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1反叙事:唐·德里罗的《坠落的人》 |
张瑞华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4 |
7
|
|
2
|
坍塌的“山巅之城”——论唐·德里罗的“9·11”小说《坠落的人》 |
胡亚敏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将历史虚幻化:简评唐·德里罗小说《天秤星座》 |
吴玉琳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4
|
论唐·德里罗小说《名》的恐怖主义叙事策略 |
方成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5
|
唐·德里罗《天秤星座》中的后批判与反思 |
邓伟英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7 |
1
|
|
6
|
失衡与回归——唐·德里罗小说《大都会》的精神生态解读 |
黄佳佳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7
|
《地下世界》中唐·德里罗的科技焦虑 |
赵雪芳
|
《教育界(高等教育)》
|
2015 |
0 |
|
8
|
论唐·德里罗小说《天秤星座》中美国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病理的话语特征 |
吴云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论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美国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病理的心理机制 |
吴云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8 |
2
|
|
10
|
唐·德里罗小说中的精神生态危机与救赎问题 |
张彦琼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1
|
解析唐·德里罗的小说《名字》中的福柯权力 |
邓晓云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2
|
消费主义视阈下唐·德里罗《地下世界》中的后现代生存困境 |
田静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3
|
后现代恐惧、魔力与科技乌托邦:论德里罗的《K氏零度》 |
袁杰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8 |
3
|
|
14
|
列斐伏尔空间—政治理论视域下的《白噪音》 |
朱天一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基思的自我堕落——对《坠落的人》的空间转变分析 |
宋文岩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6
|
《大都市》对小说审美个性的再现 |
温晶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大都会》的改编艺术 |
石晓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白噪音》中生死分离的象征、建构和解构 |
高奋
熊予知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9
|
自由与局限——论《大都会》中的后现代媒介景观 |
张玉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欧米伽点》中的影像书写与艺术救赎 |
曹秋露
刘丹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2 |
0 |
|