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代边塞诗中文化交融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探析 |
王春蕾
朱晶晶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17 |
2
|
|
2
|
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
王永莉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由语言风格手段的表现看唐代边塞诗的语言风格 |
黄晓东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边塞诗之涵义与唐代边塞诗的繁荣 |
胡大浚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8
|
|
5
|
敦煌伯氏2555号写卷是唐代边塞诗(文)选集的残卷 |
吴企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6
|
论唐代边塞诗及其繁荣原因 |
秦绍培
刘艺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7
|
也谈唐代边塞诗派的评价问题 |
秦紹培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8
|
地域性视角下唐代陕北边塞诗主题类型解读 |
王小艳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9
|
初唐边塞诗的时代特征 |
杨恩成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0
|
论清代西域边塞诗之特色 |
黄刚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11
|
|
11
|
常建边塞诗的悲苦意识 |
牟臣益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3
|
|
12
|
略论唐以前的边塞诗 |
黄刚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
13
|
试论中唐边塞诗 |
周小立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8 |
1
|
|
14
|
一片大有希望的诗歌绿洲──当代边塞诗散论 |
林家英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5
|
唐代文学的嬗变与丝绸之路的影响 |
李明伟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16
|
对唐诗艺术文化底蕴的深入剖析──序《唐诗风貌》 |
刘学锴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8 |
1
|
|
17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感情基调小议 |
李初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18
|
读百子书 行万里路 成一家言——《岑参事迹著作考》读后 |
崔向东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0 |
|
19
|
岑参在甘肃写的诗 |
许奕谋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20
|
在火焰山下 |
吕雪萱
|
《新疆林业》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