坐乐”两种演奏形式,活跃于唐代长安古城。 西安“古乐”现存有千余首传统曲谱,这些曲谱都是用“燕乐半字谱”记录的,它和“敦煌曲谱”以及“白石道人歌曲旁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音乐艺术 敦煌曲谱 燕乐 旁谱 白石道人歌曲 唐代长安 演奏形式 祈雨 谱字 康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蓄一例——说杜甫《曲江二首》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松林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1期50-54,共5页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曲江池,在唐代长安城东南。原为汉武帝所造,名宜春苑。唐玄宗开元时期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曲江池 唐代长安 蜻蜓 翡翠 人生 流转 风光 惜春 唐玄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域乐舞与梵呗说唱对中原戏曲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奔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66,共6页
西域乐舞与梵呗说唱对中原戏曲的影响廖奔汉魏以降,西域乐舞和佛教宣讲文学大量涌入中原,使汉族戏曲的兴起和成熟受到极其强烈的刺激,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事实。在张骞通西域以前,就已经有西域乐舞通过民间渠道流入长安,例如《... 西域乐舞与梵呗说唱对中原戏曲的影响廖奔汉魏以降,西域乐舞和佛教宣讲文学大量涌入中原,使汉族戏曲的兴起和成熟受到极其强烈的刺激,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事实。在张骞通西域以前,就已经有西域乐舞通过民间渠道流入长安,例如《西京杂记》记载,汉初宫廷里曾演出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乐舞 《刘知远诸宫调》 唐代长安 中国戏曲 梵呗 西域文明 宋元戏曲 《旧唐书·音乐志》 叙事文体 印度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与西域文明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逢箴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3期4-7,共4页
杜诗与西域文明吴逢箴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先生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以丰富的史料,深刻而全面地论证了西域文明对唐都长安的影响。成为中国文明发展史与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著作。对于唐诗研究来说,也是不可不读的重要参考资料... 杜诗与西域文明吴逢箴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先生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以丰富的史料,深刻而全面地论证了西域文明对唐都长安的影响。成为中国文明发展史与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著作。对于唐诗研究来说,也是不可不读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是书中引用了许多唐代诗歌,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文明 西域传 杜甫 《钱注杜诗》 《杜诗详注》 西域人 唐代长安 《旧唐书》 中华书局 《宫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稿须知
15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7-128,共2页
一、来稿以8000字左右为宜,所论重大理论问题、重要学术问题的文章篇幅可适当长一些。二、文章题目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要用副标题;摘要一般为200字以内,以第三人称行文,尽量不要出现本文、笔者等措... 一、来稿以8000字左右为宜,所论重大理论问题、重要学术问题的文章篇幅可适当长一些。二、文章题目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要用副标题;摘要一般为200字以内,以第三人称行文,尽量不要出现本文、笔者等措辞;关键词为3-5个,中间以分号分开。三、作者的具体通讯地址应置于姓名下,具体格式为:(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篇幅 通讯地址 河北保定 第一作者 继续教育学院 唐代长安词典 载体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 中国学术期刊 析出文献题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稿须知
16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27-128,共2页
一、来稿以6000字左右为宜,欢迎简明扼要且论证充分的短文,所论重大理论问题、重要学术问题的文章篇幅可适当长一些。二、文章题目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要用副标题;摘要一般为200字以内,以第三人称行... 一、来稿以6000字左右为宜,欢迎简明扼要且论证充分的短文,所论重大理论问题、重要学术问题的文章篇幅可适当长一些。二、文章题目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要用副标题;摘要一般为200字以内,以第三人称行文,尽量不要出现本文、笔者等措辞;关键词为3-5个,中间以分号分开。三、作者的具体通讯地址应置于姓名下,具体格式为:(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篇幅 通讯地址 继续教育学院 河北保定 唐代长安词典 载体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 中国学术期刊 第一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诗词中的汉音、吴音
17
作者 程绍海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
汉诗词中的汉音、吴音天津程绍海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说“外语中的汉语借词是重建汉语右代读音的重要材材。”日语中的音读汉字(词),正是这种存留着吴音是从古代中国吴地(长江下游沿岸)流传下来的音。汉音是一种模拟... 汉诗词中的汉音、吴音天津程绍海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说“外语中的汉语借词是重建汉语右代读音的重要材材。”日语中的音读汉字(词),正是这种存留着吴音是从古代中国吴地(长江下游沿岸)流传下来的音。汉音是一种模拟唐代长安(今西安)地方使用的标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音 汉诗 《寻隐者不遇》 汉语借词 长江下游 奈良时代 唐代长安 吴音 汉语史 语言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